-
公开(公告)号:CN11414733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23172.2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修整双螺旋凸起焊接电极的修模刀具及修模方法,包括刀具组件、往复步进电机、推进螺杆、螺杆支撑座、固定台座、刀组旋转基座、基座锁定块和2个电极组件,所述刀具组件一侧上下分别设有一个电极组件,刀具组件底部固定连接至刀组旋转基座,刀组旋转基座底端转动连接至基座锁定块,基座锁定块啮合连接至推进螺杆的一端,推进螺杆的另一端穿过螺杆支撑座固定连接至往复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修整双螺旋凸起焊接电极的修模刀具及修模方法,本发明的切削刀具可以同时切割和复原经受不同老化机理的双螺旋焊接电极的焊接面几何形状,本发明的切削刀具更加精准、快速,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的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0858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51317.7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0W30/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道内主动躲闪大型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包括感知模块、决策模块、规划模块、跟踪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感知模块包括环境感知传感器,环境感知传感器信号连接至决策模块的输入端,决策模块通过环境感知传感器信号确定辅助驾驶系统的四种状态,决策模块输出端信号连接至规划模块的的输入端,规划模块用于规划偏离和回归两个过程的车辆运动轨迹,规划模块输出端信号连接至跟踪模块的输入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道内主动躲闪大型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在超越大型车辆场景下的自动目标识别、决策、主动躲闪轨迹规划以及躲闪动作执行功能,可提升车辆在该场景下的侧向碰撞安全性,以及驾乘人员的安心感。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56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03866.4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1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齿轮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样件固定单元、样件限位单元和齿轮样件,所述样件固定单元和样件限位单元均位于底座上,样件固定单元由动力源推动在底座上移动定位,所述样件固定单元上的齿轮样件由动力源带动转动,或由样件限位单元限位固定。该装置包含了齿轮抗打齿性能以及打齿前后的静动态强度测试,尤其可以对不同半径齿轮在不同初速度条件下的力学特性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90115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075572.9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目标融合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车辆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在目标级数据融合方面的目标一致性确认问题,以提高车辆环境感知传感器对目标探测的精准度。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的数据信息,第一目标点代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探测到的目标物,第二目标点代表摄像头探测到的目标物;确定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此时认为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是同一目标物;将毫米波雷达探测到的该目标物的距离和速度、摄像头探测到的该目标物的类别和横向位置组合作为该目标物的目标级数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943701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60195.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包检测设备的转移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运送机构,所述的传送机构位于挤压台与水池之间,所述的运送机构位于水池的上方,所述的传送机构的进料端与挤压台相接,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与运送机构相接;所述的运送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电葫芦行走总成和吊篮,所述的电葫芦行走总成位于第一导轨的下方,且电葫芦行走总成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吊篮可拆卸的固定在电葫芦行走总成的下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包检测设备的转移装置,电池包从挤压台上运走后,挤压台可以继续工作,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包挤压台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并且不需要人工直接接触电池包,有效的避免了工人触电等意外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43580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09255.8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侧翼可调功能的汽车坐垫,包括座椅坐垫、座椅骨架及气泵控制装置;座椅坐垫与座椅骨架形状相贴合,座椅坐垫扣装在座椅骨架上方;气泵控制装置连接两个气泵,两个气泵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气袋,两个气袋左右对称设置在座椅坐垫侧翼与座椅骨架之间,气袋外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与座椅坐垫缝合连接。本发明一种具有侧翼可调功能的汽车坐垫,配合使用座椅坐垫、座椅骨架、气泵控制装置、气泵及气袋;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的身材和要求的乘客,对汽车坐垫的侧翼角度进行调节,满足乘客对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1042941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378047.6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断裂韧性试验测试装置,包括作动杆、第一滚轴支撑、样件夹持组件、第二滚轴支撑和支架,所述的样件夹持组件固定在作动杆与支架之间,所述的第一滚轴支撑位于作动杆的底部并与作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滚轴支撑固定在支架上,且第一滚轴支撑位于第二滚轴支撑与样件夹持组件之间,所述的作动杆上方设有带动其向下运动的作动机构;所述的第一滚轴支撑包括连接座和支撑轴;所述的第二滚轴支撑与第一滚轴支撑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断裂韧性试验测试装置,通过压缩方式完成了拉伸方向的断裂韧性测试,并能够调整不同测试力矩与测试支点位置,满足不同尺寸样件、不同测试条件的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53006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21943324.9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N2/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汽车座椅表面温度的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数量是4个,多个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在坐垫发泡的表面,所有温度传感器旁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坐垫发泡表面设有加热垫,坐垫发泡的下端设有通风装置,坐垫发泡内竖直设有多个通风管道,通风装置与所有通风管道相连通;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集成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通风装置和加热垫均与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汽车座椅表面温度的装置,可以自动检测驾驶员与座椅表面之间的温度,自动打开座椅加热或者通风功能,进而使驾驶员处于一个相对舒适的驾乘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9159490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1947977.4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侧翼可调功能的汽车坐垫,包括座椅坐垫、座椅骨架及气泵控制装置;座椅坐垫与座椅骨架形状相贴合,座椅坐垫扣装在座椅骨架上方;气泵控制装置连接两个气泵,两个气泵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气袋,两个气袋左右对称设置在座椅坐垫侧翼与座椅骨架之间,气袋外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与座椅坐垫缝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侧翼可调功能的汽车坐垫,配合使用座椅坐垫、座椅骨架、气泵控制装置、气泵及气袋;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的身材和要求的乘客,对汽车坐垫的侧翼角度进行调节,满足乘客对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042917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522129.3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3/02 , G01N3/04 , F16F15/023 , F16F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材料动态力学测试系统的减震装置,包括由上至下顺次固定连接的上夹持件、样件、下夹持件和固定件;所述上夹持件包括由内至外斜面配合锁紧的上夹块、上锁紧套和外锁紧件;所述下夹持件包括由内至外斜面配合锁紧的下夹块和下锁紧套,所述下锁紧套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样件的上端部由上夹块夹持固定,其下端部由下夹块夹持固定;所述上夹块和/或下夹块包括外侧面为斜面的缓冲层。该装置能够对板状材料高速拉伸测试的冲击波震荡效应进行有效消除,同时消除曲线大幅波动,离散度偏大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