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4380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57212.4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的汽车座椅测试试验平台,包括底座、安装板和2个侧翼,所述的侧翼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端,所述的安装板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的安装板位于侧翼之间,所述的安装板与侧翼转动连接;所述的安装板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的安装孔;所述的侧翼包括2个支撑面,且所述的支撑面为圆弧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汽车座椅测试试验平台,在汽车座椅性能测试时,能够通过转动所述安装板,以实现对座椅上包括不规则形状的关键部件进行加载测试,保证不规则部件安装于平台后,其所在的方向能够便于施力及加载,从而简单方便实现对汽车座椅性能的测试实验,提高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3701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60195.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包检测设备的转移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运送机构,所述的传送机构位于挤压台与水池之间,所述的运送机构位于水池的上方,所述的传送机构的进料端与挤压台相接,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与运送机构相接;所述的运送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电葫芦行走总成和吊篮,所述的电葫芦行走总成位于第一导轨的下方,且电葫芦行走总成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吊篮可拆卸的固定在电葫芦行走总成的下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包检测设备的转移装置,电池包从挤压台上运走后,挤压台可以继续工作,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包挤压台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并且不需要人工直接接触电池包,有效的避免了工人触电等意外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09291814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22143696.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包检测设备的转移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运送机构,所述的传送机构位于挤压台与水池之间,所述的运送机构位于水池的上方,所述的传送机构的进料端与挤压台相接,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与运送机构相接;所述的运送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电葫芦行走总成和吊篮,所述的电葫芦行走总成位于第一导轨的下方,且电葫芦行走总成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吊篮可拆卸的固定在电葫芦行走总成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包检测设备的转移装置,电池包从挤压台上运走后,挤压台可以继续工作,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包挤压台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并且不需要人工直接接触电池包,有效的避免了工人触电等意外发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166839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2144873.6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的汽车座椅测试试验平台,包括底座、安装板和2个侧翼,所述的侧翼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端,所述的安装板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的安装板位于侧翼之间,所述的安装板与侧翼转动连接;所述的安装板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的安装孔;所述的侧翼包括2个支撑面,且所述的支撑面为圆弧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汽车座椅测试试验平台,在汽车座椅性能测试时,能够通过转动所述安装板,以实现对座椅上包括不规则形状的关键部件进行加载测试,保证不规则部件安装于平台后,其所在的方向能够便于施力及加载,从而简单方便实现对汽车座椅性能的测试实验,提高实验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9357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811447711.8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塑料的高速拉伸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衬套,所述的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镜像的位于衬套的两端,且第二夹持单元与第一夹持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夹持单元包括夹头、连接片和2个滑块,所述的夹头为U字形结构,且所述的夹头包括连接端和敞口的夹持端,所述的夹持端的内侧宽度小于连接端的内侧宽度,所述的滑块均位于夹头内,且所述的滑块与夹头相配合,所述的滑块之间设有缝隙。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用塑料的高速拉伸夹持装置,两个滑块之间缝隙可以调节,进而可以有效对较小样件进行夹持,从而扩大了试验机的试验样件尺寸大小范围,增加了试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88630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910074583.5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目标级别的双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目标特征融合技术,用于解决车辆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在目标级数据融合方面的目标一致性确认问题,能够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增加对前方物体数量及位置的检测精度。本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的数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和速度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此时认为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是同一目标物;将毫米波雷达探测到的该目标物相对于本车的速度和纵向距离、摄像头探测到的该目标物的类别和横向距离组合作为该目标物的目标级数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863689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97579.3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下匝道行为场景数据采集、识别与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车辆行驶数据;S2、根据车辆行驶数据判断车辆所处的场景是否为目标场景,并获取目标场景信息;S3、若为目标场景,则将目标场景信息与提取系统内的信息进行对比,判定是否在设定范围内,若是则对符合条件的目标场景信息提取。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上下匝道行为场景数据采集、识别与提取方法和系统,具有行为场景自动识别和提取功能,相比人工行为场景识别和提取,可大幅降低人力消耗,具有更高的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878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587293.8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跟驰行为场景数据采集、识别、分类提取系统及方法,基于自车CAN获取实际道路驾驶场景下的自车信息,摄像头、雷达实时感知采集与之交互的车辆信息及周围环境信息,工控机对获取数据进行存储,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能够实现数据预处理,结合自开发跟驰识别分类算法能够实现对跟驰场景的识别分类,最后可基于场景提取模块对各类跟驰场景数据及视频进行自动提取。本发明能够提高跟驰行为场景识别精度及效率,并且能够细化跟驰行为场景分类,对搭建适用于我国交通环境的跟驰驾驶场景分类数据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遍历针对城市干道及高速公路的全部跟驰场景,为跟驰智能驾驶决策模型研发及测试验证提供对应的全场景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08585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451317.7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0W30/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道内主动躲闪大型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包括感知模块、决策模块、规划模块、跟踪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感知模块包括环境感知传感器,环境感知传感器信号连接至决策模块的输入端,决策模块通过环境感知传感器信号确定辅助驾驶系统的四种状态,决策模块输出端信号连接至规划模块的输入端,规划模块用于规划偏离和回归两个过程的车辆运动轨迹,规划模块输出端信号连接至跟踪模块的输入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道内主动躲闪大型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在超越大型车辆场景下的自动目标识别、决策、主动躲闪轨迹规划以及躲闪动作执行功能,可提升车辆在该场景下的侧向碰撞安全性,以及驾乘人员的安心感。
-
公开(公告)号:CN11267668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73861.7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异质金属电阻点焊方法,包括采用阶梯式双脉冲电流控制方式控制焊接电流,阶梯式双脉冲电流包括预热阶段电流I1、第一阶段焊接电流I2、断电冷却、第二阶段焊接电流I3、回火电流I4;回火电流I4=3 kA~7 kA,保持时间为20ms~300ms。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异质金属电阻点焊方法通过采用阶梯式双脉冲电流控制方式控制焊接电流,增加回火电流,减少了焊接过程铝合金的喷溅,保证形成大的熔核直径的前提下减少内部缺陷的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