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3219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99078.3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将RDE试验移植至转毂试验室或动力总成试验室,形成RDE标定技术,对于企业开发标定能力的提升、降低RDE标定的成本和周期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RDE测试边界条件不可控,企业达标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本发明基于交通量大数据、车辆实际运行数据和实际RDE试验数据,提出一种实际道路行驶工况库及构建方法,工况库用于构建测试汽车排放量的循环工况,循环工况包括基本工况、激烈驾驶工况和高排放工况三部分。构建激烈驾驶工况时,使用的参考值包括平均速度-相对正加速度统计曲线中,95%分位点对应的相对正加速度。构建高排放工况时,使用的数据集包括RDE测试试验数据,构建高排放工况时,使用的参考值包括通过RDE测试试验数据计算出的比排放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02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82132.2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1M8/04664 , H01M8/04992 ,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离线与在线结合的气体扩散层老化衰减预测方法,获取待预测气体扩散层和初始性能,分别进行离线和在线老化衰减台架循环测试并记录测试时间;结束后采集待预测气体扩散层的衰减性能;分别对离线老化测试后的样品和测试电堆拆解后的样品逐个进行离线性能测试,获得此时待预测气体扩散层的平均性能;计算获取离线耐久测试和在线台架耐久循环测试的老化衰减加速因子集并相加求平均值获得最终的加速因子组合,再进行加和平均获得最终的加速因子。本发明实现气体扩散层离线老化耐久测试和在线台架循环测试的结合,建立离线与在线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对在线台架循环寿命的预测,节约研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48268.2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92 , G06F17/18 , G06Q1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测关联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寿命预测方法和装置,获取待预测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单位循环工况;进行耐久试验准备得到第一稳态特性测试记录;对待预测燃料电池发动机进行耐久试验循环测试并记录待预测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第二稳态特性测试记录直至测试终止;根据基准电流点所对应的燃料电池平均单电池电压,得到平均单电池电压衰减速率;计算得到实车运行下的平均单电池电压衰减速率,依据平均单电池电压衰减速率和平均单电池电压衰减速率得到加速因子,获得待预测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寿命预测里程范围。本发明的预测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降低行业内对于燃料电池发动机寿命预测的投入、缩短了研发周期,促进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71243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67538.5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1M8/04992 , H01M8/04298 , H01M8/0453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涉及基于热电比调控约束的燃料电池系统寿命优化方法和系统,获取多个单机燃料电池系统的初始基准电压,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进行耐久性能提前测试,获得基准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实时监控单机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电压,获取实时监测电压和实时电压偏差,计算得到正常运行过程中单机燃料电池系统的真实性能衰减情况;获取单机燃料电池系统运行在各个电流密度点下的性能预期衰减情况及可利用热量情况,计算得到单机燃料电池系统稳定运行时的健康状态边界,对单机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工作模式优化。本发明中多机系统衰减性能不一致情况逐步缓解,满足热电负荷比条件下多机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寿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0864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00302.6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电极原位修磨装置及方法,涉及焊接电极修整技术领域,刀具组件上下两端均设有刀头,上下两端的刀头分别用于修磨不同的电极帽,驱动机构带动各刀头转动;使用时,调整焊接机器人控制电极帽移动使第一刀头位于电极帽的待切削起始位置,并对电极帽产生压紧力;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刀头切削电极帽的中心槽和外环槽;调整焊接机器人控制电极帽移动,使第二刀头位于电极帽的待切削起始位置,且对电极帽产生压紧力;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刀头升降,同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刀头转动,配合焊接机器人控制电极帽移动,以切削电极帽顶部的双螺旋凸起。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双螺旋凸起电极帽的原位修磨,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8676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55562.9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碰撞假人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假人皮肤层灌注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待灌注的树脂溶液的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当确定灌注管路中的空气被排空时,控制所述碰撞假人皮肤层灌注设备中电机的输出功率从最小允许值开始增加,直到树脂溶液沿灌注管路到达灌注管路的顶端,记录当前电机输出的第一功率,控制电机关闭,同时确定第一高度,在电机的输出功率为第一功率时,确定泵液高度为第二高度时对应的泵液流量,根据所述泵液流量确定灌注管路的目标截面积;在灌注工序开始后的第一灌注阶段,控制所述第一功率不变,控制灌注管路的截面积为所述目标截面积进行灌注。实现了在向高温模具内灌注树脂溶液时对灌注压力的精确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73446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58826.1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B25J11/00 , B25J9/16 , G01M7/08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碰撞测试假人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碰撞假人的手臂、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手臂包括:第一动力电机(1),联轴器(2),绞盘转轴(3),第一锥齿轮(4),第二动力电机(5),第一绞盘(6),绞盘轴承(7),肘部关节基座(8),前臂(9),第一肘部关节轴承(11),驱动线(13),第二滑轮(14),肘部关节转轴(16),第一固定套筒(17),第二固定套筒(18),第二肘部关节轴承(20),肘部关节连接块(22),动力源连接块(24),第二锥齿轮(27),两组滑轮,第二绞盘(28)和动力源支架(29)。本实施例提供的手臂具备主动作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4823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99075.X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要全面了解新车和在用车的排放指标,评估排放水平现状、预测排放水平发展趋势,制定限值和排放控制政策,单靠检测机构的小规模抽样和企业提交数据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尤其对于重点治理区域或者老旧车型,大量实车检测不仅成本高、效率低,执行起来也极为困难。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预测单车排放量的方法,利用车辆实际工况特征和对应的排放数据建立了相关向量机模型,建立模型时引入了互信息算法实现了关键特征的筛选,引入了蛙跳算法优化了相关向量机核函数参数的计算过程。利用本模型,对于排放水平未知的车辆,只需通过投入低成本采集少量随机行驶数据,以此作为模型输入,模型便能直接输出排放结果,简便易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