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4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2873.2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压铸件的搅拌摩擦焊装置、方法、介质及设备,通过设置支撑台和搅拌头;其中,搅拌头为半球状结构,搅拌头与第一材料、第二材料的表面呈倾斜状、且倾向搅拌头的后退侧;即将搅拌摩擦焊装置的搅拌头设计为半球状结构,从而可以精确控制搅拌头的插入深度,以有效减少沟状特征和内部孔洞的形成,提高焊接质量和效果,并且通过设计搅拌头与第一材料、第二材料的表面呈斜状、且倾向搅拌头的后退侧,使得搅拌头在焊接时能够更有效地将上层材料向后退侧推动,确保材料在搅拌区内流动更加均匀,并减少搅拌过程中可能导致的表面缺陷,同时还可以帮助减小搅拌头与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热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29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29573.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疲劳分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疲劳性能仿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复合材料疲劳性能仿真方法包括:获取复合材料疲劳参数,循环执行第一目标操作,直至循环周期大于预设值,输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和失效模式;第一目标操作包括:将复合材料疲劳参数、复合材料静载参数和疲劳载荷输入至实时的复合材料仿真模型;采用静力学分析,分别计算裂纹萌生、裂纹扩展所需的循环次数,并记录裂纹坐标数据;根据循环次数和前一次执行第一目标操作确定的循环周期,确定复合材料循环周期。本申请准确模拟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损伤裂纹萌生、扩展过程,得到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阐明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失效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5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79080.7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薄壁件压铸工艺模温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铸件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模具在压铸工艺过程中的热参数;对热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处理,得到输出结果;输出结果包括初始温度场图像;根据输出结果确定噪声向量,并将噪声向量和热参数进行组合处理,得到组合结果;将组合结果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预测处理,得到目标温度场图像;目标温度场图像中包括模具的多个目标温度值;神经网络模型是根据初始生成对抗网络和模具在压铸工艺过程中的热参数样本进行对抗训练得到的。本申请能够精准地确定出模具的多个目标温度值,提高了模具温度预测准确度,实现了对模具温度的控制,保持了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30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44884.3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大型薄壁件压铸模温控制系统、方法、介质及产品,涉及模具领域,该系统包括介质通道、间隔管、第一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介质通道和间隔管设置在模具本体的内部;间隔管的第一端与介质通道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温控介质的输送管路,间隔管的第二端与介质通道的第一端连通,形成循环回路;输送管路上设置有泵,泵用于提供动力,以使温控介质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温度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介质温度值;第一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间隔管上;在介质温度值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第一加热装置开启,以对流经间隔管的温控介质进行加热;在介质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第一加热装置关闭。提高了采用模具成型的产品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6758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225877.6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平台和夹持基础,夹持平台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平台和下平台均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主体段和夹紧段。利用夹持平台夹持样件,同时利用上平台和下平台的夹紧段和主体段夹紧样板的竖直方向的另一端,提高夹持稳定性;上平台和下平台均设置焊接孔,方便点焊机焊接制备样件,采用夹持平台夹持样板制备样件,提高了样件的制备一致性,为后续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发明在主体段与夹紧段之间设置锁紧元件,在进行点焊剥离样件制备时方便根据试验需求调整夹紧程度,避免点焊剥离时试样产生相对转动,提高试验结果准确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点焊试样制备试验系统,包含上述的夹持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810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5930.4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1N21/94 , G01N21/95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铸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压铸件表面的二维特征图和三维特征图,二维特征图和三维特征图用于体现待检测压铸件表面的实际状态;将二维特征图和三维特征图发送给图像重建模型,以输出二维重建图和三维重建图,二维重建图和三维重建图为当待检测压铸件表面处于合格状态时所对应的图;基于二维特征图、三维特征图、二维重建图和三维重建图,确定待检测压铸件表面的异常值;当异常值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时,确定待检测压铸件表面不合格;或者,当异常值小于预定值时,确定待检测压铸件表面合格。本申请提高压铸件表面缺陷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4661.3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型复杂薄壁压铸构件高精度性能表征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并预处理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数据;精确识别并确认屈服点、颈缩点及断裂起始点;基于识别结果,对工程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段处理;对分段后的曲线进行精细拟合,形成外延曲线;对外延曲线进行验证,确保数据连续性和一致性;根据验证结果补全数据,生成完整的材料硬化性能表征报告;将表征报告应用于虚拟仿真环境中进行标定与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0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1739.3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力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样件的三轴度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样件的特性参数,确定所述样件的屈曲临界载荷;将所述屈曲临界载荷输入到横向加持装置中,以通过所述横向加持装置向所述样件施加横向夹紧力;控制轴向力施加装置向所述样件施加轴向力;在轴向力的施加过程中,实时采集所述横向加持装置受所述样件的反向作用参数;根据所述反向作用参数实时调节所述横向夹紧力;实时采集所述样件表面的图像;识别所述图像中的样件表面散斑变形。本发明能够准确测试获取材料在负应力三轴度下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63308.X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体积法对压铸件的残余应力预测方法、计算机及存储介质,所述基于有限体积法对压铸件的残余应力预测方法包括:构建待压铸件的模型;基于所述模型模拟的凝固过程得到固化温度梯度;基于所述固化温度梯度计算残余温度;基于所述残余温度计算对应的残余应力。本申请通过构建大铸件的模型,并控制该模型模拟铸件的凝固和由此产生的收缩,以获得大铸件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收缩;同时,模拟的材料特性和边界条件,能够为工程应用产生更快更准确的结果,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易于使用且计算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714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1000207.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具压缩冲程制备一体式复材电池箱壳体的方法,属于电池箱壳体成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纤维织物与功能材料层铺叠后依次进行裁切处理与连接处理,得到连接料块;将所述连接料块置于压力机I的预成型模具中进行预压成型,得到预成型壳体;将所述预成型壳体置于压力机II的注胶成型模具中,所述注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且使所述上模与预成型壳体上表面之间具有预定间距以形成型腔,将成型树脂液注胶于所述型腔中,然后启动所述压力机II合模进行压缩冲程,之后锁模进行加热固化,得到所述一体式复材电池箱壳体。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复材电池箱壳体一体式成型,且便于实现其功能化要求,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