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3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86378.3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雨地区加筋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多雨地区加筋土挡墙包括加筋土挡墙墙体、路基本体、防排水系统和连接系统,加筋土挡墙墙体包括混凝土帽石、面板和基础,面板的上部设置帽石,下部设置现浇的基础,路基本体包括加筋包裹体、墙后分层填筑的路基填料、基床表层和土工格栅,其中土工格栅包括面板连接土工格栅、包裹式土工格栅和端头灌注砂浆体包裹式土工格栅,防排水系统包括表层排水、浅部排水和内部排水,连接系统包括竖向连接钢筋和横向连接环,竖向连接钢筋从面板内部下穿至基础内。本发明提高了加筋土挡墙在多雨地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避免填料积水引发的筋材失效和结构破坏,适用于公路、铁路及其他工程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35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0113143.9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力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边坡支护领域。该重力挡土墙包括预制块和基础,基础包括设置在基坑底部的下基础和至少部分设置在下基础上方并与下基础固定的上基础,上基础与预制块连接;其中,地面开设基坑。通过将重力挡土墙的基础分成上基础和下基础两个部分,相对于整体的基础,上基础和下基础能够减少体积,解决了挡土墙基础笨重庞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84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287307.3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俊伟 , 孙红林 , 张占荣 , 沈峥 , 储团结 , 薛峰 , 于廷新 , 张燕 , 王忠华 , 黄俊杰 , 谢凡 , 陈蒙 , 梁伟 , 米军 , 吴守富 , 涂仁盼 , 程龙虎 , 许泽鹏 , 刘强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力触探试验划分土层界面的方法、装置及设备。本发明对土层进行静力触探试验,得到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确定数据分组长度;通过数据分组长度对静力触探试验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分组静力触探试验数据;通过预设土层界面检测模型对多组分组静力触探试验数据进行检测,得到每一组数据的土层界面数量;根据每一组数据的土层界面数量得到不同分组方式的最多土层界面数量数据及对应的分组方式;通过最多土层界面数量数据和分组方式采用最优分割法计算最优分割点,得到土层界面位置,以完成土层界面的划分,通过最优分割法计算准确的最优分割点,得到土层界面位置,提高划分的准确性,无须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49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111466681.7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岩溶的三维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得针对待构建的球状岩溶模型的第一极轴和第一尺度因子;根据所述第一极轴,确定球状岩溶模型的上极点和下极点;根据所述上极点、所述下极点及所述第一尺度因子,确定赤道面上的多个点;根据所述上极点、所述下极点、所述赤道面上多个点及所述第一尺度因子,进行数据内插处理,得到相应的球状岩溶模型。通过本申请,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实现更高准确度的三维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7186.3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向钻探的松散地层岩心取样装置,包括用于与定向钻机的钻头连接的基础杆,所述基础杆的端部通过驱动机构连接有可沿基础杆轴线方向移动的取样桶,所述取样桶下端开口,所述取样桶内活动连接有用于岩心样本上下料的辅助取样部件,所述基础杆上连接有延长杆,且所述延长杆贯穿所述取样桶设置,所述延长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封堵取样桶开口的封堵器,且所述封堵器可与所述辅助取样部件卡接。该松散地层岩心取样装置通过在取样桶内部设置辅助取样部件,采用挤压推进的方式进行取样,同时利用取样桶的保护,有效避免高压水流对钻孔岩芯的冲击,减小对岩土体结构的破坏,且岩芯样本更容易进入取样桶内,保证松散岩芯的采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8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293350.2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边坡稳定性监测方法和系统,其改变了传统高边坡监测的方法或手段,将BIM技术融合应用到高边坡监测中,根据监测成果动态反馈修正理论检算结果,进行分阶段监测,从而达到提前预警和预防的目的,具有监测信息直观可视化、仿真结果精确化及灾害预防提前化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75039.0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接头纵筋机械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连接装置用于任意两个预应力混凝土桩之间的联结固定,每一个预应力混凝土桩的两端均设置有端头板,端头板上设置有与纵筋数量相适配的纵筋连接孔,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纵筋连接孔数量相适配的套筒本体和与套筒本体数量相适配的梭形椎,套筒本体为圆柱状结构且内贯穿设置有连接腔室,连接腔室的内壁设置有卯眼啮齿;每一个梭形椎均由两个椎体形成一体结构,一个梭形椎设置于一个套筒本体内并不与套筒本体的内壁接触;每一个所述纵筋的两端的中心部位处均设置有贯入孔。本发明能够达到提高预制混凝土桩接头的使用性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17285.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占 , 何新辉 , 俞添 , 孙红林 , 赵海粟 , 刘成 , 刘立业 , 赵勇 , 崔国庆 , 彭志鹏 , 孟长江 , 谷志明 , 倪国章 , 朱江江 , 陈侃 , 赵世煜 , 吴响响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维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修复方法,同步实现了无砟轨道的抬升、落道及纠偏。通过将待整治范围均分成多个单元,分批次跳仓开挖作业槽和基床,分批次进行支撑和回填,待全部单元完成后统一落道、抬升和纠偏,并对轨道下空隙进行灌浆填充。施工时相邻单元不连续开挖,单元间干扰小,轨道悬空跨度合理,变形开裂可能性小,开挖回填整个过程中轨道处于可靠支撑状态,减小了轨道变形的可能性。该方法不受无砟轨道结构以及作业空间限制,操作简便、可控性好,施工精度、效率高,适用性广,不影响铁路运营、安全,能够快速有效解决由于基床填充料不合格或者填充工艺不合格等原因引起的无砟轨道沉降、上拱和偏移等多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04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14124.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廷新 , 孙红林 , 张占荣 , 张燕 , 薛峰 , 彭俊伟 , 储团结 , 程龙虎 , 刘强 , 吴守富 , 刘华吉 , 沈峥 , 涂仁盼 , 许泽鹏 , 谢凡 , 陈蒙 , 张亮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松软散碎地层钻孔剪切试验方法,包括:(1)针对松软散碎地层,在待测试地层钻设竖向孔洞,架设钻孔剪切仪,并将剪切板放入孔洞内预定深度;(2)启动钻孔剪切仪的法向压力加载机构,由剪切板向孔壁施加法向压力使地层固结;(3)固结完成后,施加法向压力的同时匀速向上提拉剪切板,剪切土体,记录剪切位移与剪切应力数据;(4)采用逐级加载方式增大法向压力,重复步骤(2)‑(3),获取不同法向压力下的试验数据;(5)基于不同法向压力下的试验数据,计算得到待测试地层的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数据。基于该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钻孔剪切试验结果直接获得直剪快剪和固结快剪抗剪强度的方法,可直接用于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62126.6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 , G06F18/15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阻率法的地质异常区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地形及地质等多种数据进行融合,建立勘探区域地质块体模型,根据地层分布特征对地质块体模型进行权重分析,得到不同地质块体的权重,并建立电阻率属性模型提取出电阻率异常区域,同时根据电阻率属性模型进行归一化物性异常系数计算,利用无监督学习聚类算法分别对电阻率属性模型以及归一化物性异常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电阻率属性聚类异常簇及归一化物性异常系数聚类异常族,最后融合地质权重分布、电阻率异常分布与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异常簇分布区进行分析比对达到地质异常区识别的目的。本方法可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环境地质调查、水资源勘探和工程勘察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