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812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2082.9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优异的超薄镁合金板材或箔材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主要利用工业纯铝板较好的塑性,在镁合金板材两面包覆纯Al板,包覆轧制时改变中间层镁合金的受力状态,轧制后使镁合金的板材厚度达到0.1mm及以下。本发明采用优化后的退火工艺及特殊的轧制工艺,得到0.1mm及以下的镁合金力学性能优异、表面质量较好的箔材,为工业生产需要及电子产品器件需要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46890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24351.0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低温温轧制备2000MPa级纳米尺度贝氏体钢工艺,其特征是:铸坯经加热后于1100~1200℃热轧,扎后直接层流冷却到300℃~600℃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后于150℃~300℃卷取,保温3~6小时后空冷至室温,可以生产抗拉强度大于2000MPa的无碳化物纳米尺度贝氏体钢。本发明工艺将低温贝氏体相变完成时间由3~4天缩短为3~6个小时,大大节约了时间和能源,可实现大批量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54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23172.5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2100MPa纳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真空感应炉冶炼出符合设定成分控制范围的钢水并浇铸成铸坯。铸坯经过锻造和热轧后,再经高温等温、盐浴冷却和低温盐浴等温,利用低温长时间等温盐浴,使贝氏体转变充分进行,获得细小的纳米尺寸贝氏体铁素体。制备出的这种纳米贝氏体超高强钢,最终性能满足抗拉强度在1600-2100MPa,延伸率在6%-12%(A25标距)。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可行,可实现2100MPa纳米贝氏体钢用于装甲车、坦克中的装甲板以及需要满足超高强度的大型器件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40676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121177.3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高强韧、高成形性镁合金薄板带卷用的轧制装置,属于金属材料轧制领域。本发明由轧机、开卷机、左右卷取机、轧机前后在线加热保温装置、矫直机、拉弯矫机、测厚装置、转向张力辊、导向辊、轧辊加热和润滑装置等组成。本发明采用在线连续加热装置和先进的PLC反馈控制系统,实现了镁合金板带卷的连续控温轧制。本发明具有加热温度均匀、加热效率高和控温精度高的优点,通过轧辊预热保温系统、工艺润滑系统,板形控制系统、张力矫直装置等高效率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极薄带变形镁合金带卷,使轧材的几何质量以及组织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103438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73798.8
申请日:2013-03-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主要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0.15-0.25%,Mn:7%-8%,Si:1.2%-1.8%,Al:≤0.05%。按照成分进行冶炼,并铸造成坯,铸坯经多道次热轧得到热轧板。对热轧板进行两次中间热处理和两个阶段的冷轧。中间热处理温度为Ar1以上80-120℃,保温时间8h及以上。两阶段冷轧,其变形量均为30%-50%。冷轧钢板的最终热处理为Ar1+70℃及以上退火10min-2h。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应用前景广阔。得到的高强度高塑性低碳中锰冷轧钢板,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其强塑积可达44.9GPa*%。
-
公开(公告)号:CN10251749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9097.2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经亚温退火处理的含钒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工艺为钢板经过常规热轧与冷轧后,进入箱式电阻炉缓慢加热到750~800℃,保温4~8小时后随炉冷却,然后再进行连续退火,快速加热到800~850℃保温80~120s后,先缓冷到700℃,再快冷到250~300℃保温100~300s进行过时效,最后快冷到室温。通过亚温退火改善了碳化物的形貌和分布,使得碳在渗碳体中充分富集,减弱了马氏体相对于再结晶织构的不利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双相钢的深冲性能。高强超深冲双相钢最终性能满足抗拉强度在500-700MPa,延伸率≥28%(A50标距),r值在1.2~1.8。可部分实现汽车内板与外板以及冲压性能要求较高的覆盖件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8669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58213.0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塑性应变比的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适用于生产乘用轿车内板或外板。通过在钢中添加Mo和Al元素,热轧采用高温终轧和高温卷曲工艺,经连续退火后既能保证铁素体加马氏体双相组织,又能阻止 //ND取向织构的恶化,在不采取任何织构预处理的工艺条件下,充分改善双相钢的深冲性能,提高其塑性应变比(r值)。双相钢成分为:C:0.01~0.05%,Mn:1.0~2.0%,P:0.01~0.06%,S:≤0.015%,Al:0.2~0.8%,N:≤0.003%,Cr:0.1~0.5%,Mo:0.3~0.8%,余量为Fe。该双相钢抗拉强度为400~500MPa,延伸率为28%~34%,r值不低于1.4。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实用性很强,即可适用于制造车身的结构件、承重件和安全件等,又能用于汽车面板或外板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48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54249.4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领域。材料成分为C:1.5-2.5%,Si:1.3-1.8%,Mn:1.3-2.0%,S≤0.01%,P≤0.01%,余量为Fe。经过冶炼,锻造成钢坯;热轧工艺分为两种:一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空冷至Ar1至Ar3之间温度;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二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热轧Q&P钢不需要冷轧及冷轧后的热处理工序,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通过本发明得到的热轧Q&P钢,抗拉强度为760-1340MPa,延伸率为12-30%,室温下可获得5.3-10%的残余奥氏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256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211125.8
申请日:2009-11-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2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热轧上下工作辊磨损差异的热轧润滑方法,该方法在一级控制系统中将润滑机架的润滑轧制控制系统中上下工作辊的润滑分开控制,并增加下支撑辊润滑控制系统;每个机架上下工作辊和下支撑辊都分别由1台计量泵供油和1个混合器完成油水混合。该发明可缓解机架震动,改善下工作辊磨损,从而显著降低工作辊和下支撑辊辊耗,延长工作辊和下支撑辊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因工作辊与带钢摩擦不均而产生的横弯,起到改善板形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429590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39895.9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碳含量的孪晶诱导塑性钢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成分范围为:C%:0.2-0.49wt%或者0.55-1.5wt%,Mn%:10-22wt%或者23.1-35wt%,Al%:<1wt%,Si%:<1wt%,S%:<0.008%,P%<0.02%,余量是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步骤为:冶炼制备的板坯经热轧工艺可得到使用状态的热轧薄板:或热轧、冷轧得到冷轧薄板,经过热处理使抗拉强度在750-1200MPa,同时屈服强度在230-615MPa,延伸率在45- 70%,-100℃以上不存在韧脆性转折点。本发明制备的高强度、高塑性的钢铁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与成形性能。可用于铁路钢轨、制造轿车、工程机械、输油气管线和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以及军工等行业对迅速发展的汽车产业和军工行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极大的应用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