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4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25936.7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工程监测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动态视电导率的采掘扰动应力变化表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待监测区域的顶板原岩样品,根据顶板原岩样品构建煤岩体扰动应力的电导率表征函数;连续采集待监测区域的视电导率数据;对视电导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数据;根据电导率表征函数以及处理后的数据,对待监测区域的煤层扰动应力变化进行评价。本发明通过将实验室电导率、应力对应关系与采掘扰动应力变化进行耦合,对现场数据进行了离散化、归一化的时空四维分析,能够对现场采掘扰动应力变化进行快速准确表征,利用动态视电导率的优点,提供一种准时、连续、精确地监测采掘扰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28495.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纳米压痕探针夹持系统及样品安装装置,所述系统包括探针供给装置和探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探针夹持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激光信号发射装置、以及探针容纳腔;所述探针供给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装置、可伸缩电磁吸附装置、激光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激光信号发射装置、探针容纳腔、可伸缩电磁吸附装置和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相对位置满足:当激光信号发射装置发出的激光信号被激光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时,所述探针容纳腔与所述可伸缩电磁吸附装置的轴线保持重合。本发明解决了样品安装过程中易脱落、样品台周围导线多易损坏、探针安装过程中易损害等问题,降低了对实验操作人员水平要求,提高了样品和探针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415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42493.X
申请日:2023-07-30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转向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包括:根据路径跟踪需求,确定车辆转向时的具体转角方案;依据具体的转角方案选择转向控制方式,形成转向信号;向轮组转向驱动装置传递转向信号,进行满足路径跟踪需求的车辆转向。本发明通过精细协调四轮的转向,提高了车辆在各种驾驶环境和条件下的操控性。对于无人驾驶车辆,本发明的四轮转向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其操控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无人驾驶的性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27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1022108.1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岩固气耦合多物理量同步测试实验装置,包括:固气耦合作用腔体;压力加载模块,可移动地设于固气耦合作用腔体的顶部;多气源注气控制模块,连接至固气耦合作用腔体的注入口;监测模块,包括:设置于固气耦合作用腔体内的电磁辐射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和电阻率监测件;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传输螺栓,电磁辐射传感器用于监测煤岩固气耦合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信号;声发射传感器用于监测煤岩固气耦合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电阻率监测件和应变传感器用于监测包括电阻率变化信号和应变信号在内的多元物理信号。本发明的煤岩固气耦合多物理量同步测试实验装置在固气耦合状态下测试煤岩破坏过程中的多元物理信号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0792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74020.6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可视化区域动态预测方法,包括:选择待测煤层同一矿井无危险工作面煤层进行直流电法测试,确定突出危险性的可视化预测准则;对待测煤层沿掘进方向进行钻孔取样,测试各取样点视电阻率参数;建立煤层地电模型,进行视电阻率正演模拟计算,获得待测区域视电阻率分布;在待测煤层下方底抽巷布置测线,进行多次直流电法探测并进行反演计算,获得待测区域视电阻率分布图;结合正反演计算结果确定待测区域的低阻异常区和高阻异常区,分别采取消突措施;对实施措施后的煤体进行直流电法动态预测,直至完成消突。本发明涉及煤层掘进突出危险可视化探测技术领域,能够实现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可视化区域动态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1555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70129.1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精确探测煤岩层分界的方法,包括:通过钻孔法获取待探测区域的煤岩芯样品;通过煤岩芯样品测得钻孔处的各结构层的厚度及电阻率;根据各结构层的厚度及电阻率建立煤岩层几何模型;对煤岩层几何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计算,确定煤岩分界点的视电阻率;获取待探测区域各结构层的视电阻率分布图;基于正演模拟计算确定的煤岩分界点的视电阻率及结构层厚度测量结果,根据获取的待探测区域各结构层的视电阻率分布图,确定待探测区域的煤岩层分界线。本发明利用不同介质电阻率的差异性快速探测煤岩层分界,并结合取芯和正演结论得到煤岩分界线的精确位置,解决了现有钻探方法耗时长且误差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5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68723.9
申请日:2017-02-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C21D1/18 , C21D8/0226 , C21D8/0247 , C21D2211/001 , C21D2211/005 , C22C38/06 , C22C38/12
Abstract: 一种强塑积≥40GPa·%的热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所述强塑积≥40GPa·%的热轧低密度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0.6%~1.0%C、8%~12%Mn、7%~11%Al、0.01%~0.2%V、P≤0.003%、S≤0.0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制备工艺步骤包括:冶炼,锻造,热轧,固溶淬火处理,得到的低密度钢组织中有退火孪晶,晶内有纳米级钒的析出物,强化效果明显。该钢具有密度低、高强、高延性特点,强塑积大于40GPa·%。
-
公开(公告)号:CN10366788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733931.8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400MPa级低屈强比高延伸率冷轧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属于超高强冷轧汽车用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钢的主要化学成分(wt%)为:C:0.14%~0.16%,Si:1.31%~1.51%,Mn:2.70%~2.90%,S
-
公开(公告)号:CN1654689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11393.7
申请日:2005-03-07
Applicant: 北京炎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煤矸石为原料生产铝硅铁合金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该方法以煤矸石为原料,以煤矸石中固定碳和补充烟煤还原剂,加入铁屑或铁精矿和钡硅钙复合添加剂。配料后氧化铝重量百分比含量在25%~45%,氧化硅重量百分比含量在25%~47%,铁重量百分比含量10%~20%,固定碳重量百分比含量16~25%,钡硅钙复合添加剂重量百分比含量1%~3%。各种物料在100~150℃烘干脱水,水分不超过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交流或直流矿热电弧炉中,炉内温度为1400~1600℃,还原反应时间为2~3小时。间隔2~4小时从出铝口向抬包放出铝硅铁合金液体,在抬包中加入精炼剂除渣,过滤除渣、混合、稀释后铸锭,即得到粗铝硅铁合金。本方法利用煤矸石固体废料生产炼钢脱氧剂铝硅铁合金,生产流程短、能耗低、成本低,且无工业废料。
-
公开(公告)号:CN1605644A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200410009843.4
申请日:2004-11-23
Applicant: 北京炎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1/06
Abstract: 一种用红柱石为原料生产铝硅合金的组合还原剂,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特征在于该组合还原剂以烟煤和石油焦为主要还原剂,木炭、木素磺酸钙和亚硫酸镁混合物为添加剂。上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烟煤和石油焦85%~90%,木炭、木素磺酸钙和亚硫酸镁混合物添加剂10%~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方合理、效果较为理想的用红柱石为原料生产铝硅合金的组合还原剂。该种还原剂可有效提高还原效率;能取得较为合理的还原温度;可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所生产铝硅合金品质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