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9624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1135485.4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四线圈谐振器,包括初级侧和次级侧,初级侧包括一个发射线圈和两个中继线圈,其在同一平面上;次级侧是一个负载线圈用作接收线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非对称四线圈谐振器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非对称四线圈谐振器、高频大功率逆变电源、逆变电路、整流电路以及负载,非对称四线圈谐振器主要由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两个中继线圈组成,其中发射线圈和两个中继线圈在同一平面上作为初级侧,次级侧是一个负载线圈用作接收线圈,高频大功率逆变电源、逆变电路位于初级侧,整流电路以及负载位于在次级侧。非对称将两个中继线圈靠近源线圈,相比对称四线圈传输,非对称耦合模型可将两中继线圈电路模型化到初次侧,进一步提高原边的等效电感值来降低初次侧的电流值,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8087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711364700.9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定量评价复合绝缘子表面粉化粗糙度的方法,通过可见光图像处理技术,利用matlab软件编辑算法,读取图像矩阵数列,提取图像有效特征参数,借此进行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表面老化特征精准判断。所述方法主要包括:提取复合绝缘子可见光图像,进行复合绝缘子图像表面粗糙度的定量表征;依靠无人机拍摄,在待测复合绝缘子带电情况下进行检测;通过现场采集待测复合绝缘子的可见光图像,提取图像特征参数,通过与已知表面粗糙度的比对,精确评价图像表面粗糙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1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298586.9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项目规模化评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数据连接模块从业务系统、数据中台收集配电网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在问题库模块中构建问题库,问题库按配电线路和配变两类设备汇集问题;通过需求库模块生成需求库;数据预处理;基于历史数据建立大数据评审模型,将待评审项目需求清单输入大数据评审模型,通过大数据评审模型自动计算评审结果;申诉流程;专家人工评审。本发明建立了问题库‑需求库‑大数据评审‑专家评审的整套流程,基于大数据评审结果推荐专家评审,可实现配电网项目的规模化评审,大幅提升了评审效率和覆盖率,高效助力配电网精准立项。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51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6610.9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有源配电网状态感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状态感知模型对配电网中的历史节点电压幅值和历史电压相角进行静态状态感知,得到历史量测量和历史状态量;将历史量测量和历史状态量转化为历史配电系统状态感知数据,并得到配电系统状态感知数据集;根据配电系统状态感知数据集中的各个历史配电系统状态感知数据对预先构建的自适应联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静态感知网络模型;将当前时刻的实时量测量以及实时状态量输入至静态感知网络模型中,静态感知网络模型输出得到当前时刻配电网的状态感知结果。能够在保证配电系统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对配电网电压幅值和相角的准确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17726.4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天津大学 , 华能江西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广核新能源(南昌)有限公司
Inventor: 陶翔 , 徐在德 , 张帅 , 周求宽 , 谌艳红 , 潘本仁 , 刘一欣 , 邓东 , 彭强 , 杜强 , 文力明 , 许伟 , 闵阳 , 张文斌 , 王奔 , 付小军 , 余荣胜 , 李驰飚 , 刘运宝 , 张永生 , 吴敏 , 刘光辉 , 李达林 , 曹磊
IPC: H02J3/38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同步稳定与动态电压支撑安全域建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主网等值电势相量为基准建立坐标系;并根据新能源电站同步稳定约束、电压稳定约束,并结合其调控模式,绘制新能源工作点轨迹以及单条件约束下的新能源并网控制边界数学模型,作为后续稳控边界图形化描述的重要理论基础。藉此进一步根据预设的强/弱网条件,跟/构网型新能源控制不同组合模式下的控制场景,分类计算计及同步稳定、动态电压支撑能力的新能源综合调控安全域,并给出最大功率点、最大电流等极限条件的计算值。首次给出了综合新能源同步稳定与动态电压支撑的安全域图形化表达,是后续新能源电站稳定控制在线监测软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1451218.0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兴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12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线路系统线路图模处理平台,包括平台硬件和平台软件。所述平台硬件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大区进行部署;直接部署在配电自动化系统Scada服务器上,或部署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工作站或者独立安装在I区的图模服务器。所述平台软件架构基于C/S模式结构,分为三层: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底层操作层;平台软件使用QT跨平台语言进行开发,界面层与业务逻辑层通过QT信号槽机制进行交互;业务逻辑层与底层操作层通过接口形式进行交互。本发明实现各系统之间的配电线路图模数据共享,确保各系统图形拓扑保持一致,可生成控制类设备简图、联络图等实用化图纸,极大地满足了配电网应用系统用户需求,使线路图模在各系统应用中更加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78054.1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天津大学
Inventor: 陶翔 , 辛建波 , 张帅 , 徐在德 , 孙之栋 , 叶钟海 , 周求宽 , 刘一欣 , 周宁 , 陈波 , 王凯 , 程思萌 , 汪硕承 , 郝钰 , 刘柳 , 周煦光 , 戈田平 , 崔忠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信号模型的构网型新能源同步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电压幅值和电流幅值计算并网点的瞬时有功功率和瞬时无功功率;构建暂态功率补偿控制支路和电压前馈控制支路,并分别暂态功率补偿量和前馈控制支路功率补偿量;确定有功控制环路中最终的目标有功功率控制参考值;将有功功率控制参考值输入至构网调控环节,对新能源输出功率进行调控,得到构网型新能源电压相角参考值;将构网型新能源电压相角参考值和无功控制回路中的新能源电压参考幅值输入至电压电流双闭环,并通过PWM调制模块输出新能源控制指令。能有效解决同步失稳控制问题,并将频率偏差及其变化率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90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71368.4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陶翔 , 周求宽 , 徐在德 , 苏永春 , 潘本仁 , 陈波 , 周宁 , 程思萌 , 汪硕承 , 刘柳 , 周煦光 , 戈田平 , 王凯 , 张帅 , 杜强 , 文力明 , 刘光辉 , 付小军 , 曾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一次调频负荷扰动、光伏发电系统当前出力和混合储能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混合储能系统的一次调频出力需求值;判断抽水蓄能子系统的当前工作状态是否为静止状态以及飞轮储能子系统中储能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抽水蓄能子系统的当前工作状态为静止状态且飞轮储能子系统中储能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大于预设阈值,则基于预设充放电约束函数确定飞轮储能子系统的出力大小约束;根据改进的NSGA‑II算法对抽水蓄能子系统和考虑出力大小约束的飞轮储能子系统在调频时的功率进行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6559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2908.1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理工大学 , 上海北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合成磁场与VMD‑HHT相结合的配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获取各监测点水平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和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并合成得到各监测点的合成磁场:对发生故障后各监测点的合成磁场进行变分模态分解,得到高频模态和低频模态,对高频模态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得到高频模态的瞬时能量判据;对低频模态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得到低频模态的瞬时相位判据;对低频模态求瞬时极性判据;通过投票决策得到最终的定位结果。本发明通过从瞬时能量、瞬时相位和瞬时极性三个角度构建综合判据,使得定位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61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1118585.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配电网跨越式建筑的安全隐患检测与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建立基于Faster‑RCNN的通道环境遥感图像分块集合,获得遥感图像数据集;通过建立基于Faster‑RCNN配电网塔杆建设安全隐患检测模型对通道环境遥感图像信息提取特征数据,确定可能性候选目标区域;通过对基于Faster‑RCNN配电网塔杆建设安全隐患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学习模型,将所述特征数据输入学习模型,产生模型输出结果;通过建立基于Faster‑RCNN的配电塔杆建设安全隐患智能检测和评估方法对所述输出结果进行检测和风险评估,输出评估结果,本发明实现对配电网塔杆建设的多安全隐患检测,为智能配电网系统塔杆建设安全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