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155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303383.9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隔震基础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隔震基础的施工装置,包括门式起重机构,所述门式起重机构的吊装端与横杆相连,所述横杆底部与传力杆相连,所述传力杆用于可拆卸连接内芯,所述传力杆通过弹性机构与环形压板相连,中间层和外壳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环形压板适配,当门式起重机构通过所述传力杆将内芯吊装到中间层内时,所述环形压板套设在中间层上,并且在内芯到位时,所述环形压板通过弹性机构产生朝下的压力以挤压橡胶层,能够使砂隔震层更加均匀,并且能够极力避免因内芯自重导致的砂隔震层沉降不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31174.3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3 , E21F17/18 , G06N3/045 , G06N3/04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铁隧道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根据地铁隧道中的不同车厢载客重量时车头与车尾速度,采集并集成地铁隧道中的预设安全隧道拱顶的沉降幅度与轨道变形的阈值,得到基准隧道拱顶的沉降幅度与轨道变形单位时间变化对照表;将所述基准隧道拱顶的沉降幅度与轨道变形单位时间变化对照表作为基准对比数据,利用预设的生成对抗网络对接收到的固定位置隧道拱顶的沉降幅度与轨道变形进行隧道内车尾速度变化监控,判断所述固定位置隧道拱顶的沉降幅度与轨道变形是否为非常规隧道拱顶的沉降幅度与轨道变形;本发明同时对地铁隧道数据进行智能处理,提升了地铁隧道监测的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31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665368.4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心筒防护平台领域,具体涉及超高层核心筒大跨度智能爬升安全防护平台,包括对称设置在核心筒内的两个防护架,两个防护架之间通过水平层连接,防护架包括架体,架体与核心筒之间设置有爬升组件,爬升组件包括滑轨,滑轨与核心筒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件,若干支撑件竖向分布,核心筒设置有与支撑件适配的预埋孔,支撑件一端可滑动的插在预埋孔内,另一端用于支撑滑轨。滑轨与架体之间设置有竖向安装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顶部连接架体,且通过上卡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滑轨上端,其底部通过下卡接件连接滑轨下端,架体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翻板,翻板顶部靠在核心筒上,且连接有支撑件,具有提高防护平台的爬升便利度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168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66638.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应用方法,方法包括模型创建、模型轻量化处理、碰撞检测、视频制作、桩基长度分析预判、排布展示等,基于BIM的建筑应用方法,覆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减少成本与资源浪费,为建筑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助力;同时,通过对模型文件进行轻量化处理后,将此模型文件应用到BIM的应用系统中,极大的减少了模型体量以及模型运行时间,保证了模型的保真度,实现了BIM模型的高效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167710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98035.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4F2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墙装饰板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安装装置,包括行走底座,行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立柱,立柱上设置贴墙组件;贴墙组件包括旋转伸缩机构、驱动装置和吸附装置,立柱上可转动的设置旋转伸缩机构,旋转伸缩机构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来旋转,其转动轴线与立柱同轴,旋转伸缩机构的外侧安装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墙板;还包括推动组件,立柱的顶部安装推动组件,推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吸附装置相连,用于推动吸附装置朝向远离立柱的方向运动,从而将墙板贴合在内墙上,本发明能够实现墙板的自动输送和安装,将内墙装饰板的运输、安装集成在一个设备上,在墙板安装时更加效率和智能,且不需要施工员抬墙板,节约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555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41282.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481 , G06F3/048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抹灰机器人的数据可视化与交互系统及方法,包括:水泥砂浆比例可视化单元,用于生成包含单位时间的水泥砂浆比例动态调整信号;参数管理单元,用于预设数据归一化参数和水泥砂浆比例适配参数至抹灰机器人水泥砂浆比例人机交互界面;将抹灰机器人水泥砂浆比例传输至对应的可视化单元;抹灰图像可视化单元,用于通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预设的适配算法,确定抹灰图像可视化效果;图表可视化效果单元,用于确定抹灰机器人水泥砂浆比例对应的图表可视化效果;水泥砂浆比例分析单元,用于确定单位时间可视化效果;从而生成自动抹灰比例优化指导意见。该系统实现了自动生成自动抹灰比例优化指导意见,从而提高了抹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1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353610.0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碱式硫酸镁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碱式硫酸镁水泥,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改性玄武岩纤维0.1~10份、改性玻璃纤维0.5~8份、碱式硫酸镁水泥70~100份、硅灰5~15份、粉煤灰25~40份、高炉矿渣5~15份、稻壳灰6~8份。本发明所提供的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碱式硫酸镁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在保证玄武岩纤维完整性的同时,增加了其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91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71467.6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收集已知建筑物碳排放数据,根据目标建筑物材料总量和材料总量‑材料生产碳排放量曲线以及材料总量‑材料处理碳排放量曲线计算出目标建筑物材料生产碳排放量和材料处理碳排放量;根据目标建筑物的层数和层数‑建设期碳排放量曲线、层数‑拆除期碳排放量曲线确定出目标建筑物的建设期碳排放量、拆除期碳排放量;根据所述使用面积‑使用期碳排放量曲线和目标建筑物的使用面积确定出使用期碳排放量。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普适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7608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104663.7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排水深隧和地下综合管廊的电缆布线支架装置,包括若干处排列在一起的弯管,弯管为U形,其包括顶部水平段和自水平段两端向下垂直弯曲的折弯部,位于最尾部的弯管上固定有位于其顶部水平段上的锚杆,位于最前部的弯管上固定有位于其折弯部上的橡胶板和位于其水平段上的拉伸组件,所有弯管的水平段之间共同连接有一根使它们连接在一起的弹性拉带,同时使得它们在弹性拉带拉伸作用下又可相互远离,最尾端的管件被固定,此时只需要对最前端的管件施以拉力,即可使所有的管件相互分离,同时会联动所有的管件内的锁紧机构向下伸出,用于锁位在深隧或管廊腔道中,利用这些开拉的管件以及管件之间的防护网防止泥土塌方而将线缆土埋。
-
公开(公告)号:CN11381371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1031223.0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扬尘固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固化装置及方法,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罐体,分别用于存放抑尘剂和成膜助剂,两个所述罐体内均设置有搅拌组件,两个所述罐体内的搅拌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搅拌组件转动,两个所述罐体均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喷出所述罐体内的液体,且可调节喷洒宽度,具有有效作用时间长、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以及综合经济效益更高的有益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