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革兰氏阴性菌信号分子的磁性分子印迹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65569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72397.X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革兰氏阴性菌信号分子的磁性分子印迹传感器,属于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磁分离技术和电化学传感技术相结合而构建一类新型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同时具备分子印迹技术的特异性、磁分离技术的可再生性和分离快速性、电化学分析的快速性和灵敏性,能准确地进行低含量的革兰氏阴性菌信号分子的检测。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及运用,可实现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的间接检测,具有灵敏、快速、特异性高等优点,并且价格低廉,适用于食品工业和医疗行业等领域检测革兰氏阴性菌。

    一种银包金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5591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4281.5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包金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食品质量检测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制备Au@Ag纳米棒,利用其表面增强荧光性,成功应用于检测大肠致病菌E.coli O157:H7eaeA基因,与传统方法相比,极大的降低了检测限、提高了灵敏度和并获得了良好的稳定性。利用荧光增强-减弱原理,建立了大肠致病菌E.coli O157:H7eaeA基因检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10-17-10-11M之间,相关系数为R2=0.9947,检测限为3.33×10-18M(S/N=3)。本发明特异性良好,通过加标实验,eaeA基因回收率为98.36%–101.67%,且其稳定性良好,可应用于水中大肠致病菌E.coli O157:H7eaeA基因的检测,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食品物性仿生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5708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55196.0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物性仿生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包括控制装置与仿生口腔,所述的仿生口腔由上腭与下巴组成,上腭的上牙与下巴的下牙相配合;上腭顶部固定在机架的上部,下巴底部固定在动平台上,动平台与机架底座之间通过若干个球副-移动副-球副机构连接;在口腔内部不同位置设置有若干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移动副的运动,并且从传感器接收数据并存储处理。本发明能够对食品物性作出科学、准确、客观地评价,可以代替传统的质构仪鉴定与感官鉴定相结合的食品评定方法,既可以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还可以提高检测准确度,从而为食品的加工研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以离子液体作为绿色介质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1260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18497.4

    申请日:2008-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离子液体作为绿色介质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为:(1)离子液体纯化,将离子液体粗品溶于200mL丙酮中,过滤除去无机盐。(2)酶的包埋。在100mL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30mg酶,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向上述溶液中加10mL按(1)方法纯化的离子液体,再剧烈搅拌2小时(2500转/分),静置分层,弃去水相,收集下层的离子液体。(3)生物传感器制备。将0.1mL按(2)方法制得的离子液体包埋液注入聚丙烯管中,管子下端用改性纤维素膜封住,从上端抽入一铂丝至离底部0.5cm处,上端用导电胶封位制成生物传感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窗口宽大于4V,基体峰电流仅数nA,电化学响应快,且稳定性好。

    一种预测新兴镰刀菌毒素与传统镰刀菌毒素多元联合毒性相互作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7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6708.X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新兴镰刀菌毒素和传统镰刀菌毒素多元联合毒性相互作用的方法,属于联合毒性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运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由四种恩镰孢菌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组成的多元毒素混合物,采用两参数非线性函数对浓度‑效应数据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获得实验观测曲线;用三种经典联合毒性评价模型计算多元毒素混合联合作用效果,并绘制模型预测曲线;通过比较实验观测曲线和模型预测曲线间的偏差来判断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类型;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真菌毒素复杂环境浓度组成的有效模拟,操作简便快捷,评估成本低,评估结果准确。

    一种低毒素低粘性具有特殊风味玉米浆干粉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3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2453.5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毒素低粘性具有特殊风味玉米浆干粉的生产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玉米浆中接种相应比例的106cfu/mL黑曲霉孢子悬液,以一定的转速和温度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不仅有效的降低了玉米浆的粘度还显著降低了玉米浆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中AFB1的降解率可达52.14%、AFB2的降解率可达80.21%、AFG1的降解率可达86.31%、AFG2的降解率可达80.22%。发酵后的玉米浆经干燥后其蛋白质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都得到了提升,且可以干燥为玉米浆干粉。该发明为玉米浆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大大降低了玉米浆运输费用,延长产品储存期限,提高使用方便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