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9509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51077.X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2)、冷凝器(3)和节流装置(4),且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阀(5),所述第一四通阀(5)的其中两个连接端中的一个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另一个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5)能够在所述空调系统停机后被控制将所述两个连接端连通、进而使得所述压缩机(1)的所述吸气口和所述排气口连通。通过本发明控制空调系统停机后该两个端连通、使得压缩机的吸气口和排气口被有效连通,关闭了压缩机和外界管路的联系,防止制冷剂继续迁移进入压缩机中、避免空调系统开机时绝缘阻值过低的情况出现,减少系统故障率。

    冷凝组件及油雾捕集器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789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22056.8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组件及油雾捕集器,冷凝组件包括:盘管件,盘管件至少两条冷凝管,至少两条冷凝管并联设置;至少两条冷凝管绕制成弹簧管式,且螺旋半径不同;至少两条冷凝管中心线重合套设,相邻的冷凝管的螺旋半径从内向外依次递增。本发明的盘管件采用螺旋状态管路换热,充分利用缸体内部的空间特点,冷凝管密度大,提高换热效率。相邻弹簧冷凝管旋向左右交错,以获得最佳换热效率。盘管件采用倾斜放置,垂直投影换热面积相较于竖直放置增大,光管的使用提高了风量有效流通。

    一种冷阱机渐开线管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7007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57288.X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包括缸体,缸体内部形成有腔体,缸体具有缸体进口和缸体出口,腔体内部容纳有多个缠绕支管,每个缠绕支管均由管绕制形成,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管绕制形成有多圈环形结构,多个缠绕支管在竖直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每个缠绕支管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每个第一开口均与第一主管路连通,每个第二开口均与第二主管路连通。通过多个渐开线支管叠加设置,可明显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一种冷阱机螺旋管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7007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39371.4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包括缸体,缸体内部形成有腔体,缸体具有缸体进口和缸体出口,腔体内部容纳有多个缠绕支管,每个缠绕支管均由管绕制形成,管绕制形成多层结构,多层结构形成有锥台形内腔,多个缠绕支管通过各自锥台形内腔叠加在一起;每个缠绕支管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每个第一开口与第一主管路连通,每个第二开口与第二主管路连通。缠绕支管可为螺旋线支管,通过多个螺旋线支管叠加设置,可明显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缸体结构及油雾捕集器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4893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21965.X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缸体结构及油雾捕集器,缸体结构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储油缸体、主缸体、接头组件;主缸体内设有依次设置的进气腔、捕集腔;导流件,导流件设置在进气腔与捕集腔之间,导流件用于将流入进气腔的气体均流,使气体均匀流入捕集腔。本发明的缸体结构在捕集腔和进气腔之间设置导流件,使气体均匀的与冷凝组件接触,解决因气流分布不均导致捕集效率不高问题。进气腔和储液腔设置隔气件,保证液态油可顺畅的收集到储液腔,而高温气体不会与液态油接触,防止已冷凝的液态油因接触高温蒸汽再次汽化。缸体顶部采用锥度较大的异径接头组件,保证缸体内壁均匀过度到出气口,避免因较大的转角形成气流循环死角。

    车用空调及出风结构角度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1835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592424.0

    申请日:2016-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空调及出风结构角度调整方法,车用空调包括:冷凝器和覆盖结构(1),所述冷凝器设置在车顶空间内,所述覆盖结构(1)设置在车顶上并位于所述冷凝器上方,在所述覆盖结构(1)上设有进风结构(3)和出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3)和/或出风结构设置为使流经所述进风结构(3)和/或出风结构的气流方向与车辆行驶时流经所述覆盖结构(1)外侧的气流的角度为锐角。本发明能够增加通过覆盖结构内侧空间的气流量,进而提高冷凝器乃至蒸发器的换热效果,提高车用空调的能效。

    一种蒸发器的安装结构及车用顶置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611413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80158.X

    申请日:2016-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发器的安装结构及车用顶置空调,包括:延伸壁,设为两个,间隔设置于回风支撑板的安装面上,所述回风支撑板安装于车顶上,且回风支撑板与车顶之间形成回风口,安装面位于回风口一侧且基本垂直于车顶设置;框架部件,用于装配蒸发器,其靠近安装面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凸出端,两个凸出端的位置与两个延伸壁的位置一一对应;导向限位部件,包括贯穿孔和限位凸出部,利用贯穿孔和限位凸出部配合连接以对蒸发器进行限位;锁紧部件,设置于安装面上,用于与所述安装面上的孔结构配合连接,以固定所述框架部件在安装方向上的后方侧面。该安装结构克服了蒸发器安装过程中存在安装效率低下、安全隐患的缺陷。

    车用空调及其紧固支撑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5823200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68495.2

    申请日:2016-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32 B60H1/0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固支撑组件,用于将车用空调的盖板安装于底座上,紧固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座,包括连接板及两个相对设置于连接板上的支撑板;及调节座;调节座包括支撑面板以及两个相对设置于支撑面板的两侧的支撑滑壁;支撑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支撑面板上的安装孔能够与盖板上的固定孔位相对应,两个支撑滑壁带动支撑面板相对于固定座转动。通过支撑滑壁带动支撑面板相对于固定座转动来调节支撑面板的角度,使得支撑面板的表面与盖板上的固定孔位所在的表面完全贴合,保证安装孔的轴线与固定孔位的轴线相平行或者相重合。这样,螺纹连接件能够依次穿设固定孔位及安装孔,方便盖板的装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用空调。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7818288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674242.5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换热器包括:芯体,芯体包括多块层叠且间隔设置的分隔板,相邻的两块分隔板之间形成流通通道,流通通道包括沿着多个分隔板的布置方向交替设置的热通道和冷通道,热通道中流通载冷剂流体,冷通道中流通制冷剂流体,制冷剂流体与载冷剂流体在芯体中进行热交换,在冷通道中设置有第一分隔件,能将制冷剂流体的流动方向改变,以增大制冷剂的流动路径。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交替布置的热通道和冷通道,能够使得热通道与冷通道之间的换热面积更大;通过第一分隔件能够改变制冷剂流体的流动方向,从而进一步增大制冷剂流体与载冷剂流体之间的换热面积,解决现有翅片管式风冷蒸发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回热冷凝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983353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364799.0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回热冷凝器和空气循环系统。该回热冷凝器包括回热部、冷凝部和水分离部,气体从回热器热边进口经回热器芯体和回热器热边出口,从冷凝器热边进口进入冷凝器芯体,与从冷凝器冷边进口进入的空气进行换热之后进入冷凝器热边出口腔,经水分离结构进行水气分离之后,进入回热器冷边进口腔,然后与经回热器热边进口进入回热器芯体内的气体换热之后,经回热器冷边出口排出回热部。根据本申请的回热冷凝器,能够实现回热器、冷凝器和水分离器功能的集成设计,结构简单,体积占用更小,质量更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