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各缸独立设置节气门的进气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948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22244.6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种各缸独立设置节气门的进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在每个气缸的对应进气歧管的支管出口端部设置有对应支管节气门,该支管节气门的开度大小就可以控制各气缸内所需的进气量,然后对进气歧管中的空气进行增压,使得进气歧管内气压始终保持高于进气门打开时刻气缸内残余废气的压力;由于每个气缸都设置对应支管节气门,使得各个气缸中的气压不会对另外气缸造成相互干扰,不会再出现废气向进气道倒流现象。同时在上止点附近,进气门、排气门同时打开时段将形成便于“扫气”更彻底的进气门外压力依次高于缸内压力、而缸内压力又高于排气歧管压力的强制扫气条件,可使缸内高温残余废气更充分排空。

    一种带万向线束卡扣的进气歧管

    公开(公告)号:CN1115774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13797.3

    申请日:2020-05-15

    Inventor: 钟建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万向线束卡扣的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进气歧管由稳压室、进气管和若干出气管组成,所述相邻的出气管之间成型有加固筋板,加固筋板上成型有若干个球形的卡座,卡座上成型有球形的凹窝,凹窝的内壁上成型有若干道贯穿卡座外壁的切槽,切槽分割卡座成若干个圆弧形的瓣体,卡座的凹窝内插接有线束扣件;所述的线束扣件包括球形的插头,插头的顶端成型有竖直的支柱,支柱的顶端成型有圆形的线束连接块,线束连接块上成型有插孔,插孔底端的内壁上成型有贯穿插头底端外壁的分割槽。

    用于车辆的进入系统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404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049556.9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进入系统包括:进入歧管,具有用于将进入气体供应至多汽缸发动机的多个流道;缓冲罐盖,耦接至进入歧管,以限定经由进入歧管与多个流道连通的缓冲罐;进入空气入口,作为由此进入空气流入缓冲罐中的通道形成在进入歧管上;进入出口,该进入出口作为由此进入空气相继经过进入空气入口、缓冲罐和多个流道并且作为进入气体排放至发动机的通道形成在进入歧管上;气体入口,其是形成在进入歧管上且选择性地接收再循环废气的通道;以及气体室,形成在进入歧管上,使得再循环废气通过气体入口流入。

    进气歧管
    7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2188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0299252.8

    申请日:2016-05-06

    Abstract: 一种进气歧管,包括集气室。该集气室包括下部、与下部相邻的上部、以及至少一个支撑在下部上并从下部朝向上部延伸以传递水分的汲取部。

    进气系统及车辆
    7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3838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1645709.1

    申请日:2018-12-30

    Inventor: 张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气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进气系统包括节气门和进气歧管。节气门用于调节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进气量。进气歧管设置于节气门的上方且与节气门相连通。每个进气歧管的管壁处均设有用于加热进气歧管的管壁的第一加热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在进气歧管的内壁凝结。采用上述结构,在进气歧管管壁处设置加热装置,对进气歧管管壁进行加热,减小甚至消除进气歧管内壁与进气之间的温差,使管壁的温度大于等于空气的进气温度,避免空气中的水汽在进气歧管内壁凝结形成霜,消除冷凝水来源,有效避免节气门结冰,保证寒冷的冬季发动机冷启动时工作可靠。

    进气装置
    7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1588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580051615.X

    申请日:2015-09-25

    Inventor: 寺本秀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气装置,其具有:包含进气通路的进气装置主体;和外部气体通路部,该外部气体通路部在进气装置主体内部与进气装置主体分体设置,形成为能够将外部气体导入进气通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