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塑积多梯度轻质冷轧中锰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0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79877.4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塑积多梯度轻质冷轧中锰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先进高强钢板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按照设计的成分范围进行冶炼、浇铸、热轧,得到具备轻质特征的热轧板坯;将热轧板坯进行两相区退火,得到退火板;将退火板酸洗除去表面氧化层后冷轧,冷轧总压下率为50%‑70%,得到冷轧板坯。将冷轧板坯进行两相区退火,得到冷轧退火板;将得到的冷轧退火板进行搅拌摩擦加工处理,搅拌针转速为60‑150rpm/min、加工速度为100‑500mm/min、轴肩压下量为0.1‑0.35mm进行加工。所制备的多梯度冷轧轻质中锰钢屈服强度在800MPa以上,同时塑性也有略微提高,使中锰钢获得了更优异的强度‑塑性组合,强塑积可达50GPa·%级以上,显著提高了中锰钢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和服役性能。

    基于搅拌摩擦加工的具有奥氏体含量梯度高强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8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88061.9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搅拌摩擦加工的具有奥氏体含量梯度高强钢制备方法,属于高强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选用组织均匀、成分相同的高强钢板作为母材,对母材进行预处理,之后装夹固定于加工平台上;然后设定搅拌摩擦加工初始参数,加工过程中控制搅拌摩擦加工参数,得到的高强钢中厚度方向上具有奥氏体含量梯度。本发明利用搅拌摩擦工艺使钢板厚度方向存在温度场,从而使基板焊接区具有奥氏体含量梯度,该方法能耗低、绿色环保、便于应用,且可以通过进一步改善加工参数,实现高通量地一次性制备出具有多种奥氏体含量梯度的高强钢。

    一种1000MPa级及以上汽车用高强钢板激光焊接接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9983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706600.X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1000MPa级及以上汽车用高强钢板激光焊接接头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强度汽车钢深加工技术领域的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000MPa级及以上的汽车用高强钢板的选择、清洗打磨处理、待焊接汽车用高强钢板的焊接面对接、激光器和焊接面的相对位置设置、保护气侧吹装置的设置、以及激光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汽车用高强钢板激光焊接接头的制备。本发明不同工艺参数下Q&P钢激光焊接头的抗拉强度相比于母材略有降低,屈服强度强度相比于母材提高了约70(±30)MPa,由于接头中硬化区的存在,接头的伸长率相比母材略有减小,而应力应变曲线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屈服平台,各工艺参数下接头都断裂在母材区。

    一种钛钢层状复合薄卷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72904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63511.2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钢层状复合薄卷的制备方法。重点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首先采用对称叠合方式组合钢板和钛板,其中钢板占比70%~90%;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焊合并固定钛钢复合坯料四周,将复合坯料送入真空室,在高温(700~1000℃)、高压(10~50MPa)作用下实现组合坯料的真空扩散焊合;将坯料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1000℃,除磷后进入可逆粗轧机中热轧;其中热轧前期采用高温大压下工艺,通过热轧获得4~25mm厚的钛钢层状复合热轧卷;空冷后进入冷轧工序,将钛钢层状复合卷轧制呈钛钢层状复合薄卷,冷轧阶段总压下率为60%~90%,钛钢复合薄卷厚度为0.5~2.0mm。最终获得表面质量高,强度、塑性好,耐蚀、超薄的钛钢复合卷。

    一种提高铸坯温度均匀性的铸坯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826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490114.4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铸坯温度均匀性的铸坯冷却方法,属于铸坯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将连铸机切割后厚度范围200~350mm的铸坯,去毛刺后,进入铸坯冷却区将温度由780~900℃冷却至表面温度350~550℃后回复至400~650℃,输送至板坯库或加热炉。铸坯冷却采用“Ⅰ段强水冷‑Ⅰ段强吹扫‑弱水冷‑弱吹扫‑Ⅱ段强水冷‑Ⅱ段强吹扫‑空冷回复”强、弱交叉冷却及吹扫工艺。强、弱水冷是通过调节水流量实现,水压均为0.4±0.05MPa。强弱吹扫通过调整水阻及侧喷组合实现,水压均为1.0±0.1MPa。采用上述方法,温度均匀性大大提高,铸坯表层与心部温差缩小15‑30℃,有效避免表心层温差过大导致的异常组织及新的裂纹。

    面向异形内孔工件的自动上料夹持定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107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329703.1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异形内孔工件的自动上料夹持定位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金属零件加工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上料料盘、定位底托、上下料机器人和数控车床,上料料盘上通过定位底托批量放置待加工工件,上下料机器人位于上料料盘和数控机床上方;该系统应用时,首先制作定位底托,将定位底托批量安装于上料料盘中,上料料盘中放置待加工工件,上下料机器人进行抓取上料等,通过向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发送松开与卡紧用于支撑异形内孔工件的卡盘指令,完成待加工工件在上下料机器人手爪与数控机床主轴卡盘之间的准确传递安装。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采用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系统在加工具有异形内孔的工件时面临的上料夹持角度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

    一种提高铸坯温度均匀性的铸坯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8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90114.4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铸坯温度均匀性的铸坯冷却方法,属于铸坯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将连铸机切割后厚度范围200~350mm的铸坯,去毛刺后,进入铸坯冷却区将温度由780~900℃冷却至表面温度350~550℃后回复至400~650℃,输送至板坯库或加热炉。铸坯冷却采用“Ⅰ段强水冷-Ⅰ段强吹扫-弱水冷-弱吹扫-Ⅱ段强水冷-Ⅱ段强吹扫-空冷回复”强、弱交叉冷却及吹扫工艺。强、弱水冷是通过调节水流量实现,水压均为0.4±0.05MPa。强弱吹扫通过调整水阻及侧喷组合实现,水压均为1.0±0.1MPa。采用上述方法,温度均匀性大大提高,铸坯表层与心部温差缩小15-30℃,有效避免表心层温差过大导致的异常组织及新的裂纹。

    面向异形内孔工件的自动上料夹持定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107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29703.1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异形内孔工件的自动上料夹持定位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金属零件加工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上料料盘、定位底托、上下料机器人和数控车床,上料料盘上通过定位底托批量放置待加工工件,上下料机器人位于上料料盘和数控机床上方;该系统应用时,首先制作定位底托,将定位底托批量安装于上料料盘中,上料料盘中放置待加工工件,上下料机器人进行抓取上料等,通过向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发送松开与卡紧用于支撑异形内孔工件的卡盘指令,完成待加工工件在上下料机器人手爪与数控机床主轴卡盘之间的准确传递安装。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采用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系统在加工具有异形内孔的工件时面临的上料夹持角度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

    一种高强钢非闭口件的高温气压胀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3198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54227.4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钢非闭口件的高温气压胀形装置,属于工业制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压紧固定装置、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上模型腔根据零件外形要求修改,压紧固定装置及下模,分别固定于压力机上、下砧板,由压力机提供压紧力。压紧固定装置、上模及下模对应布置,并设计导向限位装置;压紧固定装置、上模分别设置导向孔,导向柱固定于下模上。下模的下模块及下模座凹槽的侧面采用倾斜设计。下模块设置惰性气体进气管道及测温热电偶管道。本装置用于钢板气压胀形过程,减小成形过程的成形力,适用于包括高强钢在内的金属钢板的成形过程,适用于复杂截面形状的非闭口件生产。

    一种基于纳米结构的高吸能型高锰TWIP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437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00892.7

    申请日:2017-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结构的高吸能型高锰TWI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中的纳米结构包括纳米尺度的组织和纳米尺寸的析出物,其中,纳米组织既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也可以增加其塑性;纳米析出物主导材料的强化。本发明在V含量的添加基础上又添加了Nb、Ti微合金元素,经过冶炼→铸造→锻造→加热炉均匀化→热轧→酸洗→两阶段冷轧→退火工序而获得一种具有纳米结构且具有高的能量吸收能力的TWIP钢。本发明中高锰TWIP钢在室温下,以1mm/min的速率进行单向拉伸实验后的屈服强度为650-820MPa,抗拉强度为1080-1180MPa,断后延伸率为30%以上,在拉伸变形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为35GPa%以上,力学性能优异,制备方法简单可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