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电检测原理的纸币自动分类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6097284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079104.7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光电检测原理的纸币自动分类设备,包括机架、逐张分离装置、传输装置、面额识别装置、转送装置和执行分类装置;该逐张分离装置、传输装置、面额识别装置、转送装置和执行分类装置均设于机架上,该传输装置位于逐张分离装置之输出端的外侧;该面额识别装置位于传输装置上方,面额识别装置包括有光电感应器;该转送装置位于传输装置的后端;该执行分类装置位于传输装置的侧旁;上述光电感应器与执行分类装置均连接控制中心。纸币经逐张分离装置进入,经传输装置传送到面额识别装置进行不同面额纸币的识别,面额不同的纸币再经转送装置和传输装置进入执行分类装置进行分类;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清点效率、节约时间、节约成本。

    一种仿生防护电池箱
    8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614008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574940.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生防护电池箱,仿生散热鳍片模块包括设置在电池箱外壁的仿生散热鳍片,同一个外壁平面上的仿生散热鳍片通过剪式伸缩机串联控制,以控制仿生散热鳍片相对于外壁平面的张角;剪式伸缩机的电机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池箱内以获取电池箱内的温度;防撞吸能模块具有双方向波纹诱导的填充晶格结构,晶格结构的双方向波纹通过余弦函数生成;仿生内循环散热模块包括外部层级蜂窝和内部对称层级波纹蜂窝,对称层级波纹蜂窝中充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外接水泵在对称层级波纹蜂窝中循环流动;外接水泵连接至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

    波纹吸能结构
    8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39641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623276.0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波纹吸能结构,包括多个吸能柱,所述吸能柱由多片波纹单元两两之间拼接围成;所述波纹单元由两个波纹片拼接形成;两个波纹片之间间隔有角度,所述波纹片包括设置于上下两边的直线边;两条直线边之间为波纹状的曲面,所述曲面的侧视图为一曲线;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在碰撞过程使吸能结构具有高的能量吸收能力。

    一种碰撞吸能盒
    8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29534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203494.5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碰撞吸能盒,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法兰、复合吸能器及下法兰;所述复合吸能器包括混合截面波纹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混合截面波纹管内部的三级蜂窝内芯;所述三级蜂窝内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级蜂窝内芯、第二级蜂窝内芯及第三级蜂窝内芯;所述第一级蜂窝内芯、第二级蜂窝内芯及第三级蜂窝内芯均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级蜂窝内芯及第二级蜂窝内芯均由蜂窝单元相互拼接形成;所述蜂窝单元从上至下包括多个折纸单位,所述折纸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叠加形成所述蜂窝单元;所述蜂窝单元具有六个侧部,所述蜂窝单元之间通过侧部的重叠拼接。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多角度冲击的碰撞吸能盒。

    基于布尔运算的超材料吸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586896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600673.6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布尔运算的超材料吸能结构,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由多个超材料结构组成;所述超材料结构由多个超材料单体组成;一薄球壳置于一正多边形棱柱的内部,所述正多边形棱柱的中心与所述正多边形棱柱的各个侧面及底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薄球壳的半径;所述薄球壳与正多边形棱柱通过布尔运算即:所述薄球壳置于所述正多边形棱柱内溢出所述正多边形棱柱的各个侧面及底面的部分为溢出部,所述薄球壳去除所述溢出部,得到所述超材料单体。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吸能盒的轻量化防护以及高效吸能。

    吸能盒
    8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66082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254682.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能盒,包括吸能体,吸能体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外壳、多孔芯体及内部波纹管;多孔芯体的中部设置有让位通道,内部波纹管设置于所述让位通道内;多孔芯体由上盒体及下盒体构成;上盒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多层阶数依次增高的面层级蜂窝结构;位于所述上盒体最上方的面层级蜂窝结构具体为第一面层级蜂窝结构,第一面层级蜂窝结构的基本单元具体为第一六边形,位于第一面层级蜂窝结构的下方的面层级蜂窝结构具体为第二面层级蜂窝结构,第二面层级蜂窝结构的基本单元由第一六边形的角单元向内衍生六个第二六边形形成;下盒体内填充有面型晶格结构。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吸能过程稳定,提高车身吸能能力的作用。

    基于多类型喷嘴燃烧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484592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1931601.4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多类型喷嘴燃烧器结构,涡流板至少为两个,呈旋转对称分布并向着燃烧器的中心延伸,涡流板远离燃烧器中心的一侧设置锥形喷嘴;涡流板在长度延伸方向为一段直线段和变半径的圆弧段组成,圆弧段连接在直线段靠近燃烧器中心的一端,涡流板在横截面上呈半圆形;锥形喷嘴沿着靠近燃烧器中心的方向喷嘴半径逐渐缩小;单级旋流喷嘴沿着燃烧器的中心呈旋转对称分布,涡流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单级旋流喷嘴之间;单级旋流喷嘴包括流体进口、旋流腔和出口,进口与燃气管末端相连,旋流腔设置在流体进口和出口之间;旋流腔由与旋流喷嘴轴向成一定角度的叶片组成;点火器设在在燃烧器内并靠近燃烧器的中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客车空气悬架车高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931063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1467749.7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空气悬架的车高控制系统,其中包括车速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陀螺仪,电磁阀组,电磁阀,空气弹簧,储气罐,压缩机和车高控制单元。即实现了:(1)将所述的车速传感器测得的速度信号经滤波后输入到车高控制单元,然后输出控制信号到控制充气源的电磁阀,从而控制是由压缩机提供充气源或者是储气罐提供充气源。(2)将所述的车身高度传感器获取的车身实时高度信号、俯仰角和侧倾角信号,车高调节控制单元得出空气弹簧的充放气情况,然后车高控制单元对相应电磁阀的开启状态进行修正。(3)将车高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各电磁阀,控制四个空气弹簧的充放气状态从而完成车身高度调节控制。

    一种具有分类存放功能的车厢

    公开(公告)号:CN205675116U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20548397.2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分类存放功能的车厢,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位于底板前部的固定箱体,固定箱体的后侧面敞开形成开口;设置在底板上、位于固定箱体后部并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的多对活动箱体,每对活动箱体的数量是两个,活动箱体的后侧面敞开形成开口,靠近固定箱体的一对活动箱体沿左右方向靠扰在一起关闭固定箱体的开口、并可分别朝左右两侧向外移动以打开固定箱体的开口;前后相邻的两个活动箱体之间,后侧活动箱体挡住前侧活动箱体的开口并可向外移动以打开前侧活动箱体的开口;最后面的活动箱体连接有用于开关其开口的车门。车厢分类更合理,容易快速找到需要物件,提高车厢空间的利用率。

    组合式汽车碰撞吸能盒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01173U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20682273.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组合式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法兰、组合式吸能器及下法兰;所述组合式吸能器包括六棱柱型支撑外壳、置于六棱柱型支撑外壳内的双层梯度式三明治内芯及圆台型支撑底座;双层梯度式三明治内芯由上部的拱壳结构、中部的波纹管及下部的拱壳结构组成;拱壳结构端部布置有回旋式螺纹;其中上部的拱壳结构和下部的拱壳结构平面相向放置,并通过波纹管连接在一起;所述圆台型支撑底座的上端面与下部的拱壳结构的凸面固定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