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3709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0848816.9

    申请日:2016-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45 G01N27/30 G01N27/414

    Abstract: 提供了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该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栅极结构,位于衬底的第一表面上方;以及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在衬底中与栅极结构相邻。该半导体结构还包括:沟道区域,夹置在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之间并且位于栅极结构下方。该半导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层,位于衬底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方;以及第二层,位于第一层上方。该半导体结构还包括:感应膜,位于沟道区域上方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至少一部分上方;以及阱,位于感应膜上方并切断第一层和第二层。

    半导体结构和其形成方法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1733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1255244.X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揭露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其形成方法。本揭露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其包括一第N金属层,在一晶体管区上方,其中N是一自然数;以及一底部电极,在所述第N金属层上方。所述底部电极包含一底部部分,具有一第一宽度并且位于一底部电极通路BEVA中,所述第一宽度在所述BEVA的一顶部表面测量;以及一上方部分,具有一第二宽度并且位于所述底部部分上方。所述半导体结构也包括一磁性穿隧结MTJ层,具有一第三宽度并且位于所述上方部分上方;一顶部电极,在所述MTJ层上方;以及一第(N+1)金属层,在所述顶部电极上方。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

    共面的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505064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669379.4

    申请日:2016-08-15

    Inventor: 徐晨祐 刘世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8/87 H01L21/3212 H01L28/40 H01L28/60

    Abstract: 在衬底上制造金属-绝缘体-金属(MIM)电容器结构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方形成图案化的金属层;在图案化的金属层上方形成绝缘层;在绝缘层上方形成第二金属层;去除绝缘层的部分和第二金属层的部分,从而形成由图案化的金属层、绝缘层和第二金属层形成的基本上共面的表面;去除第二金属层的部分和图案化的金属层的部分以从绝缘层形成突出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外的鳍;以及在鳍上方形成金属间介电层。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共面的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结构。

    RRAM器件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7737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10582125.4

    申请日:2015-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RRAM单元的集成电路器件以及相关的形成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电路器件具有被下部ILD层围绕的下部金属互连层和设置在下部金属互连层上方的底部电极。底部电极具有被底部介电层围绕的下部和比下部宽的上部。底部介电层设置在下部金属互连层和下部ILD层上方。集成电路器件还包括具有位于底部电极上的可变电阻的RRAM介电层和位于RRAM介电层上方的顶部电极。集成电路器件还包括位于底部介电层上方的顶部介电层,顶部介电层与底部电极的上部、RRAM介电层和顶部电极的侧壁均邻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