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457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90651.2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0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蚀量测量传感器,包括基体和多个电阻丝,所述基体嵌设于待测件内,且材料与待测件的材料相同,所述基体的前端为烧蚀端,每个所述电阻丝均回折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侧壁上,其开放端延伸至所述基体的后方,其回折端靠近所述烧蚀端,多个所述电阻丝之间并联;多个所述电阻丝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电阻丝的回折端靠近所述烧蚀端的距离均不相同。本发明不仅可以同步测量材料的烧蚀量,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电阻丝的数目和位置,进而灵活调整烧蚀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24710.3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下间接测量摩擦应力的压差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头和压差传感器,所述测量头上设有测压直孔和测压斜孔,所述测压直孔和所述测压斜孔的进气端与待测件外表面的流场连通,所述压差传感器的两个测量部分别测量所述测压直孔和所述测压斜孔内的气压;所述测量头嵌设于所述待测件,所述测压直孔和所述测压斜孔的进气端所在的端面与所述待测件的外表面齐平,所述测压直孔和所述测压斜孔的进气端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流场的来流方向,所述测压斜孔倾斜的迎向所述流场的来流方向。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温下间接测量摩擦应力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压差测量装置耐高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流场影响小,能够用于准确测量真实的表面摩擦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87012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095926.3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4 , G01N3/18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85 , G01N2203/0226 , G01N2203/0405
Abstract: 一种测试导体材料超高温压缩性能的夹具及夹持方法,属于超高温装夹技术领域。螺纹轴与试验机连接,轴座通过第一螺母与螺纹轴连接,第一螺母与螺纹轴之间设有第一垫圈,第一垫圈与螺纹轴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垫,轴座与螺纹轴之间的径向空隙内设有第一绝缘垫,轴座与螺纹轴之间的轴向空隙内设有第二绝缘垫,连接法兰与轴座可拆卸连接,第一水冷压杆与压头座螺纹连接,压头体与压头座的球面性凹坑光滑接触,托盘与压头座螺纹连接;上压缩连杆与上压缩压头螺纹连接;垫块与定位罩螺纹连接,第二水冷压杆与垫块螺纹连接,轴连接套与定位盘连接,下压缩连杆与试验机螺纹连接,下压缩连杆与下压缩压头连接。本发明用于测试导体材料超高温压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48803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828943.7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65 , C04B35/584 , C04B35/626 , C04B35/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71 , C04B35/589 , C04B35/62615 , C04B35/64 , C04B2235/483 , C04B2235/6586 , C04B2235/96
Abstract: 一种非晶先驱体陶瓷孔隙率大范围连续调节的实现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如下:1、部分交联先驱体的制备;2、完全交联先驱体的制备;3、制粉;4、混合粉体;5、先驱体块状胚体的制备;6、SiCN块状陶瓷的制备。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原理简单,易于实现,价格低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在较宽范围内连续调节非晶先驱体陶瓷孔隙率的方法,可以从完全致密开始连续调节SiCN陶瓷的孔隙率,最大孔隙可以达到21.32%,从而满足多种尺寸SiCN陶瓷的气体排放和强度要求;固化后的先驱体均采用粉末形式,更方便均匀混合;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制备完全致密的先驱体转化陶瓷,还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孔隙的连续性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8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37882.3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 G01N2021/8472
Abstract: 一种基于应变全场测量的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变异性辨识方法,本方法结合有限元进行反问题分析,在实验中获取全场应变信息;将应变场划分为有限个子区,获取平均应变信息;再获取每个子区初始材料性能;建立试样测试试验的模拟模型;将上一次计算得到的材料性能代入模拟模型,迭代计算新的子区材料弹性性能;直至迭代满足收敛准则;将各个子区的材料性能作为样本,计算表征材料性能离散性的统计参数均值和标准差,进而通过一次试验获取多个材料性能,从而实现复合材料变异性的辨识。该方法能够降低试验成本,对试验和模拟手段的要求也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110377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10474815.8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41/00
Abstract: 一种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负膨胀材料钨酸锆的方法,涉及一种负膨胀材料钨酸锆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ZrW2O8繁琐,效率低的问题。方法:一、将氧化锆粉体和氧化钨粉体混合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氧化锆球石和蒸馏水加入到球磨罐中;二、将球磨罐放置于球磨机中,球磨至混合物料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加入聚乙烯醇作为粘合剂再球磨5分钟后取出浆料;三、将浆料过40目标准筛,然后置于鼓风式干燥箱中烘干,再用研钵粉碎后过筛得粉末;四、向粉末中加入蒸馏水,混合均匀,封装陈腐;五、模压成形;六、烧结,即得到负膨胀材料钨酸锆。本发明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受外界因素影响小。本发明用于制备负膨胀材料钨酸锆。
-
公开(公告)号:CN10486513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44522.8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18
Abstract: 测试导体材料高温环境下单轴拉伸力学性能的试验装置,本发明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技术领域。它的感应线圈为铜管绕制而成;上绝缘拉力杆通过上绝缘垫片与上夹具的上端面连接;下绝缘拉力杆通过下绝缘垫片与下夹具的下端面连接;当被检测试件的上端卡夹在上夹具的下端上,被检测试件的下端卡夹在下夹具的上端上时,感应线圈间隙套在被检测试件外测,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感应加热系统控制器的两个高频驱动输出端连接;测温探头的侧温端远距离对被检测试件的温度进行检测,测温探头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测温控制器的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使用感应加热,感应线圈体积小,制作简单,通过螺栓与加热系统控制器相连,便于拆卸,升温较快。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26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52796.4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任意加载比、不同加载路径的压剪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压剪试验装置由左压缩压头、右压缩压头、前弯曲压头、后弯曲压头、加力圆棒和分块组成,其中:所述左压缩压头和右压缩压头分置于缺口试样的左右两端,呈对称分布;所述加力圆棒为四个,分置于试样的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所述分块为两块,分别置于加力圆棒的前方和后方并与圆棒接触;所述前弯曲压头和后弯曲压头分置于分块的前后两侧。该实验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非常适合航空航天领域内对材料的压-剪基本性能测定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7096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38761.0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编织复合材料双轴试验确定材料性能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偏光显微镜技术获得的纤维和基体的尺寸大小、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已知的组分材料的性能,使用有限元软件对材料的双轴试验进行模拟,同时确定试验过程中材料的破坏机理及过程。将有限元软件模拟的结果与双轴试验机获得的真实数据进行对比,当两者几乎完全吻合时,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同时表明使用该方法模拟的材料破坏过程也相当可信。本发明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对编织复合材料各种复杂载荷情况均试用,能更精确地、全面地反映编织复合材料在复杂载荷情况下的力学响应,特别地能够直观反映在试验中不能观察到的材料微观破坏机理及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841111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298546.0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热防护材料气动热载荷模拟试验装置,包括不锈钢环境舱、两个加热铜电极、单/双比色红外测温仪、供电子系统、供气子系统、抽真空子系统、冷却循环子系统和PLC控制系统不锈钢环境舱由支架固定于地面并与大地绝缘,不锈钢环境舱上开有三个观察窗,两个加热铜电极通过电缆与供电子系统相连,气体喷嘴位于热防护材料试样上方,抽真空子系统调节不锈钢环境舱内压力,供电子系统与工业电网连接;加热铜电极为中空水冷并与冷却循环子系统连接进行冷却,热防护材料试样通过铜制夹具固定于两个加热铜电极之间,单/双比色红外测温仪与PLC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该装置操作简单,调节范围宽,成本低,可进行热防护材料气动热载荷的原理性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