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47480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11022.0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生物炭促进生物还原硝基苯的方法,属于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向50mL含5-400mg/L的硝基苯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167-0.667g/L的生物炭,转移至厌氧瓶中,并加入0.5g/L异化还原菌细胞,然后置于150rpm,30℃恒温摇床中避光反应1-10d。本发明所用的生物炭包括自然焚烧法和限氧热解法制备的生物炭。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能够应用生物炭快速有效提高硝基苯在水中的生物还原速率,且生物炭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便于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01395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066641.7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02 , C02F3/28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蒽醌化合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材料中水溶性蒽醌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5%。其制备方法:将石墨氧化物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用氨水调节pH为9-11,加入二乙烯三胺,在高于95℃的水浴条件下反应,干燥得到氨基修饰的石墨烯粉体;将氨基修饰的石墨烯粉体分散于体积比不大于1的二氯甲烷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得到的混合体系中含氨基修饰的石墨烯质量体积分数为1‰;加入含有磺酰氯基团的蒽醌化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反应。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能够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厌氧生物转化速率;解决了水溶性蒽醌化合物流失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09650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52091.5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株贪铜菌及其在金合成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分离于大连理工大学牛角山泥土样品,2014年6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9266。该菌株SHE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为短杆状,经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其与Cupriavidussp.具有最高的相似性,因此该菌分类命名为Cupriavidussp.SHE,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KJ875863。该菌株具有合成金颗粒的能力,可催化氯金酸合成不同形态及尺寸的金颗粒,显示了其在金合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586221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060681.1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高传质PVA包埋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为在PVA中加入碳酸氢钠(SB)和浓盐酸来制备包埋载体。本发明通过加入碳酸氢钠和盐酸,使反应体系产生大量的气泡,制备出的包埋载体比传统包埋载体具有更好的孔隙,提高了载体传质能力和微生物的包容量;降低了硼酸的用量,减少了对包埋体中微生物的伤害;其原料易得,生产成本较低,制备方法工艺简便,非常适合环境微生物及其环境保护行业的广泛应用,并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49149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435627.6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T-MBR生物反应器,由VTBR装置、膜分离装置、缓冲池、循环泵和排气口组成,进水与气源通过射流混合装置共同进入由多级VTBR反应柱构成的VTBR装置,VTBR装置末端与膜分离装置相连,膜分离装置剩余液体进入缓冲池,通过循环泵将其循环至VTBR装置,膜分离装置尾气由缓冲池上部排气口排出,膜分离装置由管式膜组件串联而成,膜组件上下连接压力表,膜过滤驱动力由VTBR装置尾部剩余压力提供,通过调压阀调节压力控制出水。管式膜组件由一系列膜束构成,通过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底部置有气液混合分流装置。本发明强化了VTBR装置的生物降解能力,提高了处理负荷,同时有效控制了膜污染行为,延长了膜污染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82663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54876.X
申请日:2012-07-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原位吸附-微电解-催化氧化的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属于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吸附、电解和催化氧化设备一体化,将有机污染物从低浓度水相中富集到吸附剂上;利用吸附剂同时具有的良好导电性能,作为复极三维电极,组成无数的微型电解槽,在吸附有机物的同时电解有机污染物,吸附活性位被连续不断地再生;利用电绝缘材料使三维电极复极化,同时其具有的高级氧化催化功能,使水中溶解的气体氧化剂以及电极副反应产生的氧化剂形成高级氧化剂,高效脱除有机污染物。解决了传统电解反应器反应速率慢、时空效率低、电流效率低和污染物降解效率低的问题,投资少,效率高,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092870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17389.6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附剂浓缩/化学氧化再生的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属于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利用水处理吸附剂吸附浓缩分离污染物,然后经过化学氧化再生吸附剂,实现高效低成本处理各类低浓度有机废水,特别是难降解有机废水。其主要工艺过程包括设置多级吸附剂浓缩/化学氧化再生反应器,各级反应器交替进行吸附剂吸附和化学氧化再生两个阶段,吸附剂和再生液重复使用。本发明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吸附阶段使污水净化,在氧化再生阶段使污染物高效降解。避免废水中其他消耗氧化剂成分的影响,避免污水直接化学氧化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化剂和pH调节剂,提高氧化剂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解决二次污染问题,提高被处理水的可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62680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196307.5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26 , C02F3/28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无机填料固定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选取多孔无机填料如陶粒、火山岩等,在其表面镀上γ-三氧化二铝,并进行胺化处理,使多孔无机填料表面含有一定量的伯氨基。然后将其放入盐酸溶液中反应,用以保护伯氨基。最后将上述多孔无机填料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的含有磺酰氯基团的蒽醌化合物,室温下反应6-10小时,实现水溶性醌化合物的固定。含有醌化合物的大孔聚合物应用在厌氧反应器中,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转化速率。本发明将醌化合物共价固定在生物载体大孔聚合物上,易于氧化还原介体与微生物的接触,而且解决了水溶性醌化合物随出水流失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260373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710157803.8
申请日:2007-10-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藤黄微球菌及其在生物降解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藤黄微球。本发明的优点是藤黄微球菌通过部分还原途径降解硝基苯,并矿化降解过程中的副产物吡啶甲酸,从而实现硝基苯的彻底降解,解决了硝基苯部分还原降解中的瓶颈;藤黄微球菌在高盐度条件下的生长不受影响,从而彻底降解硝基苯;藤黄微球菌能够以吡啶甲酸为唯一碳、氮、能源进行生长,吡啶甲酸最终被矿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藤黄微球菌能够作为生物强化制剂应用于盐度高的硝基苯废水和吡啶甲酸废水的生物治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524635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010950.1
申请日:2009-03-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工艺、新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将有机蒙脱土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质量分数为0.05%~0.4%、pH值为4.5~5.5的壳聚糖溶液中,50℃~60℃下搅拌反应10h~16h,反应后溶液在80℃~95℃水浴条件下蒸发至无明显液体存在,将所得固体用去离子分散、过滤,洗涤至中性,所得固体80℃~95℃下干燥、研磨过筛,既得壳聚糖/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用水量少,反应条件温和,作为吸附剂使用后材料易于回收处理,无二次污染,有利于环保。制备的壳聚糖/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可有望应用于水处理、防腐剂、抗菌剂等领域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