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97271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550315.1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建筑垃圾骨料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包括确定建筑垃圾骨料的关键筛孔通过率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修正建筑垃圾骨料各档通过率,与集料各档通过率合成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进行测定并确定设计级配混合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确定相同级配条件下类似级配最佳油石比Pa1并据此计算得到设计级配最佳油石比预估值;成型马歇尔试件后确定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最后拌制再生沥青混合料;本发明基于建筑垃圾骨料对混合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影响考虑,成型马歇尔试件,以类似级配油石比为标准预估设计最佳油石比,节约了沥青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49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18548.9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纵向裂缝处治方法,包括使用探地雷达对裂缝病害进行无损检测、铣刨沥青面层压力灌注尾矿砂水泥砂浆、设置T形钢板等关键技术。先铣刨后注浆,有效防止铣刨过程对砂浆料的扰动及砂浆过早凝固,不利T形钢板安装;注浆后设置T形钢板,可有效减缓甚至阻止裂缝撕拉应力反射,减少面层裂缝的产生。本发明的处治方法减少注浆后养护时间,缩短施工周期,对裂缝进行有效处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5030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92484.0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C04B28/04 , C04B111/62 , C04B1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弃材料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尾矿砂的自流平混凝土,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包括:矿料30~40%、磷尾矿砂25~35%、凝胶材料20~25%、水5~10%、外掺剂0.2~5.75%,所述百分含量是质量百分数;其中,所述的凝胶材料包括水泥60~70%、铁尾矿砂15~20%、粉煤灰10~20%,所述百分含量是质量百分数;本发明采用磷尾矿砂代替河砂,粉煤灰和铁尾矿砂代替粉料来填充水泥浆体的孔隙,实现了工业废弃料资源化利用,保护了环境,降低了自流平混凝土的生产成本;粉煤灰与铁尾矿砂中的氧化铝、氧化硅等活性成分与水泥和石灰的水化产物发生反应,从而填满了水泥浆体的孔隙,加快了水泥水化速率,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和早期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30727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710019166.1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尾矿砂的沥青混合料生产方法,其中粗集料采用骨架结构级配以提高其高温性能,通过混合料构成机理及组成状态分析,构建粗集料、细集料、尾矿砂、油石比之间关系,并考虑混合料成型时粗集料压碎状况,提出一种掺尾矿砂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理论。本方法生产的混合料性能,可通过体积参数对其控制,油石比的确定整合沥青成膜特性及混合料体积构成原理,确保混合料油石比精准控制。本方法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拌合时间及添加顺序,使掺尾矿砂沥青混合料性能稳定。本方法将工业废料尾矿砂进行循环利用,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代替部分细集料及矿粉,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使废物资源化、资源高效化、成果环保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9775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9509.0
申请日:2025-04-1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掺铜尾矿路面基层材料及其配比确认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原料;S2、采用击实试验方法,计算水泥胶浆裹附集料击实后的空隙率;S3、按照体积填充原理,碎石形成基本骨架,测定碎石振实状态下的空隙率,水泥胶浆胶结集料,填充在碎石形成骨架的空隙之中,最后结合混合料构成机理及体积参数确定铜尾矿、碎石、集料的掺配比例;S4、通过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胶浆裹附膜厚度与铜尾矿的比表面积,计算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胶浆用量。本发明采用骨架填充理论方法,并控制骨架中填充料收缩效应,降低了开裂风险,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0808.8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路桥建设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与碳计量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预测碳排放的产出量以及出现超额情况后的优化方案,使得碳排放监测系统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通过根据阶段数据、材料数据、设备数据和环境数据计算碳排放实际值;根据碳排放数据和碳排放实际值计算若干预测调整时间窗;根据若干预测调整时间窗生成若干碳排放预估值;根据若干碳排放预估值生成碳优化方案;根据碳优化方案进行调节,以当前阶段的误差与当前时间窗内的误差范围进行比较,动态调整预测时间窗大小,以便更准确的进行碳排放量的预测,为碳排放超标后的碳优化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提高了碳排放监测系统的准确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9261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56959.4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再生沥青砂及其设计方法和其碳排放核算方法。本发明再生沥青砂的设计方法步骤如下:S1、计算旧沥青混合料、尾矿砂、岩沥青以及SBS改性沥青的掺配比例;S2、确认沥青膜厚度,对粒径为4.75mm及其以下的集料按照筛孔尺寸的大小进行分档编号,再根据沥青膜厚度计算裹附第i档旧集料的沥青量、裹附第i档尾矿砂的沥青量、裹附第i档灰分的沥青量;S3、结合步骤S1和步骤S2获得最终的再生沥青砂各原料的用量比例。本发明根据沥青成膜特性,计算再生沥青砂最佳沥青用量,并且考虑沥青在不同粒径集料表面成膜厚度差异,从而精确确定沥青用量,发挥出沥青最佳效果,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且减排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8773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80502.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声音处理技术的大空隙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基于声音处理技术,对声音信号进行预处理,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在构造深度检测过程中,根据多个基准值进行标定,以麦克风与敲击点距离作为影响因子,将接收设备的声音特征参数统一在相同距离环境中进行评判,消除不同距离影响因子带来误差,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结果的精度。本发明根据麦克风位置,以及声音传播的声程差,通过数据模型建立,可以准确定位出待检测的位置坐标,避免了获取待检测位置信息工作量,避免铺砂法等检测手段对路面污染,大幅度提高了检测与评价的效率,计算结果可以为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施工状况评定、工程验收等提供理论依据,技术内容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692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56959.4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再生沥青砂及其设计方法和其碳排放核算方法。本发明再生沥青砂的设计方法步骤如下:S1、计算旧沥青混合料、尾矿砂、岩沥青以及SBS改性沥青的掺配比例;S2、确认沥青膜厚度,对粒径为4.75mm及其以下的集料按照筛孔尺寸的大小进行分档编号,再根据沥青膜厚度计算裹附第i档旧集料的沥青量、裹附第i档尾矿砂的沥青量、裹附第i档灰分的沥青量;S3、结合步骤S1和步骤S2获得最终的再生沥青砂各原料的用量比例。本发明根据沥青成膜特性,计算再生沥青砂最佳沥青用量,并且考虑沥青在不同粒径集料表面成膜厚度差异,从而精确确定沥青用量,发挥出沥青最佳效果,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且减排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21942.8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路面过渡层的高弹胶体材料,由橡胶颗粒、沥青、纤维组成,橡胶颗粒与沥青相互作用,使橡胶颗粒的体积膨胀,利用扫描电镜图像处理技术,确定橡胶颗粒体积膨胀率及体积填充率,计算与橡胶颗粒相互作用沥青体积;纤维表面吸附沥青形成一定厚度沥青膜,纤维吸附沥青后,填充在橡胶颗粒膨胀后的空隙之中,剩余的空间由沥青进行填充,计算纤维吸附沥青体积及纤维体积,计算填充剩余空间沥青的体积;计算总的高弹胶体材料中沥青体积;根据计算的橡胶颗粒、沥青、纤维的体积,结合橡胶颗粒、沥青、纤维密度,计算1m3高弹胶体材料个组分掺入量。本发明通过体积参数关系,有效控制高弹胶体材料中沥青、纤维、橡胶颗粒掺入比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