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0372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143961.3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刮涂型双组份道路标线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交通运输涂料技术领域,包括质量分数57.45%的A组分和质量分数42.55%的B组分,所述A组分按照以下质量分数的配方:改性环氧树脂45~55%、颜料5~10%、填料35~40%、助剂0.5~1%、触变剂0.2~0.7%;所述B组分按照以下质量分数的配方:环氧固化剂30~40%、颜料10~15%、填料50~55%、助剂0.5~1%、触变剂0.2~0.7%;所述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1‑1.5:1均匀混合使用。本发明所制刮涂型双组份环氧标线涂料对路面和玻璃微珠附着力强,耐磨性和耐水性好,使用周期长,养护成本低,固含量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无影响,固化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037398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21148.X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C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份标线自动混料刮涂施工设备,其涉及道路标线施工技术领域,设备结构包括机架上固定安装了基料储料罐、玻璃微珠储料罐、基料计量输送机构和电路控制系统,基料储料罐包括第一基料储存罐、第二基料储存罐。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精确计量双组份基料比例,自动搅拌混合均匀、流畅,保证了双组份基料配比精确和搅拌混合的质量,有效改善双组份标线刮涂施工质量与效率,因而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5030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92484.0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C04B28/04 , C04B111/62 , C04B1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弃材料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尾矿砂的自流平混凝土,所述的自流平混凝土包括:矿料30~40%、磷尾矿砂25~35%、凝胶材料20~25%、水5~10%、外掺剂0.2~5.75%,所述百分含量是质量百分数;其中,所述的凝胶材料包括水泥60~70%、铁尾矿砂15~20%、粉煤灰10~20%,所述百分含量是质量百分数;本发明采用磷尾矿砂代替河砂,粉煤灰和铁尾矿砂代替粉料来填充水泥浆体的孔隙,实现了工业废弃料资源化利用,保护了环境,降低了自流平混凝土的生产成本;粉煤灰与铁尾矿砂中的氧化铝、氧化硅等活性成分与水泥和石灰的水化产物发生反应,从而填满了水泥浆体的孔隙,加快了水泥水化速率,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和早期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03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43961.3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刮涂型双组份道路标线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交通运输涂料技术领域,包括质量分数57.45%的A组分和质量分数42.55%的B组分,所述A组分按照以下质量分数的配方:改性环氧树脂45~55%、颜料5~10%、填料35~40%、助剂0.5~1%、触变剂0.2~0.7%;所述B组分按照以下质量分数的配方:环氧固化剂30~40%、颜料10~15%、填料50~55%、助剂0.5~1%、触变剂0.2~0.7%;所述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1-1.5:1均匀混合使用。本发明所制刮涂型双组份环氧标线涂料对路面和玻璃微珠附着力强,耐磨性和耐水性好,使用周期长,养护成本低,固含量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无影响,固化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0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33052.0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引孔植入式浆石固结根固扩体预制桩,包括内部预制桩和外围浆石固结体;所述内部预制桩由预制管桩、注浆管、封底钢板和定位支架组成,所述封底钢板固定于预制管桩桩端,所述注浆管通过定位支架连接在预制管桩侧壁,所述外围浆石固结体由内部预制桩外侧填筑碎石经注浆形成。融合了灌注桩和预制桩的技术优点,不仅能够解决传统灌注桩桩底沉渣、缩颈,泥浆排放污染等问题,而且有效克服了传统预制桩挤土效应、坚硬土层沉桩困难的缺陷;外围浆石固结体的设置更是能大幅提升整桩承载性能,同时桩土界面侧摩阻优化提升效果和桩端扩体增强效应显著,解决了不同工程实际对于各类异型预制桩的植入施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544334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72029.0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处治方法,包括路面面层、桥头搭板和路基,对路基采用注浆处理;在桥头搭板发生断裂、路面严重变形位置,挖出并更换桥头搭板,挖除路面并挖除路基0.5-1m换填,在换填路基顶和路基底采用钢筋网片加固;在搭板完整的桥头,用沥青面层进行找平并设置反向纵坡,保证排水通畅。本发明从路基处治、搭板处治以及路面处治三个方面处理桥头跳车,有效对路基加固,保证横坡、纵坡平顺以及路基路面排水通畅,有效预防处治后桥头沉降,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54433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0972029.0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处治方法,包括路面面层、桥头搭板和路基,对路基采用注浆处理;在桥头搭板发生断裂、路面严重变形位置,挖出并更换桥头搭板,挖除路面并挖除路基0.5‑1m换填,在换填路基顶和路基底采用钢筋网片加固;在搭板完整的桥头,用沥青面层进行找平并设置反向纵坡,保证排水通畅。本发明从路基处治、搭板处治以及路面处治三个方面处理桥头跳车,有效对路基加固,保证横坡、纵坡平顺以及路基路面排水通畅,有效预防处治后桥头沉降,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176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72030.3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方法,包括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级配确定方法,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油石比确定方法,以及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本方法旧料分成三档,避免旧料变异性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影响,同时可通过控制关键筛孔通过率,获得具有不同路用性能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本方法提供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新沥青添加量预估方法,大大减少确定最佳沥青添加量试验量;本方法在制备流程中,先将新料与新沥青拌合均匀后加入加热的旧料,减少新旧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差异,有效减少沥青用量,避免花白料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17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72030.3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 C04B26/26 , C04B2111/0075 , C04B18/167 , C04B1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方法,包括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级配确定方法,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油石比确定方法,以及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本方法旧料分成三档,避免旧料变异性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影响,同时可通过控制关键筛孔通过率,获得具有不同路用性能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本方法提供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新沥青添加量预估方法,大大减少确定最佳沥青添加量试验量;本方法在制备流程中,先将新料与新沥青拌合均匀后加入加热的旧料,减少新旧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差异,有效减少沥青用量,避免花白料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44614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90097.3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氨酯混凝土薄层铺装材料。由改性聚氨酯和碎石常温下拌和均匀组成,改性聚氨酯与碎石的质量比为20~30:100;所述改性聚氨酯为热固性聚合物材料,抗拉强度>10MPa,70℃粘结拉拔强度>3 MPa,断裂伸长率60%~200%,抗拉弹性模量30~100 MPa,粘度<2000mPa·s。本发明除具备一般路用沥青混合料的基本性能外,抗疲劳性能明显改善,同时提高了铺装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增大了层间粘结性,有助于铺装结构的整体稳定;本发明柔韧性更好,更能适应桥面板的弯曲变形,可防止或减缓裂缝的出现,密水性更好,可防止水损坏的产生,施工工艺更简单,养生周期更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