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00216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580004042.5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L21/28 , C22C21/00 , C23C14/34 , H01L21/285 , H01L21/3205 , H01L21/768 , H01L23/532
Abstract: 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由如下第一层和第二层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构成:第一层,其含有从Mo、Ti、Cr、W和Ta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的高熔点金属;第二层,其由含有0.01原子%以上且低于0.2原子%的稀土类元素、Ni和Co之中至少一种以上的Al合金构成。该配线膜即使经受400℃以上且500℃以下的高温的热过程,仍可抑制配线电阻的上升,也不会发生小丘等,耐热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88860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21338.7
申请日:2017-04-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L29/786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
Abstract: 一种在基板上按顺序至少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栅绝缘膜、栅电极、源‑漏电极和保护膜,此外还含有保护层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由以特定的原子数比含有In、Ga、Zn、Sn和O的氧化物构成,所述保护层含有SiNx,并且迁移率为15cm2/Vs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60391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380045020.4
申请日:2013-08-30
IPC: H01L21/336 , H01L21/316 , H01L29/7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25 , H01L21/02126 , H01L21/02164 , H01L21/0217 , H01L21/02274 , H01L29/408 , H01L29/4908 , H01L29/51 , H01L29/78606 , H01L29/7869 , H01L29/786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其在具备氧化物半导体层薄膜的薄膜晶体管中,对于光或偏压应力等,阈值电压的变化量小且应力耐受性优异。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是具备栅电极、用于沟道层的单层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用于保护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表面的蚀刻阻挡层、源‑漏电极和配置于栅电极与沟道层之间的栅极绝缘膜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构成氧化物半导体层的金属元素由In、Zn及Sn构成,并且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直接接触的栅极绝缘膜中的氢浓度被控制在4原子%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90401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380067793.2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L29/786 , C01G19/00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 C01G19/00 , H01L21/465 , H01L21/47635 , H01L21/477 , H01L29/24 , H01L29/45 , H01L29/66969 , H01L29/78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具有蚀刻阻挡层的背沟道蚀刻型(BCE型)的薄膜晶体管(TFT),所述薄膜晶体管TFT的氧化物半导体层对TFT制造时的源‑漏电极形成时所使用的酸蚀刻溶液的耐性优异,且应力耐受性优异。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特征在于,在基板上至少依次具有栅电极、栅极绝缘膜、氧化物半导体层、源‑漏电极、以及保护所述源‑漏电极的保护膜,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由Sn、选自In、Ga及Zn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和O构成,在薄膜晶体管的层叠方向截面中,通过[100×(源‑漏电极端正下方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膜厚‑氧化物半导体层中央部的膜厚)/源‑漏电极端正下方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膜厚]求得的值为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97224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205558.3
申请日:2010-07-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L27/12 , H01L29/786 , H01L29/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 G02F2001/136295 , H01L27/1225 , H01L27/124 , H01L29/45 , H01L29/4908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接性优良,且能够实现低电阻、低接触电阻的新的布线结构。本发明的布线结构在基板上从基板侧起依次具备布线膜、和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上述半导体层由氧化物半导体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884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8893.3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414 , B32B15/016 , C22C21/00 , C22C21/12 , C22C22/00 , C22C27/04 , C23C14/0036 , C23C14/0641 , C23C14/086 , C23C14/165 , C23C14/185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 H01J37/3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选用于以电容方式的触控面板传感器等为代表的输入装置中的电阻率低且反射率低的新型电极;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极是具有如下层叠结构的电极:由Al膜或Al合金膜构成的第1层;以及包含Al及选自Mn、Cu、Ti和Ta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Al合金的第2层,其一部分氮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79036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300303.0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能简单地评价靶组装体的品质的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用薄膜的形成所使用的靶组装体的品质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准备靶组装体,该靶组装体通过在背板上借助结合材料空出间隙地配置多个氧化物靶构件而构成;第二工序,对靶组装体进行溅射而形成薄膜;第三工序,对薄膜的包含与靶组装体的间隙相对应的接缝部分的区域照射激励光及微波,在测定到根据激励光的照射而变化的微波的来自接缝部分的反射波的最大值之后,停止激励光的照射,对停止激励光的照射后的微波的来自接缝部分的反射波的反射率的变化进行测定,算出直到反射率成为1/e的时间作为薄膜的接缝部分的寿命值τ1;第四工序,基于接缝部分的寿命值τ1对靶组装体的品质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324835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80035855.6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L21/336 , H01L29/7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3 , H01L21/477 , H01L27/1214 , H01L27/1222 , H01L27/1225 , H01L29/247 , H01L29/66969 , H01L29/78606 , H01L29/7869 , H01L29/78696
Abstract: 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在基板上至少具有栅电极、栅极绝缘膜、氧化物半导体层、源-漏电极以及两层以上的保护膜。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由Sn、从由In、Ga以及Zn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元素、以及O形成。另外,所述两层以上的保护膜至少由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相接的第一保护膜、以及所述第一保护膜以外的一层以上的第二保护膜构成,所述第一保护膜是SiOx膜且氢浓度为3.5原子%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732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080033080.0
申请日:2010-07-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H01L29/786 , G02F1/1343 , G02F1/1368 , H01L21/28 , H01L29/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 G02F2001/136295 , H01L27/1225 , H01L27/124 , H01L29/45 , H01L29/4908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接性优良,且能够实现低电阻、低接触电阻的新的布线结构。本发明的布线结构在基板上从基板侧起依次具备布线膜、和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上述半导体层由氧化物半导体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828212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0880112242.2
申请日:2008-10-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G02F1/1343 , G09F9/00 , C23C14/14 , C23C14/34 , G09F9/30 , H01L21/28 , H01L21/285 , H01L21/3205 , H01L23/52 , H01L29/7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4 , C23C14/165 , C23C14/3414 , H01L23/53233 , H01L29/458 , H01L29/4908 , H01L29/66765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Cu合金膜,其电阻率比现有Cu合金膜低,且,不形成阻挡金属层时,在其和透明导电膜之间也可以实现低接点电阻的直接连接,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时,可以给予高的显示品质。本发明涉及在基板上与透明导电膜直接连接的显示装置用Cu合金膜,其特征在于,含有0.1~0.5原子%的Ge,且合计含有0.1~0.5原子%的选自Ni、Zn、Fe及Co的一种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