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组件及换热器
    8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892623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698054.7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组件及换热器,其中,气液分离器组件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上具有第一定位结构;用于管束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具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限位配合,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与所述支撑板定位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组件及换热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与支撑板在装配后容易造成一定的相对切斜度,降低了制冷剂流动,导致换热能力低下的问题。

    高效换热管整圆工装及其整圆装置和加工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218503029U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22028641.0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高效换热管整圆工装及其整圆装置和加工生产线。该高效换热管整圆工装包括:内整模组件和外整模组件,外整模组件包括圆形空心腔体;内整模组件包括圆形芯体和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与外整模组件相适配的连接结构;圆形芯体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圆形空心腔体内;圆形空心腔体的圆心与圆形芯体的圆心相重叠,且圆形空心腔体的直径与圆形芯体的直径差的二分之一等于高效换热管的管壁厚度。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因锯片下压及锯切后形成的毛刺对管口圆度的影响,保证倒角时管口圆度的一致性,解决倒角质量不可控问题,进而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焊接工装的定位结构
    8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84828U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20538822.6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工装的定位结构,包括支撑部、卡接部与定位部;所述支撑部固定在焊接平台上;所述卡接部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卡接部的一端具有L形滑槽;所述定位部的一端具有L形卡勾,所述L形卡勾与所述L形滑槽相配合,将所述定位部的位置固定;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具有定位爪,用于固定工件。达到快速更换定位结构的目的。

    加热线圈及具有该加热线圈的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416448U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20561789.9

    申请日:2013-0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线圈及具有该加热线圈的加热装置,其中,加热线圈包括第一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和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一感应线圈连接,连接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二感应线圈可拆卸连接,且第一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和连接装置共同围成加热线圈的加热空间。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圈,设置连接装置,从而实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能够通过连接装置快速分开和闭合,进而使待加热组件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到加热线圈的加热空间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圈能够实现对较为复杂的待加热组件进行加热的目的。

    一种气压调节机构和具有其的油漆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369420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360422.9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压调节机构和具有其的油漆搅拌装置,其中气压调节机构的第一端与油漆搅拌装置的壳体内部连通,第二端与大气连通。机构包括管体,管体内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第一管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第一密封盖连接;第二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密封盖,第二管道内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第二密封盖连接。当油漆搅拌装置的壳体内部的气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第一弹簧顶开第一密封盖,排出油漆搅拌装置内部的气体,避免产生壳体爆炸。当油漆搅拌装置的壳体内部的气压降低到一定值时,第二弹簧顶开第二密封盖,使得壳体外部的空气流入到壳体内部,避免壳体变瘪。

    一种自密封结构、折流组件及壳管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20567969U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21812425.3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密封结构、折流组件及壳管式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解决了折流板组件中隔板与壳体之间存在较大装配间隙,易漏流,损失换热效率的技术问题。该自密封结构包括安装在两部件连接处的自密封件,自密封件采用受力后可发生形变的材料制成,以在其中一部件的自身重力压紧下发生形变后与另一部件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实现两个部件连接处的自密封结构;折流组件包括隔板和折流板组件;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折流组件。本实用新型压紧消除壳体与折流组件的隔板之间的装配间隙,换热介质不会从折流组件的隔板处泄露,从而提升换热效率。

    一种管束组件及壳管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20356147U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21993935.5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束组件及壳管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设有多个支撑板管孔的支撑板,设有多个折流板管孔的折流板,隔板,隔板具有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板面侧,折流板设置在第二板面的下方,其中支撑板和折流板中的一者与隔板固定连接、另一者与隔板可拆卸连接;支撑板和折流板中与隔板可拆卸连接的一者设有第一凸起,隔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拉杆孔,支撑板和折流板中与隔板固定连接的一者上设有第二拉杆孔;第一连接拉杆,第一连接拉杆穿设第一拉杆孔和第二拉杆孔,将支撑板和折流板连接成一整体。以使支撑板和折流板这两个板件在穿管时采用同一定位基准,提高换热器的穿管效率。

    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797833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771162.1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用于高效换热管单支上料的上料机构、清洗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连接于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清洗机构设置于输送机构的中部,所述控制机构与上料机构、清洗机构和输送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根据高效换热管外表面清洁度要求、翅片间夹杂及清洗方式的特点,采用上料结构实现自动上料,采用设备清洗替代人工成捆浸泡清洗,利用PLC电控柜对上料机构、清洗机构和输送机构进行集成控制,实现单支高效换热管自动上料、清洗的设计。

    换热管试压装置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765419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1558498.X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管试压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将换热管送入以及送出检测位;夹紧机构,固定位于所述检测位的所述换热管;检测机构,连接且密封位于所述检测位的所述换热管,并进行气压检测。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上料机构,实现高效换热管试压时的单支自动上料;采用伺服电机控制输送链步进,实现高效换热管的单支前进检测;密封充压后,采用干检仪监控管内气压变化,根据气压变化幅度判定是否泄漏,检测精度达到0.05mm。整个系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将人员从重复复杂的动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提升了检测效率、避免泄漏管误判合格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