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管端的成型方法及所用的异型夹模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2950217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50741.1

    申请日:2011-08-29

    Inventor: 陈怀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管端的成型方法,其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管路件的待加工的端部折弯成所需形状;(2)将折弯后的端部放入具有管路型腔的异型夹模模具夹紧;(3)用管端成型模具对端部进行管端成型加工。本发明的异型管端成型方法,先折弯管路件待加工端部后用异型夹模模具夹紧,再利用管端成型机进行管端成型,此操作方法合格率高、效率高。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成型方法所用的异型夹模模具,该模具能够实现对有角度的异型管路件进行管端成型,且对管路件扩口段长度要求仅需大于50mm,与现有的管端成型要求直线段长度大于90相比,大大提高了管路件加工范围;此外,异型夹模模具还具有设计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

    异型管端的成型方法及所用的异型夹模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295021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110250741.1

    申请日:2011-08-29

    Inventor: 陈怀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管端的成型方法,其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管路件的待加工的端部折弯成所需形状;(2)将折弯后的端部放入具有管路型腔的异型夹模模具夹紧;(3)用管端成型模具对端部进行管端成型加工。本发明的异型管端成型方法,先折弯管路件待加工端部后用异型夹模模具夹紧,再利用管端成型机进行管端成型,此操作方法合格率高、效率高。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成型方法所用的异型夹模模具,该模具能够实现对有角度的异型管路件进行管端成型,且对管路件扩口段长度要求仅需大于50mm,与现有的管端成型要求直线段长度大于90相比,大大提高了管路件加工范围;此外,异型夹模模具还具有设计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

    带有通孔的贯通腔焊缝检漏方法及检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30226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709874.4

    申请日:201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通孔的贯通腔焊缝检漏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贯通腔内充入预定压力的气体;2)检验焊缝部位是否漏气。采用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检漏方法无需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该种方法简便易行,仅需向贯通腔内充入预定压力的气体,通过检查焊缝部位是否漏气即可迅速判断焊缝质量是否合格,不仅检测结果可靠性高,而且还在有效降低检验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对焊缝进行快捷、方便的检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实施上述方法的带有通孔的贯通腔焊缝检漏装置。

    加热线圈及具有该加热线圈的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416448U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20561789.9

    申请日:2013-0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线圈及具有该加热线圈的加热装置,其中,加热线圈包括第一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和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一感应线圈连接,连接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二感应线圈可拆卸连接,且第一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和连接装置共同围成加热线圈的加热空间。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圈,设置连接装置,从而实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能够通过连接装置快速分开和闭合,进而使待加热组件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到加热线圈的加热空间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圈能够实现对较为复杂的待加热组件进行加热的目的。

    一种异型夹模模具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39321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18634.3

    申请日:2011-08-29

    Inventor: 陈怀礼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型夹模模具,其包括上夹模、下夹模及定位装置,在该上夹模的工作面上设有上管路型腔,在该下夹模的工作面上设有与所述上管路型腔相对的下管路型腔,所述下夹模与所述下夹模合拢时,所述上管路型腔与所述下管路型腔对接形成用于容纳异型管路件待加工端部的管路型腔,所述管路型腔为弯曲状。本实用新型的异型夹模模具能够实现对有角度的异型管路件进行管端成型,且对管路件扩口段长度要求仅需大于50mm,与现有的管端成型要求直线段长度大于90相比,大大提高了管路件加工范围;此外,异型夹模模具还具有设计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

    一种充气保护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56352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132044.5

    申请日:2014-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焊接过程中防氧化的充气保护装置,包括:充气管;与充气管相连通的气体气源;还包括:与充气管相连通的充气嘴,充气嘴具有一内腔,焊接过程中防氧化需要进行充气保护的工件位于充气嘴的内腔中。这样使得工件插入在该充气保护装置充气嘴内腔中的一端与外界空气隔离,不与空气接触,完全消除出现氧化皮的现象,焊接后的工件内壁与未焊接前一样光亮。

    刀头和钻孔翻边工装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04555U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20870487.X

    申请日:2013-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刀头和钻孔翻边工装;所述刀头包括刀头主体和工作端,所述工作端为尖端结构;在所述刀头主体的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的刀头能够同时完成钻孔和翻边的工序,采用了刀头的钻孔翻边工装实现了管路件钻孔、翻边工序的合并与自动化生产,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钻孔翻边生产方式,具有更好的通用性,能够加工复杂形变的管路件;做出的翻边具有良好的翻边效果和稳定性。

    加热线圈及具有该加热线圈的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416447U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20561786.5

    申请日:2013-0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线圈及具有该加热线圈的加热装置,其中,加热线圈包括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具有张开形成开口的第一位置和闭合形成加热空间的第二位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圈,通过将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化,能够使待加热组件更加容易地进入或离开加热线圈的加热空间,从而达到加热线圈能够对较为复杂的待加热组件进行加热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