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8105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027995.0
申请日:2017-10-28
Applicant: 无锡创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爱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气缸的降温处理装置,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的中部设置有气缸室,所述气缸体内开设有循环冷却水道,所述气缸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靠近循环冷却水道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内贯穿有进水管,所述气缸体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循环冷却水道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贯穿有出水管,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该摩托车气缸的降温处理装置,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温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12326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80002187.1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井拓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M5/002 , F01P2003/021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其能够将形成于气缸体的冷却水通路的位置最佳化,容易在气缸盖中加工冷却水通路。在发动机中,冷却水通路具有:冷却水排出孔(18),其与主油道(11)隔开距离并位于主油道(11)上方而在气缸体(3)的外壁面(3a)上开口;以及导槽(23),其在发动机(2)的上下方向延伸,被从气缸体(3)的外壁面(3a)突出的凸部(22)包围,与冷却水排出孔(18)连通,导槽(23)的端部(23a)设置在与冷却水排出孔(18)分开且在与气缸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主油道(11)重叠的位置,导槽(23)的端部(23a)与油冷却器的冷却水通路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774751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296520.1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重庆升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混合散热模式的发动机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散热片组件、以及设置在该气缸体本体外侧的水套框架;所述散热片组件包括多个可旋转的安装在水套框架上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水套框架以及气缸体本体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水腔;旋转所述散热片,打开水腔,所述散热片一端插入水腔内与气缸体本体抵触,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外散热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混合散热模式的发动机气缸体,旋转散热片打开水腔,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模式由水冷转化为风冷,便于适应寒冷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208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68829.7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4 , F01M9/10 , F01M9/101 , F01M11/03 , F02F1/06 , F02F1/24 , F02F1/40 , F02F7/0021 , F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在气缸体内部围绕缸孔设置有环状的封闭式缸体水道,在气缸体侧面设有进水嘴,在气缸体上端面设有缸体出水口;进水嘴和缸体出水口分别与缸体水道连通;所述缸体水道远离缸孔的外层内壁上端向外上方弯折,以使缸体水道上端横截面积大于下端横截面积;所述缸体出水口靠近缸体水道上端外边缘设置。气缸头内部的缸头水道和进水口进行了对应设计。本结构扩大了水道容积,增加了缸体内和缸头内的冷却水量。水道向外扩展后,缸体出水口和缸头进水口相应地向外移位,使气缸垫不易受高温高压燃气的影响而烧蚀,避免了循环水进入发动机。
-
公开(公告)号:CN10767617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68652.3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224 , F02B75/228 , F02B2075/1848 , F02F1/14 , F02F1/20 , F02F7/0021 , F02F7/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油底壳、曲轴箱、气缸体、气缸盖和配气机构,曲轴箱为正八面体立柱,曲轴箱的外部相邻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曲轴箱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气缸体,曲轴箱上背向气缸体的一侧固接有与曲轴箱内部相连通的油底壳,气缸体的外部套设有气缸盖,气缸盖上连接有配气机构;曲轴箱内设置有曲轴,曲轴上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地设置有与气缸体相匹配的活塞,活塞的一端穿过曲轴箱伸入气缸体中,以沿气缸体的气缸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该发动机结构简单,维修成本低,并且可以减小发动机在工作时带来的垂直方向上的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642428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594038.X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曼柴油机和涡轮机欧洲股份公司
Abstract: 一种内燃发动机,具有气缸曲轴箱(8),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气缸,其中各个气缸包括接收在气缸曲轴箱(8)中的气缸套(1),其中各个气缸的气缸套(1)可经由液体冷却剂冷却,该液体冷却剂可经由供给线路供给到气缸套(1)并且可经由排放线路从气缸套(1)排放,其中用于冷却剂的供给线路装置(2)作用在各个气缸的气缸套(1)的周向位置中,该供给线路装置提供供给线路管道(5)并且通过该供给线路管道(5)与形成在气缸套(1)的该周向位置中的气缸套(1)的入流孔(6)连通,其中各个气缸的气缸套(1)的入流孔(6)通向绕着气缸套(1)的周向方向伸展的第一环形空间(7),并且其中第一环形空间(7)经由气缸套(1)中的多个孔(10,10a,10b)与绕着气缸套(1)的周向方向伸展的第二环形空间(9)连通,冷却介质从该第二环形空间可被供给到排放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03556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38949.6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4 , F01P3/02 , F01P2003/027 ,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水套,包括缸盖水套和缸体水套,缸盖水套上设置有出水口和水套缸孔,缸体水套上设置有进水口,其中,进水口设置在缸体水套的排气侧,且进水口与缸体水套的排气侧通道和进气侧通道连通;出水口设置在缸盖水套的中间位置,且出水口的轴线低于缸体水套所在平面。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水套,实现了冷却水同时进入排气侧通道和进气侧通道,有效缩短了水流的流程,使水流阻力减小,提高了冷却效果;此外,出水口设置在了缸体水套的中间位置,可以使水流经过缸盖火力面后迅速流到出水口,有效缩短了缸盖水套的水流流程,同时将出水口设置在缸盖水套下方较低的位置,可以增大排气侧气门桥处的流速,从而增大了对气门桥的冷却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907262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10921506.5
申请日:2016-10-11
Inventor: 蒋尧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4 , F02F1/4285
Abstract: 内燃机缸体、缸盖缸体合铸件,装此缸体、缸盖缸体合铸件的内燃机及机械装置。缸体缸筒顶部增设了缸盖进气道排气道喷油器孔,一次压铸成型;压铸缸盖上体增设的向下延伸端覆盖密封了缸筒侧面的两个裸露的冷却水腔;搅拌摩擦焊接和旋转摩擦焊接圈连接密封各个孔口是较佳选择;取消了缸盖螺栓和缸垫,压铸进排气道精密光洁一致;两次压铸加摩擦焊接,制出水冷缸盖缸体合并件;质量好又轻量化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696092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741976.4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斯太尔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伯恩哈德·雷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式气缸体(1),其具有多个由共同冷却套管(7)包围的气缸,该气缸体(1)在冷却套管(7)与各环流气缸之间具有第一冷却水腔(6)并在气缸(4、5)上方具有与第一冷却水腔(6)流体连通的第二冷却水腔(19)。为实现对气缸体(4)充分均匀的冷却,在冷却套管(7)的纵面安装配流管(10)和集流管(11),将配流管(10)与第一冷却水腔(6)分开的冷却套管(7)具有与各气缸(4、5)相关联的第一通孔(24),并且集流管(11)通过一列第二通孔(28)与设置于其上方的第二冷却水腔(19)保持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683758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0804518.X
申请日:2016-09-05
IPC: F02F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缸体插入件以及包括该缸体插入件的车辆发动机的汽缸结构,该汽缸结构包括汽缸体,该汽缸体包括:缸体冷却水入口,该缸体冷却水入口形成在汽缸体的一个侧表面上并且被引入有来自水泵的冷却水;以及缸体冷却水出口,该缸体冷却水出口形成在汽缸体的后表面上并且使得冷却水由此排出。汽缸布置在汽缸体内部,并且水套形成在汽缸体的内周向表面与汽缸的外周向表面之间以使冷却水由此流动。缸体插入件插入水套的下部中以引导冷却水的流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