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及车辆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20165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0326486.7

    申请日:2023-03-29

    Inventor: 刘飞 罗春 桑毅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车辆,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发动机包括缸体和缸盖。缸体设有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第二冷却槽围绕缸体内的缸筒设置,第一冷却槽位于缸体的外壁与第二冷却槽之间,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相互贯通。其中,发动机冷却时,冷却液流入第一冷却槽,第一冷却槽内的冷却液的一部分流入缸盖内,另一部分流入第二冷却槽内。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对发动机的缸盖和缸体进行更适当的降温,使发动机能够保持正常的使用性能。

    一种加强气缸体水套流动均匀性的进出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8043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0183366.7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强气缸体水套流动均匀性的进出口结构,包括气缸体、气缸套、冷却水套以及冷却水进出口,所述冷却水进出口顶部距离气缸套顶端的高度L2为冷却水套的高度L1的1/5‑1/3之间;在所述冷却水进出口内设置有沿其内下壁凹陷并向冷却水套的底部倾斜设置的扰流口,所述扰流口底部与所述气缸套底端高度L3为冷却水套高度L1的1/3‑1/2之间;所述扰流口的最大横截面高度L4为冷却水进出口高度L5的1/3‑1/2之间;所述扰流口的开设横向长度L6为冷却水进出口高度L5的1/2‑2倍之间。本发明使气缸套上部温度保持较好的冷却的同时,气缸套底部的冷却液更容易被驱动,活塞导热均匀,降低拉缸故障。

    一种发动机汽缸头的气门阀座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8253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1810796357.3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黄璟雯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汽缸头的气门阀座结构,包括气缸主体、进气阀座、出气阀座和冷却管,所述气缸主体表面的一侧通过通过储液箱安装板安装有储液箱,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安装有进气阀座,所述排气口的一侧安装有出气阀座,所述出气阀座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处理仓,所述空气处理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一侧的空气处理仓内部安装有集尘袋,所述活性炭过滤网一侧的空气处理仓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一端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冷却管。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便于使用、拆卸方便和密封性好的特点。

    缸体冷却液套、柴油机及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4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74312.3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缸体冷却液套、柴油机及车辆,缸体冷却液套用于冷却气缸,缸体冷却液套包括分液机构和液套机构,通过在分液机构上设置沿第一方向间隔的上液口,使得冷却液能够分别进入到缸盖的不同区域内,再通过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下液口,使得缸盖内的冷却液经过下液口进入到液套的不同区域内,从而使得冷却液更加均匀地分布,进而大大提高对不同缸体的冷却效果,使得不同缸体之间的冷却效果更加接近,避免出现不同缸体之间温差较大,出现过度冷却或冷却不佳的情况。

    一种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的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945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1530125.6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的冷却方法,包括发动机缸体和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缸体上的飞轮壳,所述飞轮壳上开设有后油封安装孔,所述发动机缸体内开设有用于将润滑油引导至所述后油封安装孔处的润滑油冷却通道和油泵,所述后油封安装孔的孔壁上同轴固定有与所述润滑油冷却通道连通的后油封冷却环槽。本发明所设计的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通过油泵将机油泵入发动机缸体内,通过缸体内布置的润滑冷却油道将机油导流至缸体后端,后端机油通过两条通道对后油封进行强制冷却。

    一种抗穴蚀机体气缸体及气缸套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4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6641.2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穴蚀机体气缸体及气缸套,包括气缸体以及嵌入在气缸体内部的气缸套,气缸套环绕设有连接水泵的冷却水套,气缸体设有连通冷却水套的进水孔,气缸套顶部设有冷却水道,气缸体设有与冷却水道连通的出水孔,且冷却水套与冷却水道之间设有连通孔,冷却水通过连通孔自冷却水套进入冷却水道;气缸套包括与气缸体配合连接的加强部,加强部受热抵顶气缸体。气缸套设置加强部与气缸体连接,通过加强部提升气缸套支撑强度,使气缸套在受热膨胀后贴近气缸体,提高气缸套的定位稳定性,减小气缸套受到撞击而产生的振动及缸孔变形,配合气缸套顶部冷却水道对高温位置的冷却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减轻穴蚀问题。

    具有能够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流动方向的阻水结构的水套

    公开(公告)号:CN118462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9420.9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具有能够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流动方向的阻水结构的水套,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能够调整整机的冷却结构,改善缸体及整机的冷却效果,从而达到整机性能的提升。缸体水套本体由前后相对设置的前水套和后水套构成,前水套和后水套左右两端连接,且连接处设置阻挡部,前水套和后水套内部由多个缸间通道连接,多个缸间通道分别设置在气缸体的缸筒对应位置处,前水套设置入水口,后水套设置出水口。本发明在水套两侧各布置1处阻水结构,此结构可以改变整机的冷却形式,阻水结构阻挡大部分的冷却液,而小部分冷却液可以按照预定要求通过,实现冷却液的横流运动,能够有效增强缸体自身冷却能力,改善整机的冷却效果,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及摩托车

    公开(公告)号:CN1076056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711072343.9

    申请日:2017-11-03

    Inventor: 王万洪 黄丁 罗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及摩托车。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其包括本体,本体具备相对的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本体上设有连通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的气缸孔,以及绕气缸孔的轮廓设置在本体内的冷却液内腔。在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冷却液内腔连通的进水口。在第一连接面上绕气缸孔的轮廓设有与冷却液内腔连通的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及第三排水孔,第一排水孔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设置,第二排水孔及第三排水孔绕气缸孔的轮廓相对设置,并且第二排水孔的孔口面积大于第三排水孔的孔口面积。该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效果,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气缸组件以及内燃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633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043010.4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组件以及内燃机,包括机体和气缸套,机体包括安装孔,气缸套设置为套设于安装孔内,机体的侧壁上依次开设有贯穿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按照气缸套的安装方向,气缸套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冷却通道、径向定位带及第二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的位置设置为能够对应活塞一环的位置。本发明的气缸组件冷却水由第一冷却通道至第二冷却通道沿着安装方向流动,从安装方向上增加了活塞一环的位置的冷却水的水量以及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供了气缸套的冷却效果,避免了气缸套温度超限。进一步的,减少了气缸套穴蚀现象的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