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42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25744.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多台单线激光传感器与转台坐标系融合的标定装置及其标定方法,装置部分包括转台以及转台上通过支架安装的侧方4个小标定球与顶部1个大标定球。通过设置于上方、侧方与下方传感器采集四个小标球不同视角的点云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可得到下方与中间传感器坐标系相对于上方传感器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同时,通过上方传感器采集大标定球不同位置点云数据,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上方传感器与旋转平面坐标系的转换矩阵;由此通过所得到的转换矩阵即可实现三台传感器与转台旋转平面坐标系融合。本发明硬件体积小巧,装卸方便,标定数据量小,过程简单,对硬件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并能快速解算出坐标系融合的所有6个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8930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29854.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21B37/00 ,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库的多轧程铸轧协同排程方法和系统,属于冶金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数据准备;预排序/板坯聚组,利用知识库的板坯插入约束知识集,作为合并时的限制条件,进行凝聚法层次聚类算法,对板坯进行聚类并输出板坯组;后续包括主材组划分、烫辊材选取、合并主材组、合并烫辊材和主材、收尾材选取和KPI计算。整体排程耗时由20+分钟降低到7s,实现了一键智能多轧程自动排程,有效的提高了轧程热装率,轧制里程等KPI指标,在大大减少计划员的工作量同时具有更稳定的排程质量,提高了钢厂的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836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23604.7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B11/00 , G06T3/4038 , G01B11/24
Abstract: 一种3m×2.4m大尺寸板材尺寸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自动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导轨框架、测量框架、三台线激光相机、相机安装柱、伺服电机、电机控制箱、磁栅编码器、标定机构、工控机、隔离变压器、5V直流电源、相机底座、上导轨。使用铝型材搭建大于3m×2.4m规格的测量框架模拟大尺寸板材,在测量框架安装8个精度为0.01mm的1.5英寸哑光测量球,测量球按照3m×2.4m板材形状分布,以球心间距验证装置及方法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404012.4
申请日:2024-04-05
Applicant: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7C3/00 , G07C3/14 , G06F123/02
Abstract: 一种用于炼钢过程影响质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属于冶金生产流程的数据挖掘技术领域。当前炼钢数据结构混乱,格式多样,数据集成和清洗复杂,数据分析又高度依赖数据质量,导致预测难度大,模型效果也一般。改善数据质量,并构建适合数据特点的模型,包括以下步骤:炼钢全过程数据采集和准备;进行数据处理,通过spark引擎对数据进行实时流处理;进行数据的时空匹配,构建数据集;进行数据的特征工程;进行模型训练和模型融合;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使用各种性能指标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优点在于,可以同时使用关系数据和时序数据供给数据驱动的建模使用;开展对生产流程的优化研究,并提供从数据要素到产品质量的预测评估;用于识别导致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和时序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065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219203.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P27/12 , H02P21/00 , H02P21/22 , H02P25/026 , H02M1/12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三电平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中点电压平衡方法,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三电平逆变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存在实际应用中直流侧上下电容不平衡而导致的中点电位漂移问题,降低了三电平逆变器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实用性。本发明避免了通过硬件结构的改变,致使逆变器成本的增加,也可以通过改变环路的PI参数值来适应不同工况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中点电压平衡环的加入能够减少交流输出侧低次谐波的产生,增加三电平逆变器在PMSM控制系统中的实用性。另外本发明结合使用了基于滑模速度控制器的矢量控制方法,利用滑模控制对扰动与参数不敏感、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动态品质和抗扰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827398.1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4 , G06N7/02 , G06F18/2431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钢卷表面质量评价方法,属于钢铁制造领域,采用了模糊层次分析法,通过计算钢卷产品表面缺陷的分级,进一步计算钢卷产品表面质量的评级,使判定人员无需人工劳动,直接得到钢卷表面质量评价结果,进行生产决策,达到钢卷表面质量判定流程的自动化、准确化与高效化。本发明具备客观性高、人工劳动强度低、判定效率高的优势,和帮助钢铁生产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材料成本的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69952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011357330.8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C21C5/00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特钢厂高速工具钢炼钢流程的仿真优化调度模型,属于钢铁企业计划调度技术领域。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炼钢厂仿真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多智能体建模把复杂的钢铁生产流程抽象为一个多智能体系统,将生产流程中的钢包、钢锭以及各单体设备抽象成单智能体模型,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优化,通过分步骤和反馈迭代优化,化解求解难度,提高适应性。优点在于,解决了具有强耦合性、不确定性、多约束性、多目标性特征的复杂工况环境下高速工具钢炼钢流程建模较为困难的难题,实现了作业计划的智能优化及动态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350623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0558115.2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IPC: G06T7/00 , G06T3/04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84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阶段局部网络的带钢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属于带钢表面缺陷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构建带钢表面缺陷检测的数据集,数据集中包含12种带钢表面缺陷;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YOLOv4改进构建CSP‑YOLO网络模型,用于检测带钢表面缺陷;对CSP‑YOLO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输出最优模型对采集的带钢图片进行缺陷位置和种类检测。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检测技术或多或少具有的检测速度慢、可检测缺陷种类少、检出率和分类正确率低、对小目标检测不友好的问题,不仅能够识别12种带钢表面缺陷,提高了带钢表面缺陷的检测准确性,还提高了缺陷检测速度,非常适用于实际生产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64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583722.X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5G59/00
Abstract: 一种磁钢分离装置,属于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手柄、下手柄、挡片、弹簧、转轴、固定柱、垫片。挡片固定在下手柄2的外侧,防止分离后的磁钢跌落。垫片7固定在上手柄1的压口位置,上手柄用转轴连接在一起。弹簧通过固定柱分别连接到上手柄和下手柄2上。优点在于,能够可靠、简易省劲的方式将块与块吸合在一起的磁钢进行分离,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1420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83585.X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定子斜槽电控一体装置,属于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领域。包括机壳(1)、前法兰(2)、后法兰(3)、电机后端盖(4)、控制器壳体(5)、主轴(6)、转子组件(7)、第一定子组件(8)、上连接(9)、下连接(10)、PCB板(11)、绝缘支撑柱(12)、元器件(13)、导热硅脂(14)、平键(15)、量规(16)、第二定子组件(17)。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易于装配,通过引线在装置内部连接,减少引线长度,提高可靠性,从而节约了制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