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原位海洋地理信息采集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9821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49371.1

    申请日:2025-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原位海洋地理信息采集机器人,涉及信息采集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采集机器人本体上的摄像头,所述采集机器人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摄像头插设在防护罩内并通过伸缩机构与防护罩的内壁连接。该种深海原位海洋地理信息采集机器人,当需要进行采集时,能够将摄像头从防护罩内向外伸出,保证其正常采集效果;待采集完成后,能够将摄像头缩回防护罩内并盖上盖板进行防护,避免碰撞等;能够将防护罩内进入的海水通过抽水管抽入工作罩内暂存,并对摄像头和防护罩内内进行吹风干燥处理,能够避免其长时间与海水接触,保证摄像头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一种浪潮流冲刷模型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79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61369.0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浪潮流冲刷模型,包括模型箱和地形测量机构,所述模型箱包括进水箱和冲刷箱,所述地形测量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架,所述第一驱动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架,所述第二驱动架上设置有激光传感器,所述模型箱的底部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进水箱内置有导流斜板,所述冲刷箱内置有模型沙床,所述模型沙床上设置有模型桩,所述模型箱的前端设置有前板,所述模型箱的内壁上设置有流速传感器和水位仪;其技术要点为:定位机构驱动激光传感器匀速行进,对冲刷后的模型沙床进行全面扫描,获取冲刷地形信息,代替肉眼观测及人工手动测量,冲刷用水体能够循环使用,对模型沙床的更换和维护方便,导流斜板的倾斜角度可调,冲刷时的进水角度灵活可调。

    一种漂流浮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38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83085.1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漂流浮标,包括:下浮壳和上浮壳,所述下浮壳顶部设有下法兰,所述下法兰顶部设有下固定套,所述下固定套有多个,多个所述下固定套在下法兰上呈周向均匀排布,所述下固定套外壁之间设有弹性弧板,所述上浮壳底部设有上法兰,所述上法兰底部位于下固定套内部设有空心固定柱,所述上法兰底部位于弹性弧板中央设有卡块,本发明通过下固定套与空心固定柱的过盈配合连接,配合空心固定柱内部填充的密封胶,使得下浮壳与上浮壳之间形成稳定的密封连接,同时通过内防水环和外防水环的两层防水阻隔,能够有效的防止海水对浮标内部电子元件的腐蚀伤害。

    一种基于北斗的全海域验潮系统及验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804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059922.3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全海域验潮系统,包括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岸边基站和位于海洋中载体上的验潮数据采集器;同时公开了该验潮系统的验潮方法,岸边基站根据验潮数据采集器的经纬度坐标确定所在海域的潮汐模型,并确定所在海域的主要分潮类型,根据分潮类型的周期对一整天的潮位数据进行三角多项式拟合,得到高精度的每天潮位曲线。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一能接收到北斗二代卫星电磁波信号的海域,克服了现有验潮手段只能在近岸操作的缺点,扩大了海洋潮汐测量的工作范围;且采用北斗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具有很高的数据保密性。

    基于GNSS海洋浮标的潮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384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483436.5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海洋浮标的潮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潮位测量模型,确定模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分别计算不确定度分量的动态标准不确定度,然后合成每分钟的潮位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将每分钟的标准不确定度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可得到观测时段内的潮位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序列,最后计算扩展不确定度,本发明所公开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能够提高GNSS潮位测量浮标数据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准确性,确保GNSS潮位测量浮标提供合格可靠的测量结果,使GNSS潮位测量浮标更好地服务于海洋观测领域。

    一种基于北斗的全海域验潮系统及验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804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59922.3

    申请日:2017-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3/002 G01S1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全海域验潮系统,包括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岸边基站和位于海洋中载体上的验潮数据采集器;同时公开了该验潮系统的验潮方法,岸边基站根据验潮数据采集器的经纬度坐标确定所在海域的潮汐模型,并确定所在海域的主要分潮类型,根据分潮类型的周期对一整天的潮位数据进行三角多项式拟合,得到高精度的每天潮位曲线。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一能接收到北斗二代卫星电磁波信号的海域,克服了现有验潮手段只能在近岸操作的缺点,扩大了海洋潮汐测量的工作范围;且采用北斗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具有很高的数据保密性。

    一种漂流浮标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238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83085.1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漂流浮标,包括:下浮壳和上浮壳,所述下浮壳顶部设有下法兰,所述下法兰顶部设有下固定套,所述下固定套有多个,多个所述下固定套在下法兰上呈周向均匀排布,所述下固定套外壁之间设有弹性弧板,所述上浮壳底部设有上法兰,所述上法兰底部位于下固定套内部设有空心固定柱,所述上法兰底部位于弹性弧板中央设有卡块,本发明通过下固定套与空心固定柱的过盈配合连接,配合空心固定柱内部填充的密封胶,使得下浮壳与上浮壳之间形成稳定的密封连接,同时通过内防水环和外防水环的两层防水阻隔,能够有效的防止海水对浮标内部电子元件的腐蚀伤害。

    一种应用于海底探测的多波束测深仪

    公开(公告)号:CN222482415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20792216.5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海底探测的多波束测深仪,涉及多波束测深仪领域,包括:底座、支撑架、测深仪设备和驱赶装置,所述底座上侧固定有架台,且架台的上端连接有调节轴,并且支撑架固定在调节轴上端,同时在支撑架的顶部铰接有桥板,所述桥板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连接有卷筒,且桥板的另一端上侧安装有卷扬机,并且测深仪设备连接在卷扬机的下侧,所述驱赶装置包括安装在测深仪设备外壁的低频扬声器,且低频扬声器上端设有水听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应用于海底探测的多波束测深仪不便于对水下生物进行驱赶,且装置整体稳定性偏差的问题。

    一种水下侧扫声呐搭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157765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943140.1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侧扫声呐搭载装置,包括搭载框架,所述搭载框架螺接固定在船舷上,且搭载框架的外侧安装步进电机,同时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的转轴进行固定,并且齿轮活动安装在搭载框架的内部,齿轮的上侧活动安装驱动板,且驱动板端部穿过搭载框架左侧壁上开设的开孔设置,同时驱动板左端底部与连接柱进行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柱远离驱动板的一端插接在调节筒的内部。该水下侧扫声呐搭载装置,侧扫声呐本体与船舷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节,提高扫声呐本体的探测范围,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探测需求;将侧扫声呐本体远离船舷,使得其受到船体自身噪音和振动的干扰降低,提高声呐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