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4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68399.2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分液器装置,包括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内设有分段部,分段部上设有多组分流部,分段部上还设有壁板部,板式换热器内开设有通道部,壁板部内设有多组分区部;通过将进口横断面分割成3个或以上的分区,这些分区对应于进口通道内相同数量的分段,例如3个分区对应于3个分段,通过调整进口横断面分区的比例来调节不同分段的流量分配,通过在不同分段内壁上设置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第三分流孔,通过调整孔的位置来完成分段内的流体导向,以克服重力的影响,调整孔的总流通面积,与特定流量下通过各个制冷剂通道部的压降相匹配,从而达到调整流量分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9506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1296794.6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IPC: B08B9/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铝B型管加热除油装置,包括工艺热风机,所述工艺热风机一侧固定连接有热风机风口固定块,所述热风机风口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风道块,所述上风道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轨道,所述热风机风口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底座,所述轨道的顶部线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轨道盖板,所述轨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铝B型管。本发明通过工艺热风机、热风机风口固定块、上风道块、轨道、轨道盖板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可以实现立即加热立即停止,将工艺热风机作为热源使用提供加热,在制管机加工铝B型管时,使得装置可以实现立即加热立即停止,随加工产品设备启动,三秒内可加热到设定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47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829899.3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调节进风模式的中央调节元件,在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和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作销和第二工作销,中央调节元件背面加工有封闭的运动轨迹槽;第一工作销和第二工作销均位于运动轨迹槽内滑动;其中,在运动轨迹槽内设置有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控制系统两个终端位置设置有全循环风模式,控制系统全过程调节角度小于150度,且全新风模式在两个全循环风模式之间,可在外部空气质量变差的情况下,3秒内快速换到全循环风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4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29899.3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调节进风模式的中央调节元件,在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和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作销和第二工作销,中央调节元件背面加工有封闭的运动轨迹槽;第一工作销和第二工作销均位于运动轨迹槽内滑动;其中,在运动轨迹槽内设置有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控制系统两个终端位置设置有全循环风模式,控制系统全过程调节角度小于150度,且全新风模式在两个全循环风模式之间,可在外部空气质量变差的情况下,3秒内快速换到全循环风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47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25742.3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一种渐进关闭的风门结构,设置于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该风门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风门板和旋转中心座,旋转中心座设置于风门板端部,旋转中心座通过轴转动连接于进风口一侧;所述风门板侧边嵌入连接有第一密封软胶和第二密封软胶,风门板远离旋转中心座一侧嵌入连接有第三密封软胶;所述进风口外侧连接有第一门挡和第二门档;所述风门板在转动过程中,第三密封软胶与第二门档保持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渐进关闭的风门结构,风门采用渐进结构,风门开关时不卡滞,降低噪音;减缓风门在运行过程中的磨损,确保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1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26608.5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IPC: B60H1/34
Abstract: 一种新型风门结构,设置于进风箱上;该风门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风门本体和风门轴;所述风门本体底部与风门轴一端固定连接,风门本体中间部通过中挡板与风门轴的轴身连接;所述风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侧包胶,风门本体两侧设置有风门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风门结构,在原有结构上将一侧挡板移至风门本体中部,可以使风从进风箱正面流进、侧面流出,使风不再拘束于一个方向,在风道长度减短的情况下,满足空间布置要求,并实现新风和循环风的自由切换;在中挡板上开设出风口,增大进风面面积,提升出风效率;通过设置侧包胶和风门密封主体,在新风和循环风切换后,保证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109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826608.5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IPC: B60H1/34
Abstract: 一种新型风门结构,设置于进风箱上;该风门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风门本体和风门轴;所述风门本体底部与风门轴一端固定连接,风门本体中间部通过中挡板与风门轴的轴身连接;所述风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侧包胶,风门本体两侧设置有风门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风门结构,在原有结构上将一侧挡板移至风门本体中部,可以使风从进风箱正面流进、侧面流出,使风不再拘束于一个方向,在风道长度减短的情况下,满足空间布置要求,并实现新风和循环风的自由切换;在中挡板上开设出风口,增大进风面面积,提升出风效率;通过设置侧包胶和风门密封主体,在新风和循环风切换后,保证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4624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825719.4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一种进风箱结构,包括进风箱壳体,所述进风箱壳体内依次设置有循环风工作腔和新风工作腔,循环风工作腔内转动连接有循环风门板,新风工作腔内转动连接有新风门板;所述新风门板四周嵌入连接有密封包胶;所述新风工作腔和循环风工作腔上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新风工作腔下方设置有第二密封部;在新风门板关闭时,新风门板外侧的密封包胶与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进风箱结构,实现了新风和循环风的独立调节,并且在混合风模式下,由于第一密封部的起到阻挡作用,使新风门板上方进入的新风风量减小,减少窜风量,使新风和循环风两股气流能在较小干扰的情况下通过滤芯,进入空调箱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0462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25719.4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一种新型进风箱结构,包括进风箱壳体,所述进风箱壳体内依次设置有循环风工作腔和新风工作腔,循环风工作腔内转动连接有循环风门板,新风工作腔内转动连接有新风门板;所述新风门板四周嵌入连接有密封包胶;所述新风工作腔和循环风工作腔上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新风工作腔下方设置有第二密封部;在新风门板关闭时,新风门板外侧的密封包胶与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进风箱结构,实现了新风和循环风的独立调节,并且在混合风模式下,由于第一密封部的起到阻挡作用,使新风门板上方进入的新风风量减小,减少窜风量,使新风和循环风两股气流能在较小干扰的情况下通过滤芯,进入空调箱内。
-
公开(公告)号:CN220507310U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22045436.X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Inventor: 邴华建
IPC: F25B3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菌型高效换热汽车空调蒸发器,涉及蒸发器领域,包括蒸发器主体,所述蒸发器主体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蒸发器主体内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接的集流管。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换热管均穿过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板提高结构强度,同时通过整体设置的换热翅片,通过换热翅片的侧面连接于蒸发器主体的内部,配合固定板的使用整体提高换热管的受力强度,防止其受外力产生扭曲变形,同时通过设置的换热翅片,换热翅片采用整体横向嵌入换热管内,并通过换热翅片呈斜向设置,有效增大了蒸发器主体的散热面积,从而有效提高蒸发器主体的换热效率,提高其换热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