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8980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23759.X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清水隆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0 , B22F9/08 , H01F1/0571 , H01F1/0575
Abstract: 在R-T-B系磁体用原料合金(其中,R为包含Y的稀土元素之中的至少1种、T为以Fe作为必须的1种以上过渡元素)中,通过包含作为主相的R2T14B相和R被浓缩了的富R相、富R相的间隔为10μm以上且富R相的椭圆长短比为0.6以上,被粉碎的微粉的流动性优异、能够得到复杂形状的烧结磁体。R-T-B系磁体用原料合金含有Dy和Tb中的任一者或两者来作为R时,主相中的Dy与Tb的总浓度A除以富R相中的Dy与Tb的总浓度B而得的百分比(A/B)期望为180%以上。另外,富R相的杂质浓度D除以主相的杂质浓度C而得的百分比(D/C)期望为2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15981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49153.7
申请日:2012-05-11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085 , B22F1/0055 , B22F9/04 , H01F1/0571
Abstract: 一种合金片制造装置(1),其具备:晶体控制单元(2),其用于将供给的合金片的合金晶体结构控制为期望的状态;冷却单元(3),其用于对从晶体控制单元(2)排出的合金片进行冷却;以及,腔室,其用于将所述晶体控制单元(2)和冷却单元(3)维持在负压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下,其中,晶体控制单元(2)具有:旋转式加热用滚筒(21),其为圆筒形,用于对供给的合金片进行加热;以及,切换单元(23),其用于进行供给于加热用滚筒(21)的内壁侧的合金片是存积还是排出的切换,从而能够对刚刚破碎铸锭后得到的合金片均匀地实施历经长时间的热处理。加热用滚筒(21)优选具有刮起叶片板(22),该刮起叶片板(22)随着所述加热用滚筒(21)的旋转而将供给于内壁侧的合金片刮起。
-
公开(公告)号:CN104185917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80012411.6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硅-石墨复合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硅-石墨复合颗粒100具备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120及硅颗粒110。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排列成层状。硅颗粒被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夹持。而且,由该硅-石墨复合颗粒制成电极密度为1.70±0.02g/cm3的电极时,该电极的X射线衍射图像中,“归属于(110)面的峰的强度I(110)”相对于“归属于(004)面的峰的强度I(004)”之比优选在0.0010以上且0.0300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782906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80064715.3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B22F2998/00 , C22C1/0483 , C22C1/10 , C22C13/00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7 , H01M10/052 , B22F9/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个实施方式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至少两种粉末状合金材料,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A含有Co、Sn和Fe、且不含Ti,另外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B含有Fe、Ti和Sn,相对于粉末状合金材料A的质量和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总量,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比例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169215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80012420.5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形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极时能够在电极内形成致密的导电网络的复合石墨质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复合石墨质颗粒具备石墨、导电性碳质微粒以及非石墨质碳。石墨优选为天然石墨,更优选为多个鳞片状的天然石墨集合而形成的球状的石墨造粒物。另外,石墨优选进行了平滑化。导电性碳质微粒直接附着于石墨。非石墨质碳至少部分地附着于导电性碳质微粒和石墨。并且,对该复合石墨质颗粒施加规定的外力时,导电性碳质微粒从石墨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59688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80027914.6
申请日:2012-04-03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20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9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10/052
Abstract: 造就负极合剂与集电体之间密合性优异的负极板的改性天然石墨材料的圆形度为0.92以上且1.0以下,由将同步辐射作为激励光源而测定的粉末的C-K边X射线吸收光谱求出的峰强度比的入射角依赖性S60/0为0.5以上且0.7以下。优选满足绝对比重为2.25g/cm3以上、振实密度为1.0g/cm3以上且1.4g/cm3以下、以及亚麻仁油吸收量为20cm3/100g以上且50cm3/100g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碳质材料也可以附着在其至少部分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0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80135482.9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20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高容量且高密度电极中充电接受性和高温保存特性的降低得到了抑制的负极材料,其是包含使非晶质碳及/或乱层结构碳附着或被覆在由石墨粉末构成的核材的表面而成的碳材料A以及由石墨粉末构成的碳材料B的混合碳材料,对于以将1.00g材料填充在内径15mm的圆筒状金属模具中,以8.7kN的挤压压力进行加压后除压至0.15kN为止时的填充的材料的密度(g/cm3)定义的压缩性而言,碳材料A中为1.60~1.78g/cm3,碳材料B中为1.75~1.85g/cm3,且碳材料A的压缩性<碳材料B的压缩性,混合比(碳材料A/碳材料B)以质量比计为1~9。
-
公开(公告)号:CN101589165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780050423.2
申请日:2007-06-07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057 , C22C19/00 , C22C19/007 , C22C19/03 , C22C19/058 , H01M4/385 , Y02E60/327
Abstract: 一种储氢合金,用作混合动力汽车的镍氢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更具体的说是用作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身驱动马达的电池的负极材料,其为具有CaCu5型晶体结构的AB5型合金,通式为R NiaCobAlcMnd(R为稀土金属混合物),其中4.15≤a≤4.4,0.15≤b≤0.35,1≤c/d≤1.7,5.25≤a+b+c+d≤5.45。
-
公开(公告)号:CN1185733C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1805498.6
申请日:2001-11-19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和目前的LiCoO2活性材料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容量、在充电状态下提高的热稳定性以及更低的成本,它由具有以下通式的复合含锂氧化物组成:LiaNibCocMndMeO2(1)这里M代表W和Mo的一种或两种,0.90≤a≤1.15,0<b<0.99,0<c≤0.5,0<d≤0.5,0<c+d≤0.9,0.01≤e≤0.1,以及b+c+d+e=1,其中,除了归为六角形晶体结构的主要衍射峰值之外,复合含锂氧化物给出包括归为Li和W的复合氧化物和/或Li和Mo的复合氧化物的各衍射峰的x-射线衍射图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782906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080064715.3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B22F2998/00 , C22C1/0483 , C22C1/10 , C22C13/00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7 , H01M10/052 , B22F9/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个实施方式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至少两种粉末状合金材料,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A含有Co、Sn和Fe、且不含Ti,另外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B含有Fe、Ti和Sn,相对于粉末状合金材料A的质量和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总量,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比例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