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93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310000349.4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敦煌大成晟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敦煌大成聚能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兰州大成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直流电加热熔盐储热系统及其储热方法,属于太阳能热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光伏发电装置、电连接在所述光伏发电装置的直流侧的直流输变装置以及与所述直流输变装置电连接的电加热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用于将光能转换成光伏直流电输出到所述直流输变装置,所述直流输变装置用于将光伏直流电匹配输送到所述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熔盐储热系统中的熔盐。本发明通过将直流输变装置电连接在光伏发电装置和电加热装置之间,并从光伏发电装置的直流侧取电加热,能充分利用受电网消纳能力限制的发电量和受逆变器逆变能力限制无法逆变上网的发电量,可最大限度的提升光伏弃电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90681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142661.7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范多旺 , 兰州交大国家绿色镀膜工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兰州大成聚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光热联合发电装置,具体涉及将热管技术和光伏技术联合起来实现光伏光热联合发电的一种装置。本发明利用集热管的集热原理,使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减小产生浮力,结合热管技术,烟囱效应和光伏发电技术,进行光伏光热联合发电装置。具有联合利用、结构简单、能源可再生等优点。本发明利用集热管的集热原理,使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减小产生浮力,结合热管技术,烟囱效应和光伏发电技术,进行光伏光热联合发电装置。具有联合利用、结构简单、能源可再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3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52838.1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范多旺 , 兰州交大国家绿色镀膜工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兰州大成聚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光线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线性菲涅尔一次反射镜反射光线进入CPC率的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一种线性菲涅尔一次反射镜反射光线进入CPC率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光电倍增管PMT、轨道、镜元、水平仪和激光笔,所述光电倍增管PMT分为光电倍增管PMT分为第一光电倍增管PMT、第二光电倍增管PMT、第三光电倍增管PMT和第四光电倍增管PMT,轨道分为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为镜厂的布置提供了指导标准,提高线性菲涅尔镜厂的安装精度,线性菲涅尔镜厂的一个镜元的安装精度提高0.1°,该镜元的一次反射镜反射光线进入CPC率提高10%—15%。
-
公开(公告)号:CN10301463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52521.9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兰州交大国家绿色镀膜工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铍铜合金薄板的方法,更特别地说,是指一采用连续多弧离子镀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高质量的铍铜合金薄板的方法。一种采用连续多弧离子镀物理气相沉积制备铍铜合金薄板的方法,是以纯Be金属靶或高铍含量铍铜合金靶为阴极,以纯铜带为阳极,采用多弧离子镀物理气相沉积法在纯铜带单面或双面沉积结合良好的纯Be或富Be膜;然后进行高温扩散处理,使Be原子向内扩散渗入纯铜基体,直到铜带中的含Be量达到1~3wt.%,获得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的Cu–1~3wt.%Be合金带材。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工作效率高,制备过程节能环保,质量可控,极其适合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28635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182292.X
申请日:2008-11-22
Applicant: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L5/06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交通运输铁路信号自动控制系统。一种用于控制三相交流转辙机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有锁闭防护电路(3),其主要特在于:还包括有三相动作电源输入电源鉴别电路(2),其输出端依次连接锁闭防护电路(3)、动作电路过流及检测电路(5)、转辙机动作驱动电路(6)以驱动三相交流转辙机(8);三相交流转辙机((8)的输出端连接表示信号采集电路(7);通信电路(1)、电源鉴别电路(2)、动作电路过流及检测电路(5)、表示信号采集电路(7)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系统(4)的输入端;微控制器系统(4)的输出端设有锁闭防护电路(3)、转辙机动作驱动电路(6);表示信号采集电路(7)的输入端有表示电源输入。本发明采用无触点控制技术,用电子电路取代由安全型继电器构成的道岔转换表示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781794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10189826.1
申请日:2008-12-30
Applicant: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晶硅薄膜的制备尤其涉及太阳能电池用的低掺杂率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一种低掺杂率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2.铝膜制备,3.非晶硅薄膜制备,4.后续退火处理,制备低掺杂率的多晶硅薄膜。经上述本发明制备的多晶硅薄膜,其铝掺杂浓度为2.6×1016/cm3,而空穴载流子的浓度为2×1018/cm3,与常规ACC过程制备的poly-si相比,明显降低了掺杂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82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54669.9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敦煌大成晟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敦煌大成聚能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兰州大成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 兰州大成聚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性太阳能集热疏盐系统及其疏盐方法,属于太阳能热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集热场以及分别与所述集热场连通的冷盐罐、热盐罐和压缩气源;所述冷盐罐连通所述集热场的集热进口,所述热盐罐和所述压缩气源均连通所述集热场的集热出口;所述压缩气源用于疏盐时向所述集热场内补充高压气体,增加熔盐由所述集热场回流到所述冷盐罐的动力。本发明通过利用压缩气源向集热场补充高压气体,能够增加熔盐回流的动力,提高疏盐效率,降低疏盐时间,同时,降低对于电伴热等方式的依赖,减少疏盐罐和疏盐管路的设置,降低系统的建造和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34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152838.1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范多旺 , 兰州交大国家绿色镀膜工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兰州大成聚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光线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线性菲涅尔一次反射镜反射光线进入CPC率的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一种线性菲涅尔一次反射镜反射光线进入CPC率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光电倍增管PMT、轨道、镜元、水平仪和激光笔,所述光电倍增管PMT分为光电倍增管PMT分为第一光电倍增管PMT、第二光电倍增管PMT、第三光电倍增管PMT和第四光电倍增管PMT,轨道分为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为镜厂的布置提供了指导标准,提高线性菲涅尔镜厂的安装精度,线性菲涅尔镜厂的一个镜元的安装精度提高0.1°,该镜元的一次反射镜反射光线进入CPC率提高10%—15%。
-
公开(公告)号:CN102829004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10324787.8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常州大成绿色镀膜科技有限公司 , 兰州交大国家绿色镀膜工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F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爆油扩散泵真空系统及其防爆控制方法,包括油扩散泵系统,油扩散泵系统具有油扩散泵,油扩散泵的抽气口与真空室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通,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油扩散泵的前级排气口管路上的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油扩散泵内的实时检测油温的测温装置和测量真空室内压力的测压装置,控制系统设有临界压力Pq和防爆压力Pfb,控制系统通过采集压力检测装置、测温装置和测压装置测得的实时数据控制油扩散泵系统中各泵组和阀组的启闭。本发明通过控制系统实时监控油扩散泵的油温、前级压力和真空室压力,并与设定的临界压力和防爆压力进行比较,若检测到危险做出相应的处理,避免油扩散泵发生爆炸。
-
公开(公告)号:CN10423612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39026.6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兰州大成聚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菲涅尔式聚光系统镜场的优化布置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定CPC,确定CPC最大接受半角θmax和反射镜宽度D;(2)设定太阳光入射角α()和反射镜列数N;(3)给定CPC高度H;(4)初始化:给定镜场中心反射镜的位置和倾斜角度;(5)求得每列反射镜与镜场中心的距离Qn();(6)如果最远端反射镜的反射光线入射角小于或等于CPC最大接受半角θmax,则转至第(7)步,否则令H=H+1,转至第(4)步;(7)计算结束,保存计算结果。以上计算结果就是系统无阴影工作时间为t(可通过太阳光入射角α求得)的N列反射镜布置间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