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石燃料燃烧体系固氮固碳工艺合成尿素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045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23194.6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能减排及化石燃料燃烧污染物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化石燃料燃烧体系固氮固碳工艺合成尿素的方法,所述化石燃料燃烧体系包括空气分离装置、富氧燃烧系统、除尘装置、脱硫装置、CO2回收装置及水处理装置,本发明利用从燃烧体系中回收的CO2作为合成尿素的原料;同时,借助于空气分离装置分离空气得到N2,并对燃烧体系中排出的废水进行回收利用,通过电解水获得H2,使氮气与H2反应得到氨气,作为合成尿素的另一种原料,氨气与CO2反应合成尿素。充分利用了化石燃料燃烧体系内的物质循环及能量循环,实现了化石燃料燃烧体系废水、废气排放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了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目的。

    一种红外隐身的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938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497926.X

    申请日:2024-04-24

    Inventor: 邸泰深 田耘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外隐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红外隐身的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气凝胶具有三维网络多孔结构,三维网络多孔结构由纳米片层经三维搭建形成,该红外隐身的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变速机构、采集单元、分析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的配合,能够实现在第三混合物溶液内氧化铁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的均匀分散程度不达标时,由控制单元形成控制指令;依据比例系数,通过位于同步齿带内部两侧的气缸一伸一缩动作对间歇式Y轴正反转搅拌机构以及X轴搅拌机构的转速等比例增加,从而实现氧化铁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在第三混合物溶液内均匀分散的效果,这种精确的控制有助于确保所制备的气凝胶产品质量,并充分发挥其红外隐身性能。

    一种管式加热炉余热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580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948387.7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式加热炉余热利用装置,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箱体两侧对应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固定有风管,风管与箱体相连通,箱体底部设置有进气口,箱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还包括:内球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侧面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侧面固定有上封板,上封板侧面与箱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烟气流通通道,箱体内壁固定有下封板。本发明通过球壳和内球体的设置,烟气进入烟管内经内球体上曲面槽的引流后,实现对球壳迎风面的加热,外界气流经过烟管和球壳位置,通过球壳增加与外界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烟气与外界气流之间的热交换率,从而提高对外界气流的加热效果。

    中低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系统及具有其的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749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710572479.X

    申请日:2017-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低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系统及具有其的发电系统,其中,处理系统包括:前处理装置,用于将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分为热解废料和填埋废料;反应装置,包括气化反应器、热解反应器和熔融反应器,热解反应器分别与前处理装置、气化反应器和熔融反应器连接,热解反应器用于热解热解废料,熔融反应器用于将热解后的废渣熔化,气化反应器用于将热解时产生的物质转化成合成气;后处理装置,分别与前处理装置和熔融反应器连接,后处理装置用于将填埋废料和废渣压缩并封存。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一种无机工质闭式循环橇装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53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58432.9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机工质闭式循环橇装发电系统,包括:锅炉、膨胀发电机组、工质冷凝系统、工质增压系统、轴封加热装置、第一高压加热装置及第二高压加热装置;液态无机工质在锅炉内转变为高温高压蒸汽,用于发电;从膨胀发电机组流出的乏汽经工质冷凝系统冷凝形成液态无机工质凝液;无机工质凝液经工质增压系统增压后依次流经轴封加热装置、第一高压加热装置、第二高压加热装置;经多级换热升温后,流入锅炉,开启做功循环。所述系统采用无机工质作为循环介质,安全无毒,无腐蚀,适用于高温高压场景,闭式循环利于物质效能的最大化利用,橇装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管理,应用场景广泛。

    一种燃烧炉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40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13719.9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炉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及其余热回收方法,属于废气余热再利用技术领域;包括防护壳和设置在防护壳内部的多个通水管和废气管和固定安装在废气管上的进气管以及贯穿安装在防护壳上的出气管,所述防护壳内开设有空腔,多个所述通水管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布在空腔内,且空腔的一侧开设有检修口,相邻所述通水管之间均设置有换热机构。本发明保证通水管内部的水正常加热使用,在不需要施加额外的电能的同时,能够高效利用废气中的热量,进行余热再利用,此外该装置中废气与通水管通过置管槽进行导热,废气从出气管流出后进行统一处理,避免废气与水进行接触影响热水的质量。

    一种管式加热炉余热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580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48387.7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式加热炉余热利用装置,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箱体两侧对应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固定有风管,风管与箱体相连通,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口,箱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还包括:内球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侧面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侧面固定有上封板,上封板侧面与箱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烟气流通通道,箱体内壁固定有下封板。本发明通过球壳和内球体的设置,烟气进入烟管内经内球体上曲面槽的引流后,实现对球壳迎风面的加热,外界气流经过烟管和球壳位置,通过球壳增加与外界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烟气与外界气流之间的热交换率,从而提高对外界气流的加热效果。

    有机污泥热裂解气化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30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710071700.3

    申请日:2017-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泥热裂解气化发电系统。该发电系统包括热解反应器,蒸汽锅炉,发电装置及制氧装置,蒸汽锅炉的燃料进口管道与热解反应器的合成气出口管道相连;蒸汽锅炉的蒸汽出口管道分别与发电装置的蒸汽进口管道、热解反应器的蒸汽进口管道相连;制氧装置的氧气出口管道分别与热解反应器的氧气进口管道、蒸汽锅炉的氧气进口管道相连。该发电系统中,在水蒸汽、富氧作为汽提输送和调节的作用下,利用热解反应器将有机污泥和气化助剂进行热解气化反应,使有机污泥中的有机组分分解并合成小分子,以气态形式分离出来用于发电。这不仅处理了有机污泥,还利用了有机污泥中的有机成分,将其转化为小分子可燃成分用于发电,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一种油田火炬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848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1910074632.5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火炬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首先将火炬气通入气液分离器中,分离出气态火炬气和液态火炬气,将所述液态火炬气通过泵输送到储液罐储藏,将气态火炬气通过第一压缩机升压后,先后进入膜分离器和吸附分离器进行CH4和C2+轻烃组分的分离,分离出的C2+轻烃组分送至储罐存储;分离出来的CH4尾气进入燃气发电机组发电,并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回收燃机烟气中的热量,供给油田用热设备。该油田火炬气的回收装置将油田放空火炬气资源化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增效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