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2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20633.8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Bert的长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数据集中风机信息的异常值和时间信息进行预处理。接着,使用全连接层和卷积层处理数据,以得到带有时序信息和时间信息的风机信息的高维度表示。使用全连接层对其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所需的共享查询键矩阵和值矩阵。然后,使用随机旋转的方法,将数据矩阵映射到不同哈希桶中,在每个哈希桶内使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最后,使用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处理得到最终结果。本发明提出的改进Bert模型能够在将时间复杂度降低至O(nlogn)的同时,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66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3368.4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IPC: G05D1/43 , G05D1/633 , G05D1/644 , G05D1/648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编码方案设计。步骤2:初始化种群。步骤3:适应度函数。步骤4:遗传操作。步骤5:局部搜索策略。步骤6:选取待优化路径段。本发明旨在通过深度融合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机制,打破传统路径规划方法的局限,实现焊接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高效、安全和精准作业。本发明通过遗传算法快速收敛至较优解,并通过局部搜索策略进行精细化调整,大大减少了无效路径和冗余动作,显著提升了路径规划的速度和精度。本发明自动化的碰撞规避机制降低了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碰撞风险,同时避免机器人因奇异位形而造成的设备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247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63229.5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TensorFlow.js的人体姿态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包括: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处理输入的图像和视频数据,采用了多尺度特征提取技术,在不同分辨率下捕捉到细微的人体特征,增强模型对于姿态变化的敏感度;通过前向传播算法,PoseNet预测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属于特定关键点的概率以及关键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利用非极大值抑制算法从概率图中提取出最高概率的关键点位置;通过Canvas2D画布渲染与WebGL加速,将识别出来的人体关键点绘制在浏览器页面中。本发明减少了对网络通信的依赖,提高了便携性,用户数据均在本地浏览器上,提高了隐私保护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158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38310.0
申请日:2024-03-0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IPC: H04L41/14 , H04L41/0894 , H04L41/0823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时域特征提取与近端策略优化的数字孪生调控方法,涉及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而本发明包括S1数字孪生模型的更新、S2数据收集和处理、S3时域特征提取算法、S4特征定义、S5近端策略优化算法、S6系统的集成和测试;本发明中,通过时域特征的精确提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物理实体的行为,从而在出现潜在问题之前进行预警和干预,通过预测性维护和优化的调控,可以减少意外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从而降低维护成本,通过近端策略优化,近端策略优化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和预测结果动态调整控制策略,实现更为精细和高效的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可以减少时间及人力成本浪费,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和产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210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466647.6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极性晶体管的忆阻器,克服了现有采用有源电路芯片、所设计忆阻器模型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采用全新设计结构,通过两个晶体管、两个二极管、四个电阻及两个电容组成忆阻器,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成本低、便于电路参数调整的优点,为科研人员研究忆阻器电路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9536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97708.8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IPC: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20/70 , G06V10/82 , G06T7/11 , G06T3/40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V5的房源自标签系统实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获取数据集,通过标准化对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并使用roboflow对数据进行标注类别;其次在预训练的Yolov5m模型上对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在对图像信息特征提取的过程中,使用Mosaic数据增强,将四张图片进行随机裁剪,再拼接到一张图上作为训练数据;接着根据图像实际的标注框,优化网络参数,降低损失函数;最后在训练完模型后,使用Flask框架对模型进行运用,结果无需部署在带有GPU的服务器上,对不同接口分别采用同步与异步2种方式请求结果,同时使用Paste来提高系统的并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332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07080.6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IPC: H04R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场重放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个人音区系统中扬声器布放的时域宽带优化算法,包括以下步骤:假设L0个扬声器分别位于L0个候选位置,将第l个扬声器静音,计算剩下L0‑1个扬声器的时域滤波器系数;根据得到的扬声器最优滤波器系数,计算第l个扬声器被静音时,剩下L0‑1个扬声器取得的性能指标;计算l依次取1,2,…,L0时对应的性能指标,并找出其中最小性能指标所对应的扬声器位置,记为l0,将第l0个扬声器从候选位置中去掉,取剩下L0‑1个扬声器位置作为新的候选位置;针对新的L0‑1个扬声器候选位置,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进行迭代优化,直到优化选择出预先设定的L个扬声器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70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40336.9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IPC: G01M11/00 , G01N21/8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STM32的超轻量的光纤缠绕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构建基于Yolo‑Fastest V2的模型,ShufflenetV2作为主要骨架。其次,将光纤缠绕可能出现的缠绕缺陷结果分类。然后,使用Pytorch与STM32‑CUBE‑Ai对模型转换、压缩、量化,使得模型适用于STM32的框架。最后部署并运行,STM32用摄像头对预测框进行筛选并分类处理,若出现发生特征信号则给PMAC做处理。本发明主要解决基于STM32超轻量光纤缠绕缺陷的检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67664.0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轴比波束展宽的圆极化天线,包括外部共形边框,内部圆极化天线,所述共形框上设计有圆二色性极化选择吸收表面,共形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金属边界,所述内部圆极化天线,自上而下包括带有金属条带的介质基板、Al2O3介质谐振器、带有馈电结构的下层介质基板,所述外部共形边框与内部圆极化天线的金属地在同一水平面,本发明通过在天线外框设置圆二色性选择吸收表面,对左旋和右旋圆极化差分吸收,调控外部电场,并通过与辐射天线进行共形设计优化吸收效果,可以实现全频段的轴比波束带宽展宽以及增益的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053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34248.8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IPC: G06V40/16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25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V40/40 , G06V10/26 , G06V20/40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城域网环境的人脸识别系统,包括视频采集设备、识别信息获取模块、人脸特征提取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聚集处理模块、中央服务器,其中,识别信息获取模块包括视频处理单元、人脸检测单元和人脸分割单元,视频处理单元包括视频解码单元、视频去噪单元和视频抽帧单元。本发明的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支持不同品牌、型号的摄像机设备混合接入使用,简化接入流程,降低系统应用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