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642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570531.7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746 , B60L5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调节器、其压力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上述高压调节器包括:第一阀,与用于对通过设置于本体内部的减压部减压的燃料进行排出的排出口侧相结合,通过开放或封闭上述排出口来调节出口压力;以及第二阀,与用于使通过燃料箱供给的燃料向上述本体的内部流入的流入口侧相结合,用于开放或封闭上述流入口。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在高压调节器的出口端适用比例控制阀,并且通过根据目标压力和实际检测的燃料压力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以及根据燃料温度设定虚拟目标压力进行控制的前馈控制,可以精确且可变地控制燃料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313826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10207269.0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包括:第一本体,通过与凸轮轴相结合的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来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运动;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相连接或分离,当与第一本体相连接时,通过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运动,当与第一本体分离时,通过分别形成于高速凸轮的两侧的低速凸轮的旋转运动的进行旋转运动来调节阀的升程量;锁定销,以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连接或分离的方式能够经过第二本体朝向第一本体进行进出动作;驱动模块,用于使锁定销进行进出动作;旋转轴,配置于阀的上部,以使第一本体进行旋转运动的方式横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两侧壁;以及回位弹簧,设置于旋转轴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38633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913464.X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包括:第一主体,通过与凸轮轴相结合的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运动;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相连接或分离;锁销,经过第二主体并朝向第一主体以能够进行进出动作的方式结合;驱动模块,通过连接部件与锁销相连接,用于使锁销进行进出动作;旋转轴,配置于阀的上部,以横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两侧壁的方式设置,使得第一主体能够进行旋转运动;以及复位弹簧,设置于上述旋转轴,用于提供复原力,使得通过上述高速凸轮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一主体复位到原来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179039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346678.X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IPC: F01L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05 , F01L1/053 , F01L1/08 , F01L1/185 , F01L1/2405 , F01L1/267 , F01L1/462 , F01L13/0036 , F01L2001/186 , F01L2013/001 , F01L2013/101 , F01L21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可变阀提升装置,该装置构成为包括:第一主体,其通过与凸轮轴配合的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而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运动;第二主体,其与上述第一主体连接或分离,且在与第一主体分离时通过与凸轮轴配合的低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而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运动;闩锁销,其以能够朝向第一主体前方进行突出没入动作的方式配合以使上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或分离;以及,动作单元,其使上述闩锁销进行突出没入动作,由于利用闩锁销而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或分离,因而得到通过高速凸轮或低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而能够以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的二级来可变控制阀的提升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420925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565923.7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85 , F01L1/18 , F01L13/0026 , F01L13/0063 , F01L210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连续可变阀门升程装置,本发明构成为基于车辆的运转状态变更由四节连杆构造构成的摇臂和升程臂的旋转角度而调节吸气阀的空气吸入量,并考虑凸轮轴的旋转方向和因发动机的布局而引起的干扰而调节连杆的位置和长度以使阀门的打开时机提前,本发明根据车辆的运转状态变更设置于汽缸入口的吸气阀的升降距离来调节空气吸入量而减少泵气损失并使阀门打开时机提前,从而得到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燃油里程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93142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1447647.3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IPC: F16K17/04 , F16K31/06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的氢用二级减压电子式调节器,用于对高压氢进行二级减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具有与入口(11)、排出口(12)及出口(13)相连通的氢流动路径;第一次减压单元(20),在上述本体(10)的氢流动路径设置轴部(22)和减压片(24),用于降低到达排出口(12)的氢的压力;以及第二次减压单元(30),通过设置于上述本体(10)的排出口(12)与出口(13)之间的电磁阀来降低氢的压力。由此,在高压氢用调节器中通过二级减压确保气密性能的同时提高压力稳定性,并以电子式适用于第二次减压单元来可以比机械式更加精确地进行控制,从而具有可提高工作可靠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42092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565923.7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85 , F01L1/18 , F01L13/0026 , F01L13/0063 , F01L210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连续可变阀门升程装置,本发明构成为基于车辆的运转状态变更由四节连杆构造构成的摇臂和升程臂的旋转角度而调节吸气阀的空气吸入量,并考虑凸轮轴的旋转方向和因发动机的布局而引起的干扰而调节连杆的位置和长度以使阀门的打开时机提前,本发明根据车辆的运转状态变更设置于汽缸入口的吸气阀的升降距离来调节空气吸入量而减少泵气损失并使阀门打开时机提前,从而得到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燃油里程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042124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010182457.0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IPC: F02M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两步减压,将燃料压力减小至期望的出口压力的调节器。该调节器包括:输入端口,接纳燃料;输出端口,排出燃料;第一减压部,对燃料进行初次减压;以及第二减压部,对所述燃料进行二次减压。该调节器通过第一减压部和第二减压部将燃料压力减小至期望的出口压力。由于隔膜装置与阀轴联接,因此即使包含在燃料中的杂质嵌入在阀轴与孔之间,也可精确地调节孔的开放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23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910570531.7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746 , B60L5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调节器、其压力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上述高压调节器包括:第一阀,与用于对通过设置于本体内部的减压部减压的燃料进行排出的排出口侧相结合,通过开放或封闭上述排出口来调节出口压力;以及第二阀,与用于使通过燃料箱供给的燃料向上述本体的内部流入的流入口侧相结合,用于开放或封闭上述流入口。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在高压调节器的出口端适用比例控制阀,并且通过根据目标压力和实际检测的燃料压力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以及根据燃料温度设定虚拟目标压力进行控制的前馈控制,可以精确且可变地控制燃料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313826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207269.0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摩托尼科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引擎的可变阀升程装置包括:第一本体,通过与凸轮轴相结合的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来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运动;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相连接或分离,当与第一本体相连接时,通过高速凸轮的旋转运动进行旋转运动,当与第一本体分离时,通过分别形成于高速凸轮的两侧的低速凸轮的旋转运动的进行旋转运动来调节阀的升程量;锁定销,以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连接或分离的方式能够经过第二本体朝向第一本体进行进出动作;驱动模块,用于使锁定销进行进出动作;旋转轴,配置于阀的上部,以使第一本体进行旋转运动的方式横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两侧壁;以及回位弹簧,设置于旋转轴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