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5845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73581.1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液或尿液中13种微量元素的质谱快速定量方法,(1)分别制备内标液、标准液和专用稀释液待用;(2)标本在漩涡混合器上混匀后,按照1:19的比例(血液)或1:9的比例(尿液)加入稀释液,混匀10秒,静置5分钟后,依照标本编号顺序在试管架上排好上机;本发明一种血液或尿液中13种微量元素的质谱快速定量方法,同时对血液和尿液中13中微量元素进行定量,极大地提升检测能力,采用专用稀释液快速稀释快速处理样本,样本接收到样本结果报告的周转时间小于5分钟,极大的增加了检测的效率;联合采用No gas和动态反应池(He)模式,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13611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464229.4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生物及其用途和获得番茄红素的方法,该微生物过表达TmCrtE,PagCrtB和BtCrtI基因;以及沉默Exg1和Ypl062W基因。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生物,现对于现有技术,生产番茄红素的产量显著提高,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12999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35486.8
申请日:201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虾青素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产虾青素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产虾青素质粒pFZ153转化内含质粒pMH1、pFZ81的MG1655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得到产虾青素基因工程菌。本发明构建的产虾青素基因工程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后虾青素产量可达2.0 mg/L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423259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47259.0
申请日:2014-09-03
IPC: C12N9/00 , C12N9/90 , C12N9/12 , C12N9/10 , C12N9/02 , C12N15/52 , C12N15/61 , C12N15/54 , C12N15/53 , C12N15/70 , C12N15/74 , C12P23/00 , C12R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22 , C12N9/0006 , C12N9/001 , C12N9/0071 , C12N9/0073 , C12N9/0093 , C12N9/1085 , C12N9/1205 , C12N9/1241 , C12N9/88 , C12N9/90 , C12P23/00 , C12Y101/01267 , C12Y117/01002 , C12Y202/01007 , C12Y205/01029 , C12Y205/01032 , C12Y207/01148 , C12Y207/0706 , C12Y406/01012 , C12Y505/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鞘氨醇单胞菌的虾青素合成酶及其编码基因和鞘氨醇单胞菌遗传操作的方法。本发明证实鞘氨醇单胞菌可以产生虾青素,含有能够产生虾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发现鞘氨醇单胞菌中通过MEP途径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生成虾青素;并进一步证明该菌株中存在与现有已知基因同源性较低的crtE、crtZ基因在合成虾青素中的功能。本发明公开的鞘氨醇单胞菌的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所需的酶及其编码基因现有技术均未报道,为生物合成代谢改造类胡萝卜素提供更多资源。鞘氨醇单胞菌可以以pBBR1MCS2为载体、EGFP为报告基因进行遗传操作,为这类环境微生物的遗传改造及降解机制的发现建立了基础。
-
-
公开(公告)号:CN1094531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11344172.5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
IPC: A61K31/519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Ⅲ型磷脂酰肌醇磷酸激酶的有效抑制剂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流感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研究结果证明:一种Ⅲ型磷脂酰肌醇磷酸激酶的有效抑制剂,即小分子化合物6‑氨基‑N‑[3‑[4‑(4‑吗啉基)吡啶并[3’,2’:4,5]呋喃并[3,2‑d]嘧啶‑2‑基]苯基]‑3‑吡啶甲酰胺在无毒性范围内能够剂量依赖的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亚型H1N1金刚烷胺耐药株、甲型流感病毒亚型H6N6株、甲型流感病毒亚型H7N8株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复制,具有非常广谱的抗流感病毒活性。从而为临床上流感的治疗提供一种安全高效毒副作用小的小分子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6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1625009.3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样本中游离氨基酸的定量检测方法,属于分析检测领域。该方法利用酸化甲醇溶液提取临床样本中游离氨基酸,然后通过醇类衍生羧基改变氨基酸的性质,氘代试剂衍生氨基酸代替氘代氨基酸作为内标,以利于色谱分离,质谱定量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氨基酸的基本分离,大大降低了基质的干扰,成本低,特异性好,可用于临床样本中游离氨基酸的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087408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10580105.3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 , 武汉臻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β‑胡萝卜素的酵母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酵母菌株基因组上的GAL1、GAL7和GAL10基因被ERG12、tHMG1和ERG8基因替换掉;GAL80基因被MVD1、ERG10和IDI1基因替换掉;ERG9基因的启动子被tHMG1、ERG13基因和pCTR3启动子替换掉;且含有能表达carG、carB和carR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各基因通过构建在半乳糖诱导的启动子下实现超表达。这些启动子在细胞生长前期时不启动,而在细胞生长后期时启动基因表达,可以避免细胞生长前期β‑胡萝卜素的积累对细胞生长造成伤害。将本发明菌株接入含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即可得到β‑胡萝卜素。
-
公开(公告)号:CN10294062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02442.7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武汉百奥京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
IPC: A61K31/353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肉桂水提物中的原花青素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胰岛淀粉样多肽在体内发生聚集,这一聚集过程会破坏胰岛β细胞膜的结构,诱导β细胞凋亡,损伤β细胞的功能,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本发明发现中药肉桂水提物中的原花青素能够有效抑制2型糖尿病中胰岛淀粉样多肽的聚集,同时逆转其聚集过程中对β细胞产生的毒性,从而保护β细胞。本发明发现肉桂原花青素能够以抗胰岛淀粉样多肽聚集为靶点,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43590.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从微量血液中富集纯化维生素D的方法,包括具体制备步骤:S1:取血清样本10μL,加入10μL100%甲醇及1%三氟乙酸,涡旋混匀;S2:12000g离心1分钟;S3:取上清5μL,加入到SPE小柱中;S4:5000g离心1分钟;S5:换管,加入10μL5%氨水及80%乙腈;S6:5000g离心1分钟,收集液体,氮气吹干,需1分钟。因为血清中维生素D得到充分富集,因此极大提高检测灵敏度,所需的血清量为原方法的1/20,仅需微量样品,因此可用于末梢取血(无需静脉抽血);极大缩短了样品制备时间,从原先的20min缩短到4min;原方案中需使用大量甲醇、正己烷,新方案中每个样本使用的甲醇体积为原来的1/20,无需使用正己烷,极大降低毒性有机溶剂的使用剂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