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扰流板刚性检测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5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57980.0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扰流板刚性检测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扰流板的各种工况载荷的确定,对扰流板进行受力分析,分别确定扰流板的运动载荷、静态极限载荷以及受力弹性形变载荷;扰流板的刚性检测位置选择;进行扰流板刚性检测;基于检测数据进行扰流板的刚性评价。本发明通过在数据设计阶段对扰流板的刚性进行评价,从而预判评估扰流板实物可承受的刚性变形量,以避免扰流板的刚性不足导致扰流板损坏、脱落,车辆行驶时产生噪音等问题产生。

    一种汽车前风窗洗涤器喷射路径的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3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88079.8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风窗洗涤器喷射路径的布置方法,涉及汽车领域,依据国际标准GB11555《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要求,使用所述CATIA软件在汽车前风窗玻璃3D数据模型的外表面,绘制出汽车前风窗玻璃的A区,A’区,B区,以A区为基准进行布置左汽车前风窗洗涤器和右汽车前风窗洗涤器,根据环境要求及限制进行再次的调整,确定汽车前风窗洗涤器喷射路径,喷射面与玻璃外表面相关线,即喷嘴喷射路径最终落在玻璃上的位置,实现整车视野可视性最优化,保证驾车的安全性,在前风窗需要清洗的时候,能够提供给司乘人员一个很好的视觉性,充分实现整车的安全性。

    一种乘用车前保险杠固定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792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77964.7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前保险杠固定结构,属于前保安装技术领域,包括前端框架和前保险杠,前端框架通过多个固定点和多个金属支架与前保险杠固定连接,前端框架为框形结构,两个相对边上固定连接位置数量相同。改型车前端一般只更改前保险杠的造型和X向长度,为了解决前保险杠的安装固定问题,需同步更改安装前保险杠用的前端框架,但前端框架的成本高昂且更改周期长。本发明在解决前保险杠安装问题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成本,该结构能有效防止前保Z向下沉这种不良问题的发生;本发明结构简单,开发周期短,模具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整车投资;本发明结构装配起来非常简便,所使用工具简单通用。

    一种外后视镜密封降噪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2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98463.9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密封降噪结构,设置于外后视镜下镜壳与支座护罩之间的折叠缝处,密封降噪结构包括安装在支座护罩端面的结构本体,结构本体中部开设有可穿过外后视镜安装支座的大孔,大孔的边缘设置有向中心延伸的第一软边结构;结构本体朝向外后视镜下镜壳一侧面的边缘设置有向外后视镜下镜壳延伸的第二软边结构,结构本体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第三软边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后视镜密封降噪结构,通过折叠缝密封和后视镜结构腔体密封结构的一体设计,对折叠分缝进行密封的同时,对后视镜腔体进行密封,通过两种途径降低风噪,通过增加对后视镜腔体的密封,隔断噪音通过空气传播的路径,提升整车NVH性能。

    一种外后视镜折叠分缝看穿性校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2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22653.3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后视镜折叠分缝看穿性校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外后视镜分缝最大视野线,视野线与后视镜相交点位于后视镜折叠分缝上方时,驾驶员无法看到折叠分缝,视野线与后视镜相交点位于后视镜折叠分缝位置或更下方时,驾驶员可以看到折叠分缝;可看穿视野范围的校核以及后视镜分缝看穿情况的分类;外后视镜折叠分缝校核结束后,按照实际确认是否需要优化分缝位置。本发明外后视镜折叠分缝看穿性校核方法,能够对折叠分缝看穿性在设计阶段进行校核,提前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优化,提升外后视镜外观精良性。

    一种外后视镜折叠同步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078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23327.3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折叠同步系统,属于后视镜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左侧后视镜、右侧后视镜、左侧折叠电机、右侧折叠电机、后视镜控制模块和供电模块,其中,供电模块为整个系统供电;后视镜控制模块能够分别控制左侧折叠电机和右侧这点电机,实现左侧后视镜和右侧后视镜的折叠,后视镜控制模块能够使,左侧后视镜折叠后位置与汽车中心平面夹角等于右侧后视镜折叠后位置与汽车中心平面夹角,使折叠后左右侧后视镜相对车身轴线对称;本发明明确了外后视镜折叠角度和使折叠运行时间相同的设计方法,解决了乘用车外后视镜总成折叠不同步的问题和外后视镜折叠后左右侧状态不一致的问题,减少用户的抱怨,提升车辆用户感知质量。

    一种上下全面积刮刷形式刮水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041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81941.5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全面积刮刷形式刮水器,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包括:导轨、滑块、主刮臂、主刮片、滑动器、软轴、电机、副刮臂和副刮片,由电机驱动软轴,软轴带动滑块在导轨中运动,滑块连接主副刮臂,主副刮臂装配连接主副刮片,由电机驱动可最终使主副刮片在风挡玻璃上运动,由外部电源提供交流电,使电机正反转实现往返运动,主副刮片由滑动器连接,滑动器一端固定于副刮片、一端可与主刮片进行滑动,实现整体的刮片长度在玻璃上可进行伸缩,利用电机驱动使主副刮片上下反复运动全面积刮刷玻璃,刮刷区域能够覆盖整个玻璃污区,刮刷无死角,做到视野无盲区提升驾驶安全。

    一种乘用车后保险杠刚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3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83635.8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后保险杠刚性评价方法,属于后保险杠刚性评价技术领域,包括:确认后保险杠翻遍的长度L2;根据L2的尺寸大小,选择施力压柱的直径S;确认后保险杠翻遍的受力点在车辆左右方向的位置;确认后保险杠翻遍的受力点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根据后保险杠翻遍长度L2的尺寸,选择相应的施加重力、施加速度及保持时间,记录后保险杠翻遍在垂直方向的变形量,并进行评价;该方法通过在数据设计阶段或者实物阶段对后保险杠的局部刚性进行评价,从而评估后保险杠翻遍可承受的重力,避免在车辆交付用户实际使用中出现后保险杠局部变形,甚至后保险杠与车体的固定结构脱落等问题。

    一种新型散热器格栅的吸能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2384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316378.1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散热器格栅的吸能安装结构,包括散热器格栅本体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由吸能部和安装部构造而成;吸能部一端连接于与散热器格栅本体,吸能部由两条对称设置的吸能筋构成,两条吸能筋之间设有形变空间,吸能筋为弧形板状结构;安装部连接于吸能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整车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格栅的吸能安装结构,通过吸能筋的弹性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吸能彻底;同时由于吸能筋为弹性形变,在碰撞变形后可以恢复,不易损坏,节约成本。

    一种乘用车后风窗加热母线是否外部可见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9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95296.0

    申请日:2024-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用车后风窗加热母线是否外部可见的评价方法,包括取后风窗内侧母线L1及与后风窗内侧母线L1同侧的内饰护板边界L2上的两个点,O1和O2;确定极限视线L3;确定O1在后风窗玻璃内侧的曲面S1上的切平面S2;测量极限视线L3与切平面S2之间的夹角θ,θ是可见加热母线的视线范围;确定车辆纵向轴线Y0在后风窗内侧玻璃曲面上的投影曲线L4;测量观察者眼睛瞳孔与内侧玻璃的距离X,X为极限视线L3与投影曲线L4之间的距离;对夹角θ和距离X进行评价。本方法在数据设计阶段对后风窗加热母线、后风窗玻璃和内饰护板边界的位置关系进行评价,预判后风窗加热母线是否可见,避免出现消费者从车内观察到加热母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