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4862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967461.9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明焱 , 陈毅峰 , 乔小飞 , 柯长颢 , 王京奎 , 贾海兵 , 赵楠 , 姜进科 , 刘鹏 , 于天勇 , 宋艳 , 杨在刚 , 罗务习 , 徐长宝 , 刘俊贤 , 国建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气体急速冷却的装置和方法,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圆筒状外壳,外壳外侧的夹套,至少位于第一外壳内部的内筒体,密封第一圆筒状外壳及第一圆筒状外壳内的内筒体顶部的隔热垫片,沿外壳的壁分布、连通夹套内腔与外壳内部的用于将夹套内液体分布到外壳内的内构件,设于隔热垫片上的高温气体入口,位于外壳底部或最后一个外壳底部的气液两相出口,与夹套内部连接的冷却液进出口。该方法可以取代过滤器及冷却器,有效降低含固体气体冷却堵塞的风险,使腐蚀气体的冷却能够更加安全可靠,使得装置能够长周期运行,同时提高了特殊材质的应用范围,其可以广泛应用于HCl氧化、裂解气及焚烧系统废气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76956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10440847.2
申请日:2013-01-0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7C211/35 , C07C209/52 , C07C20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a)使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酮与过量的伯胺反应,同时除去反应生成的水,使IPN基本上全部转化为亚胺化合物;b)在氨解催化剂存在下,将步骤a)中所得产物与液氨混合并使所述亚胺化合物进行氨解反应生成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基亚胺和所述伯胺;和c)在氢气和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对步骤b)得到的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基亚胺进行加氢反应得到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以往技术中主要副产物3,5,5-三甲基环己醇以及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醇的生成,提高了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3072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233877.0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7C211/36 , C07C20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的制备方法。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基亚胺的亚胺化反应物料,在后续步骤中的循环物料的协助下进行第一级加氢反应得到第一加氢反应物料,可以有效抑制脱HCN产物的生成,然后在加热可分解的碱性助剂的作用下进行第二级加氢反应,然后加热将碱性助剂分解,分解反应物料的一部分作为循环物料返回第一级加氢反应中做为助剂,剩余的部分进行第三级加氢反应,得到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可以有效降低产物中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胺及仲胺类产物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19233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50811.5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7C211/36 , C07C209/48 , C07C255/46 , C07C25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48 , C07C253/30 , Y02P20/582 , C07C255/46 , C07C2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的方法,首先使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酮与氨反应,生成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基亚胺,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基亚胺继续与氢气、氨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转化成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胺,脱去反应液中的氨后,再将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基胺的进料流在氢气和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本方法降低反应压力,减少了投资成本,极大的降低了高压液氨泄露所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648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967461.9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明焱 , 陈毅峰 , 乔小飞 , 柯长颢 , 王京奎 , 贾海兵 , 赵楠 , 姜进科 , 刘鹏 , 于天勇 , 宋艳 , 杨在刚 , 罗务习 , 徐长宝 , 刘俊贤 , 国建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气体急速冷却的装置和方法,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圆筒状外壳,外壳外侧的夹套,至少位于第一外壳内部的内筒体,密封第一圆筒状外壳及第一圆筒状外壳内的内筒体顶部的隔热垫片,沿外壳的壁分布、连通夹套内腔与外壳内部的用于将夹套内液体分布到外壳内的内构件,设于隔热垫片上的高温气体入口,位于外壳底部或最后一个外壳底部的气液两相出口,与夹套内部连接的冷却液进出口。该方法可以取代过滤器及冷却器,有效降低含固体气体冷却堵塞的风险,使腐蚀气体的冷却能够更加安全可靠,使得装置能够长周期运行,同时提高了特殊材质的应用范围,其可以广泛应用于HCl氧化、裂解气及焚烧系统废气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119233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150811.5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7C211/36 , C07C209/48 , C07C255/46 , C07C25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48 , C07C253/30 , Y02P20/582 , C07C255/46 , C07C2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的方法,首先使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酮与氨反应,生成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基亚胺,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基亚胺继续与氢气、氨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转化成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胺,脱去反应液中的氨后,再将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基胺的进料流在氢气和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本方法降低反应压力,减少了投资成本,极大的降低了高压液氨泄露所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4230721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233877.0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7C211/36 , C07C20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的制备方法。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基亚胺的亚胺化反应物料,在后续步骤中的循环物料的协助下进行第一级加氢反应得到第一加氢反应物料,可以有效抑制脱HCN产物的生成,然后在加热可分解的碱性助剂的作用下进行第二级加氢反应,然后加热将碱性助剂分解,分解反应物料的一部分作为循环物料返回第一级加氢反应中做为助剂,剩余的部分进行第三级加氢反应,得到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可以有效降低产物中3-氰基-3,5,5-三甲基环己胺及仲胺类产物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67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69637.1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77/448 , C08L69/00 , C08L8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制造方法及含其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包括聚硅氧烷链段和聚碳酸酯链段,且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其重均分子量为20000‑50000,分子量分布≤2.5,测定得到的以log(M)为横轴,dw/dlog(M)为纵轴的分子量分布曲线中,log(M)≥5部分的积分面积与log(M)≤3.7部分的积分面积之和相对于整个曲线的积分面积为10%以下。本发明的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具有优异的耐热和耐黄变性能。另外,包含本发明的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低温抗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2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52614.5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流动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包含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以重量份计:聚碳酸酯99.2~99.7份,抗氧剂0.1~0.3份,润滑剂0.2~0.5份,酯交换剂0.0005~0.05份,单酚类活性物质0.01~0.05份。其工艺及步骤包括: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将聚碳酸酯粉料或粒料、抗氧剂、润滑剂、酯交换剂与单酚类活性物质混合均匀后熔融共混挤出,冷却,切粒,即可获得流动性、透明性和色度极佳的聚碳酸酯粒子。本发明采用反应性挤出,通过聚碳酸酯、酯交换剂与单酚类活性物质在挤出机中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主链结构不变、分子量降低的高流动透明聚碳酸酯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66718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42622.7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K5/5313 , C08L69/00 , C08L23/12 , C08L79/00 , C07F9/6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亲性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所述相容剂的结构式为:所述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包括以下组成:聚碳酸酯、聚丙烯、双亲性相容剂、抗氧剂、润滑剂、耐水解剂。双亲性相容剂能够提高聚碳酸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和两相相容性,同时,所得合金材料具有阻燃性能优异、耐水解性、低放水率、加工性能好、低成本的优点,可以应用于制作餐饮行业和汽车行业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