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945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64613.5
申请日:2006-10-19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25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10/0568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至少包含:在正极和负极间夹着隔板而构成的电极组、以及在非水溶剂中含有锂盐而形成的非水电解液,并且将它们装在电池外壳中,上述正极和负极分别在集电体上形成活性物质层,该活性物质层含有能够吸留和放出锂离子的活性物质;该非水电解液含有二氟磷酸盐,其在全部非水电解液中的含量为10ppm以上,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该正极活性物质具有LixNi(1‑y‑z)CoyMzO2的组成,其中,M表示选自Mn、Al、Fe、Ti、Mg、Cr、Ga、Cu、Zn和N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x表示满足0<x≤1.2的数,y表示满足0.05≤y≤0.5的数,z表示满足0.01≤z≤0.5的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06128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01995.0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特定组成和物性的正极和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选自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其含量为10ppm以上,所述物质包括:式(1)表示的环状硅氧烷化合物、式(2)表示的氟硅烷化合物、式(3)表示的化合物、分子内具有S-F键的化合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单氟磷酸盐、二氟磷酸盐、乙酸盐和丙酸盐。该锂二次电池具有高容量、长寿命、高输出功率。式(1)中,R1和R2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n是3~10的整数;式(2)中,R3~R5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x是1~3的整数,p、q和r分别是0~3的整数,且1≤p+q+r≤3;式(3)中,R6~R8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A是由H、C、N、O、F、S、Si和/或P构成的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06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689192.6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B60L11/1879 , H01M2/0262 , H01M2/0287 , H01M2/08 , H01M2/1673 , H01M4/0428 , H01M4/047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7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4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特定组成和物性的正极和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选自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其含量为10ppm以上,所述物质包括:式(1)表示的环状硅氧烷化合物、式(2)表示的氟硅烷化合物、式(3)表示的化合物、分子内具有S-F键的化合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单氟磷酸盐、二氟磷酸盐、乙酸盐和丙酸盐。该锂二次电池具有高容量、长寿命、高输出功率。式(1)中,R1和R2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n是3~10的整数;式(2)中,R3~R5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x是1~3的整数,p、q和r分别是0~3的整数,且1≤p+q+r≤3;式(3)中,R6~R8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A是由H、C、N、O、F、S、Si和/或P构成的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0347747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80015672.9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破坏表面结构地制造具有高密度的负极活性物质,从而提供具有优异的输出、循环特性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本发明涉及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含有:用碳质物质或石墨质物质将经过加压处理的碳材料包覆而得到的复合碳材料、和以下规定的碳材料。碳材料:选自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将未进行加压处理的原料碳材料用碳质物质或石墨质物质包覆的包覆石墨、非晶质碳中的1种以上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190019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80051540.7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B02C19/0056 , C01B32/20 , C01P2006/14 , C01P2006/19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了折衷选择关系、能够良好地表现出糊剂性状、首次充放电效率、循环特性及低温输出功率等性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通过使用满足以下的(a)及(b)的复层结构碳材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而解决了上述课题。(a)(由DBP吸油量算出的空隙率)/(由振实密度算出的空隙率)<1.01;(b)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求出的表面含氧率(O/C)为1.5原子%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989637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580024301.7
申请日:2005-06-2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02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483 , H01M4/587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锂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简单步骤制造并且可以得到以下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所述锂二次电池具有各种优异的电池特性,即极板强度高,浸液性良好,初期不可逆容量小,高电流密度充放电特性优异和循环保持率高。本发明使用了一种材料,其中两种以上的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分别附着在粒子(A)的不同位置,所述粒子(A)选自由碳材料粒子、金属粒子和金属氧化物粒子组成的组。
-
公开(公告)号:CN11364692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80025548.5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以及包含该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非水二次电池,所述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能够提供高容量、快速充放电特性优异、且低温输入输出特性及高温保存特性的平衡优异的非水二次电池。所述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具有非晶质碳物质的石墨,所述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中微孔径为0.01μm以上且1μm以下的范围的累积孔容为0.100mL/g以下,并且在由空气气流中的差示热分析法(DTA)得到的DTA曲线中,满足下述条件1)及2)中的至少一者。1)在550℃以上且650℃以下的温度范围不具有放热峰;2)在550℃以上且650℃以下的温度范围具有放热峰,并且该放热峰的面积超过0μV·s/mg且为90μV·s/m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01085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02173.4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4/02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特定组成和物性的正极和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选自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其含量为10ppm以上,所述物质包括:式(1)表示的环状硅氧烷化合物、式(2)表示的氟硅烷化合物、式(3)表示的化合物、分子内具有S-F键的化合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单氟磷酸盐、二氟磷酸盐、乙酸盐和丙酸盐。该锂二次电池具有高容量、长寿命、高输出功率。式(1)中,R1和R2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n是3~10的整数;式(2)中,R3~R5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x是1~3的整数,p、q和r分别是0~3的整数,且1≤p+q+r≤3;式(3)中,R6~R8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A是由H、C、N、O、F、S、Si和/或P构成的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0465941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410514981.1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该电解液是至少含有非水溶剂和锂盐而形成的非水电解液,其中,该非水电解液含有选自硝酸盐和二氟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并且其在全部非水电解液中的含量为10ppm以上;并且,所述非水电解液是满足下述电解液[1]的条件的电解液:电解液[1]:构成电解液的非水溶剂是至少含有碳酸亚乙酯的混合溶剂,并且碳酸亚乙酯相对于非水溶剂总量的比例为1容量%~25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5264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0151471.7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 H01M10/056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B60L11/1879 , H01M2/0262 , H01M2/0287 , H01M2/08 , H01M2/1673 , H01M4/0428 , H01M4/047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7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4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特定组成和物性的正极和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选自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其含量为10ppm以上,所述物质包括:式(1)表示的环状硅氧烷化合物、式(2)表示的氟硅烷化合物、式(3)表示的化合物、分子内具有S‑F键的化合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单氟磷酸盐、二氟磷酸盐、乙酸盐和丙酸盐。该锂二次电池具有高容量、长寿命、高输出功率。式(1)中,R1和R2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n是3~10的整数;式(2)中,R3~R5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x是1~3的整数,p、q和r分别是0~3的整数,且1≤p+q+r≤3;式(3)中,R6~R8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A是由H、C、N、O、F、S、Si和/或P构成的基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