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体、定子、旋转机、线圈体的制造方法及印刷配线板

    公开(公告)号:CN11361504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80094372.6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构成线圈体(42)的印刷配线板(1),在一面形成的配线图案的表面由绝缘层包覆,并且在另一面形成的配线图案的表面没有由绝缘层包覆,具有:配线图案形成区域(1a),其在一面及另一面这两面形成有配线图案;以及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1b),其在一面及另一面这两面没有形成配线图案。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1b)具有第1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和第2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之中的至少一者,该第1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设置在成型为筒状的印刷配线板(1)的周向上的成为印刷配线板(1)的卷绕开始部的端部,在周向上具有大于或等于线圈体(42)的内周的长度,该第2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设置在周向上的成为印刷配线板(1)的卷绕结束部的端部,在周向上具有大于或等于线圈体的外周的长度。

    弹性车轮及动滑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2151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780089920.7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弹性车轮或动滑轮具备:轮芯;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轮芯的径向外侧;至少三个轮芯侧销部,所述至少三个轮芯侧销部设置于轮芯;至少三个车轮侧销部,所述至少三个车轮侧销部设置于车轮;以及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在被施加张力的状态下架设于轮芯侧销部与车轮侧销部之间,缓冲构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由于在弹性车轮或动滑轮中使用纤维强化塑料制的缓冲构件,所以与使用了使用合成橡胶的缓冲构件的情况相比更耐劣化。另外,由于预先将张力施加于缓冲构件,所以能够确保压缩强度较低且拉伸强度较高的纤维强化塑料的耐荷重,能够使弹性车轮或动滑轮轻量化。

    定子线圈以及旋转电机的定子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619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80100038.X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定子线圈(100)为组装于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1)且包括多个线圈导体(11、12)的定子线圈(100),至少在定子铁芯(1)的轴向(Z)的一方的端面侧设置的线圈导体(11、12)的在线圈末端部(11e1、12e1)的径向(Y)的厚度(L3)与线圈导体(11、12)被插入于定子铁芯(1)的槽(S)的槽插入部(11s1、11s2、12s1、12s2)的径向(Y)的厚度(L4)相同,在线圈末端部(11e1、12e1)的周向(X)的端部的线圈导体(11、12)的周向宽度(L1)大于在槽插入部(11s1、11s2、12s1、12s2)的线圈导体(11、12)的周向宽度(L2)。

    弹性车轮及动滑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2151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780089920.7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弹性车轮或动滑轮具备:轮芯;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轮芯的径向外侧;至少三个轮芯侧销部,所述至少三个轮芯侧销部设置于轮芯;至少三个车轮侧销部,所述至少三个车轮侧销部设置于车轮;以及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在被施加张力的状态下架设于轮芯侧销部与车轮侧销部之间,缓冲构件由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由于在弹性车轮或动滑轮中使用纤维强化塑料制的缓冲构件,所以与使用了使用合成橡胶的缓冲构件的情况相比更耐劣化。另外,由于预先将张力施加于缓冲构件,所以能够确保压缩强度较低且拉伸强度较高的纤维强化塑料的耐荷重,能够使弹性车轮或动滑轮轻量化。

    线圈体、定子、旋转机、线圈体的制造方法及印刷配线板

    公开(公告)号:CN11361504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980094372.6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构成线圈体(42)的印刷配线板(1),在一面形成的配线图案的表面由绝缘层包覆,并且在另一面形成的配线图案的表面没有由绝缘层包覆,具有:配线图案形成区域(1a),其在一面及另一面这两面形成有配线图案;以及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1b),其在一面及另一面这两面没有形成配线图案。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1b)具有第1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和第2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之中的至少一者,该第1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设置在成型为筒状的印刷配线板(1)的周向上的成为印刷配线板(1)的卷绕开始部的端部,在周向上具有大于或等于线圈体(42)的内周的长度,该第2配线图案未形成区域设置在周向上的成为印刷配线板(1)的卷绕结束部的端部,在周向上具有大于或等于线圈体的外周的长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