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元件、阵列基板以及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415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086113.1

    申请日:2017-02-17

    Inventor: 小田耕治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二极管电阻且实现窄边框化的非线性元件及阵列基板。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线性元件的特征是,具有:第1绝缘膜(5),其形成为将遮光体(30)覆盖;氧化物半导体膜(31),其形成于第1绝缘膜之上,俯视观察时与遮光体重叠;源极电极(7)及漏极电极(10),它们形成为在氧化物半导体膜之上具有彼此分离的分离部分;第2绝缘膜(11),其形成为将氧化物半导体膜、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覆盖;以及第1背电极(24),其形成于第3绝缘膜(12)之上,经由第1接触孔(13)与源极配线(9)连接,第1背电极(24)形成为,俯视观察时与源极电极(7)和氧化物半导体膜(31)之上的分离部分的一部分重叠。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65296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810178050.3

    申请日:2008-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908 H01L29/667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良好地保持特性并且可靠性较高的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和搭载了该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装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具备在栅电极(2)上形成栅极绝缘膜(3)的工序,栅极绝缘膜(3)至少具备与氢化非晶硅膜(4)接触的第一区域(11)和与该第一区域(11)相比位于下层的第二区域(12),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使用由NH3、N2、SiH4构成的原料气体、和H2或由H2与He构成的气体形成,对于第一区域(11)来说,使NH3和SiH4的流量比(NH3/SiH4)为11以上且14以下进行成膜,对于第二区域(12)来说,使NH3和SiH4的流量比(NH3/SiH4)为4以下进行成膜。

    TFT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2059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410131136.6

    申请日:2014-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4

    Abstract: 针对在平坦化绝缘膜上方配置有共通电极及像素电极这种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防止接触孔中的连接不良和电阻增大。TFT阵列基板具有使用感光性有机树脂材料形成的有机绝缘膜(10)。在有机绝缘膜上方形成共通电极(12)及引出配线(11),在共通电极的上方隔着层间绝缘膜(15)而形成有像素电极(16)。像素电极经由形成在层间绝缘膜中的接触孔(35)而与引出配线连接。引出配线(11)及共通电极(12)分别通过形成在有机绝缘膜中的接触孔(31、32)而与漏极电极(8)及共通配线(3)连接。在形成在有机绝缘膜中的接触孔(31、32)内,在共通电极(12)及引出配线(11)的上方设置有金属覆盖膜(13、14)。

    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754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680052503.0

    申请日:2016-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TFT基板,像素具有:栅极电极,其选择性地配置在基板之上;栅极绝缘膜,其将栅极电极覆盖;半导体沟道层,其选择性地配置在栅极绝缘膜之上;保护绝缘膜,其配置在半导体沟道层之上;第1层间绝缘膜,其设置在基板之上;源极电极及漏极电极,它们经过将第1层间绝缘膜及保护绝缘膜贯通的接触孔,相互分离地与半导体沟道层接触;以及像素电极,其是从漏极电极延伸出的,在俯视观察时,以至少与沟道区域重叠的方式在保护绝缘膜之上配置有第1遮光膜,在俯视观察时,以与半导体沟道层及所1遮光膜重叠的方式在源极电极之上及漏极电极之上配置有第2遮光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