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微纳米气泡臭氧深度处理含油污泥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805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15306.X

    申请日:2020-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微纳米气泡臭氧深度处理含油污泥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振动筛、E+-微纳米气泡臭氧装置、电源;经振动筛处理后的含油污泥进入E+-微纳米气泡臭氧装置,通过臭氧氧化破坏含油污泥乳化结构,利用装置上端的E+电解进一步破乳;E+-微纳米气泡臭氧的耦合作用将曝气过程带入的O2和未能及时为有机物消耗的O3转化为H2O2和·OH等物,实现油类物质深度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微纳米臭氧上浮气泡将破乳后的油滴带至液面,利用刮油器回收。本发明采用E+-微纳米气泡臭氧耦合方法,实现了气浮、臭氧和电化学协同氧化,同时达到含油污泥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等多重功效。

    强化臭氧氧化含油污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内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6873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15308.9

    申请日:2020-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臭氧氧化含油污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内循环装置,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将硝酸铁溶液浸渍碳氮化物载体;然后对浸渍后的碳氮化物载体加热干燥;加热到550℃进行煅烧,即得所述污水处理催化剂。该装置包括含油污水原水箱、循环泵、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臭氧发生器、臭氧反应器、内循环回流装置,内循环回流装置包括内嵌的催化剂磁分离装置、挡板、导流管、催化剂出口;所述臭氧反应器内污水处理催化剂的添加量为0.5-2g/L。本发明以微纳米气泡形式通入臭氧,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臭氧在水体中产生大量强氧化性自由基,提高臭氧利用率,最大限度去除含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还便于催化剂经内循环装置实现分离与回收。

    两段式电化学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96322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10430404.3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段式电化学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预处理方法;该种方法由两段式电化学预处理和污泥厌氧发酵两部分组成,通过电化学预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产沼气的性能。具体是将取自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浓缩,通过两段式电化学预处理后,加入到厌氧发酵罐中。经两段式电化学预处理强化作用后,与相同能耗的单段式电化学预处理相比,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后的累积甲烷产量可提高0.5~1.5倍,污泥达到稳定化水平所需的停留时间比对照缩短5~9天。本发明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以甲烷的形式回收污泥中有机质所含有的生物质能,也可用于现有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改造,以提高污泥厌氧消化的效益。

    一种基于插层型功能层的垃圾填埋场气相污染物原位削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3188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11663.3

    申请日:2019-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插层型功能层的垃圾填埋场气相污染物原位削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在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堆体以上、封场覆盖系统以下设置插层型功能层;所述插层型功能层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气膜层、功能填料层和HDPE膜层,所述功能填料层中还设置有无动力空气自动交换系统。由于功能填料层中的矿化垃圾有机质含量高、微生物数量多及污泥炭孔隙结构丰富、氧化氨解稻草秸秆氮含量高等特点,同时安装无动力空气自动交换系统可促进形成微生物活动的好氧环境,使得该系统能有效降低垃圾填埋场气相污染物的释放浓度和释放量。将其应用于现有垃圾填埋场结构中,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吸附降解效果好,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用于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及底泥的生物激发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800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711466147.X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及底泥的生物激发剂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50-70%硝酸钙;20-40%维生素;5-15%辅酶Q;5-10%还原性辅酶I。所述使用方法包括:S1、按比例配制生物激发剂,将生物激发剂用水溶解,充分溶解得到生物激发剂的母液;S2、将所述母液铺洒于待处理水体中和/或注入待处理水体的污染底泥中;S3、对经步骤S2处理后的待处理水体和/或待处理水体的污染底泥进行间歇性曝气处理。本发明生物激发剂能促使微生物在较差环境中快速大量地生长,形成良好的菌胶团,并且促进其代谢有机物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改善水体和底泥处理效果。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污泥低收缩的节能干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572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021874.4

    申请日:2016-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污泥低收缩的节能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离心脱水后的污泥中投入膨化调理剂混合均匀后进行布料,进入太阳能夹层干化系统,利用所述膨化调理剂的调理作用,结合太阳能夹层干化过程,完成骨架构建、植入膨化调理剂和光催化反应,从而在强化污泥干化速率基础上实现所述污泥的低收缩干化;所述的膨化调理剂是由碳酸铵/碳酸氢铵、氧化镁/氯化镁/氧化钙、海带粉/海藻粉/蓝藻粉和UEA硫铝酸钙膨胀剂充分搅拌均匀而成,其组分质量比例为40‑60%:10‑20%:10‑30%:5‑10%,该膨化调理剂的投加量为污泥干基的5‑20%。本发明利用了太阳能制热干燥效果和膨化调理剂调理污泥的联合作用,既构建了污泥干化的基本结构,又有利于后续污泥热处理时的造孔和抗收缩。

    一种高浓度含氟废水多级处理原位制备高纯CaF2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6783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171852.6

    申请日:2016-03-24

    Abstract: 一种高浓度含氟废水多级处理原位制备高纯CaF2的方法,包括优化SO42‑浓度、同步去除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离子、钙源原位缓释及与F‑离子快速生成高纯度CaF2沉淀;高浓度含氟废水来自刻蚀工序,预处理过程包括脱除SO42‑、H2O2去除有机物以及活性炭吸附金属杂质离子;采用杂质自结晶方法,促使氟化钙结晶成长,以CaO作为钙源,结合含氟废水以薄层通过CaO表面,使其能够缓慢溶解释放Ca2+离子,与F‑发生反应生成CaF2沉淀。本发明采用多段式处理工艺,以氟化钙的形式回收刻蚀工序产生的高浓度废水中的氟资源,既降低了企业含氟废水的处理成本,又避免了氟资源的流失,提高了制备氟化钙的纯度,解决了小颗粒氟化钙难以沉降分离的难题,实现了氟资源化的梯级利用,完成了含氟浓度大于50mg/L的废水的全量资源化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