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1571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739462.0
申请日:2013-12-27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VSC-HVDC的交直流并联系统无缝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VSC-HVDC风电场侧换流站的同步旋转角θ*来调节交流线路所连接的电网电压矢量Us相对于风电场PCC点电压矢量Uw的移相角度δ,以实现对交流输电线路所传输有功功率控制的目的,其余的有功功率则全部被VSC-HVDC输电系统吸收。本发明通过控制风电场PCC点电压的相位始终超前于交流电网电压的相位,可以保证交流输电线路的潮流不会发生反转现象;交流线路退出运行不需要检测任何外部信号,VSC-HVDC风电场侧换流站的控制方式也不需要改变,在交直流并联运行转为VSC-HVDC单独接入风电运行时,自动吸收所有风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1931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48453.2
申请日:2015-08-31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并网的VSC-MTDC直流电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将电网侧换流站的控制系统中的电压外环控制放到集控中心,然后按照功率需求设置有功功率分配比例Ki,将此功率分配比例Ki叠加到第i个换流站内环控制的电流给定值上,通过通讯的方式发送给对应的换流站,这样通过调节集控中心的功率分配系数,就可以实现对不同的换流站有功功率分配比例的调节,同时直流电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几乎不受影响。并且该策略在风速变化、电网三相短路故障和换流站退出运行三种情况下,与传统的电压下垂控制策略相比,在直流电压的控制精度和有功功率的灵活分配方面,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71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39462.0
申请日:2013-12-27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VSC-HVDC的交直流并联系统无缝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VSC-HVDC风电场侧换流站的同步旋转角θ*来调节交流线路所连接的电网电压矢量Us相对于风电场PCC点电压矢量Uw的移相角度δ,以实现对交流输电线路所传输有功功率控制的目的,其余的有功功率则全部被VSC-HVDC输电系统吸收。本发明通过控制风电场PCC点电压的相位始终超前于交流电网电压的相位,可以保证交流输电线路的潮流不会发生反转现象;交流线路退出运行不需要检测任何外部信号,VSC-HVDC风电场侧换流站的控制方式也不需要改变,在交直流并联运行转为VSC-HVDC单独接入风电运行时,自动吸收所有风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11267293.1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3/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实时风速的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可靠性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实时风速;S2:分别建立实时风速和风机实时出力的数学关系模型以及实时风速和风电机组实时故障率间的数学关系模型;S3:根据步骤S2中的数学关系模型,建立等效风电机组的实时可靠性模型,并确定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的实时可靠性指标;S4:获取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开关配置;S5:利用实时可靠性指标,获取相应的拓扑结构和开关配置下的实时可靠性参数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性高、可信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4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53754.3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IPC: C25B9/00 , C25B9/65 , C25B1/04 , H01M8/04007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化电‑氢耦合能源系统及方法,涉及能源技术技术领域,以解决电‑冷‑氢之间的耦合的问题。该模块化电‑氢耦合能源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电解水制氢设备、氢燃料电池以及用于产生冷负荷的余热利用单元,光伏发电设备的电源接口与电解水制氢设备的电源接口电连接,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出气口与氢燃料电池的进气口连通,氢燃料电池的热能出口与余热利用单元的热能入口连通。该模块化电‑氢耦合方法用于实现电‑冷‑氢之间的耦合。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电‑氢耦合能源系统及方法用于实现电‑冷‑氢之间的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96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611150358.8
申请日:2016-12-14
IPC: H02J3/38 , H02J3/24 , H02P9/1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与阻尼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依据双馈风电机组的机端电压幅值和预设的有功功率恢复值,对双馈风电机组的运行阶段进行划分;控制双馈风电机组执行各运行阶段预设的控制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与阻尼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可以避免在故障消除后的恢复期间双馈风电机组的并网变流器同时输出故障恢复策略和阻尼控制策略的控制信号,影响双馈风电机组在故障后的功率输出动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83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1177702.7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发电功率硬件在环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新能源发电物理模拟平台与实时仿真系统中的电网模型,构建新能源发电并网功率硬件在环系统;根据新能源发电物理系统与所述实时仿真系统,确定软硬件系统接口之间的电压和功率等级;根据所述新能源发电物理系统与所述实时仿真系的电压和功率等级,选择保护电流参数,确定硬件保护或软件保护;对所述新能源发电并网功率硬件在环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对稳定的新能源发电并网功率硬件在环系统进行仿真精确度测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搭建新能源发电功率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和参考,同时为新能源发电仿真分析提供了高可靠性的实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01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10489670.4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638 , Y02E10/763 , Y02E40/30 , Y02E40/72 , Y04S10/123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保护动作信息的风电场综合无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管理层、站控层和间隔层;管理层包括主控机、以及分别与主控机连接的本地调试监控台和远方调度集控中心;所述站控层包括分别与管理层主控机连接的电能管理机和保护管理机;所述间隔层包括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电能管理机连接的n个并网点电压测量单元和无功功率控制单元、以及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保护管理机连接的n个汇集线路保护测量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46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184469.X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海底电力电缆短时最大允许过载电流的简易算法,涉及一种过载电流计算方法。现有海缆短时最大允许过载电流的计算方法均参照该标准进行,需要参数众多、公式繁琐,计算过程复杂,很难短时间内给出较准确的结果。一种海底电力电缆短时最大允许过载电流的简易算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环境参数;获取海缆本体结构参数、电气参数;通过在线监测获取海缆初始电流值I1;根据IEC 60287标准公式计算导体初始温度:根据检修或调度指令获取短时过载时间tm;当短时过载时间tm小于设定时间时,通过公式:计算tm内最大允许过载电流I2。本技术方案计算要求参数少、计算过程简便、快速。海缆过载时间越短,计算结果可靠性越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24233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31963.X
申请日:2014-07-14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发电单元相互作用系数的新能源电站等效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以连接于新能源电站内一条馈线上连接的新能源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确定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为K0;(2)根据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K0,确定将馈线上的发电单元分群的数目N和群内发电单元的数量;(3)确定新能源电站等效简化模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单元之间暂态特性的差异性,等效简化后的新能源电站模型可准确模拟新能源电站并网的暂态响应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