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84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407292.4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浮式风电平台的设计优化方法,包括:确定浮式风电平台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而确定浮式风电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根据浮式风电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不同风速下纵摇运动阻尼比ζx的计算与评估;若各风速下的纵摇运动阻尼比ζx均不小于0,则浮式风电平台的初步设计方案即为最终设计方案;若至少一个风速下的纵摇运动阻尼比ζx小于0,则对浮式风电平台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更新浮式风电系统,并对更新后的浮式风电系统重新进行不同风速下纵摇运动阻尼比ζx的计算与评估,直至满足要求的浮式风电平台设计方案;本发明在浮式风电平台设计阶段完成气动负阻尼的抑制,有效降低浮式风电平台因气动疲劳而损坏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8422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043374.5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平台,包括浮力模块、系泊模块、光伏板模块、以及排水模块,所述系泊模块设置在海水中、且与浮力模块连接,用于浮力模块在一定范围内运动;所述光伏板模块设置在浮力模块中,用于吸收太阳能并转化成电能;所述排水模块设置在浮力模块中,用于排出浮力模块中的海水。本发明中的膜结构下表面与水完全贴合,可以随着波浪进行运动,这种柔性结构可以使得平台在强风强浪强海流情况下稳定运行,不会翻倒或刚性变形,具备优良的适航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83936.0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D9/00 , F03D9/19 , F03D80/60 , F03B13/00 , F04D13/04 , C25B9/65 , C25B9/67 , C25B1/04 , C25B15/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风机发电随机性和间歇性的制储氢海上风电系统,包括给水模块、制氢模块、储氢模块和电力模块,给水模块、制氢模块、储氢模块均与电力模块连接,制氢模块与储氢模块通过管道连接;给水模块通过循环水管连通制氢模块、储氢模块以及电力模块;给水模块包括第一冷却单元和第二冷却单元,第一冷却单元与第二冷却单元均设置于循环水管上,第一冷却单元电性连接供电设备;第二冷却单元通过水力和/或风力作用冷却水循环;第一冷却单元和第二冷却单元协同配合,使循环水管内冷却水持续换热。本发明能够保证系统各模块的持续热交换,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有效降低风力发电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8422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3374.5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平台,包括浮力模块、系泊模块、光伏板模块、以及排水模块,所述系泊模块设置在海水中、且与浮力模块连接,用于浮力模块在一定范围内运动;所述光伏板模块设置在浮力模块中,用于吸收太阳能并转化成电能;所述排水模块设置在浮力模块中,用于排出浮力模块中的海水。本发明中的膜结构下表面与水完全贴合,可以随着波浪进行运动,这种柔性结构可以使得平台在强风强浪强海流情况下稳定运行,不会翻倒或刚性变形,具备优良的适航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11480.2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D1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机机舱与塔筒吊装对接的辅助装置及对接方法,所述辅助装置包括顶部压杆组、顶部压杆弹簧、限位机构、限位底板弹簧和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顶部与风机机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N个限位底板,N≥3,所述限位底板包括铰接侧以及与铰接侧相对的限位侧,所述限位底板的铰接侧与固定外壳相铰接,N个限位底板的限位侧之间构成限位孔;所述顶部压杆组包括N个顶部压杆,且分别设置在N个限位底板的上侧,所述顶部压杆设置在固定外壳内部,所述顶部压杆的尾端与固定外壳相铰接,所述顶部压杆的杆身设置有压杆凸台;所述顶部压杆弹簧作用于顶部压杆,所述限位底板弹簧作用于限位底板;所述固定外壳上设有限位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6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19171.6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缆敷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缆局部固定结构。该海缆局部固定结构,包括套管和固结体,套管内穿设有海缆,套管固定穿设在固结体上,且套管的两端穿出固结体,固结体沿海缆长度方向埋设在海床面之下。该海缆局部固定结构通过套管实现对海缆的局部包覆,并通过埋设在海床面之下的固结体实现对海缆空间路径变动的限制,并避免这部分海缆的上覆土体被波浪水流冲刷发生涡激振动而损坏,从而有效保证了海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46578.9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漂浮式风力发电平台,包括风机机组模块、浮体基础模块、转向调节模块和系泊模块,风机机组模块的下端倾斜延伸出多个上斜撑,多个上斜撑的自由端均与下方的浮体基础模块连接,且风机机组模块上的风机叶片与水平面垂直并位于多个上斜撑围构出的空间内,转向调节模块设置在浮体基础模块的底部,系泊模块的一端与浮体基础模块的底部连接,系泊模块的另一端与海底固定连接,风机机组模块、浮体基础模块和转向调节模块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该漂浮式风力发电平台的风机叶片与水平面呈直角,有利于提高发电效率;同时,由于消除了塔筒等原平台的大部分结构,节省了大量材料成本,使造价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1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07638.0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式风电制氢平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浮式风电制氢平台系统包括浮体基础单元、风电机组单元、系泊单元和制储氢单元,浮体基础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上浮体组件和下浮体组件,上浮体组件包括多个上浮体,相邻上浮体的上部之间通过上横杆固定连接,各上横杆围成甲板的围框,制储氢单元设置于处于海面上方的甲板上,各上浮体顶端均设有上斜杆,且各上斜杆顶端固定于一起并形成浮顶,风电机组单元设置于浮顶,系泊单元与下浮体组件连接,风电机组单元与制储氢单元电连接,风电机组单元输出的电能用于传输到制储氢单元。本发明能解决传统漂浮式风电平台造价成本高和电力资源大规模送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2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5933.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84 , G06F18/214 , G06F17/1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电风速预测及优化排布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风电风速基础数据;基于风电风速基础数据构建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模型;从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取速度场内特定位置的风速,并创建训练数据集;基于训练数据集训练该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训练后的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模型,重构速度场内风速分布,预测得到下一时段内风电场风速预测值;根据重构的速度场内风速分布,优化风电机群的排布。本申请能够通过训练一个PINN来重建风电场的二维流速速度场,并基于训练好的模型,实现精准的风速超短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38676.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9/00 , E02B9/02 , E02B9/06 , E02B17/00 , E02D27/42 , E02D27/44 , F03B13/06 , F03D9/25 , F03D1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群的抽水蓄能系统及使用方法。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群的抽水蓄能系统,包括:至少一根进水单桩和至少一根蓄水单桩,进水单桩和蓄水单桩分别部分插入于海床内,进水单桩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内适于导入和容纳海水,蓄水单桩设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内适于容纳海水,第一容纳空间的底面高度高于第二容纳空间的底面高度;引水隧洞,设有第一洞口和第二洞口,第一洞口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第二洞口与第二容纳空间连通;水轮发电机组,设于引水隧洞内。本发明解决单桩寿命高于风力发电机组寿命,风力发电机组到期后单桩长期闲置,存在资源浪费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