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754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056286.X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轨卫星轨道衰减的大气密度自主估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获取有效的卫星飞行轨道圈计数;步骤S2:基于有效的卫星飞行轨道圈计数计算递推误差;步骤S3:计算每圈轨道高度衰减量;步骤S4:根据计算得到的卫星质量,当递推误差与每圈轨道高度衰减量相等时,对面质比偏差进行修正得到面质比修正系数,取均值获取最终修正系数均值;步骤S5:基于最终修正系数均值计算大气密度修正系数,当数据标识有效时,根据轨道圈计数增加,更新迭代每圈大气密度修正系数,得到气密度修正系数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14506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044434.6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类型遥感仪器联合探测的卫星布局,包括卫星平台,卫星平台顶部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安装有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太赫兹雷达,卫星平台的底部安装有推力器机组,卫星平台的周侧依次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一侧面上分别布置有光学成像探测仪器、对地数传天线、对地测控天线、太阳敏感器,第三侧面上分别布置有测控天线、导航接收天线,第二侧面、第四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太阳翼,第一侧面朝向地面,第三侧面背向地面,本发明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太赫兹雷达三个主动雷达载荷和光学成像仪器共平台安置,实现多类型遥感仪器联合探测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5329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81732.2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在轨自主数据管理及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建立星下点控制域集合;步骤2:建立成像控制区域集合;步骤3:建立存储管理域集合;步骤4:进行数据回放管理。本发明从遥感卫星数据应用出发,设计了一种数据存储下传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在地面站较少且无中继卫星可用的情况下,对整星遥感数据进行自主管理,有效充分利用了卫星在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23224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037946.0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倾斜轨道卫星光照条件的总体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步骤:由星上轨道参数递推或太阳敏感器测量得到太阳矢量,计算得到太阳高度角,以太阳高度角为参数表征整星能源供应变化和散热面变化;确定飞行方案步骤:兼顾整星能源和固定散热面设计的卫星掉头飞行方案;确定卫星飞行极性步骤:根据太阳矢量变化方向确定卫星飞行极性;确定适用性步骤:阴影区判断方法及阴影区掉头飞行方案的适应性;依据选择步骤:掉头飞行时间选择依据。本发明从整星总体优化设计角度出发,有利于整星热控设计;保证了足够光照时间,使整星能源得到平衡;固定光照面也解决了敏感器及载荷布局设计的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1123224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37946.0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倾斜轨道卫星光照条件的总体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步骤:由星上轨道参数递推或太阳敏感器测量得到太阳矢量,计算得到太阳高度角,以太阳高度角为参数表征整星能源供应变化和散热面变化;确定飞行方案步骤:兼顾整星能源和固定散热面设计的卫星掉头飞行方案;确定卫星飞行极性步骤:根据太阳矢量变化方向确定卫星飞行极性;确定适用性步骤:阴影区判断方法及阴影区掉头飞行方案的适应性;依据选择步骤:掉头飞行时间选择依据。本发明从整星总体优化设计角度出发,有利于整星热控设计;保证了足够光照时间,使整星能源得到平衡;固定光照面也解决了敏感器及载荷布局设计的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22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4735.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1S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卫星数字波束天线来波方向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北斗/GPS终端获取地心大地坐标系中信号源和数字波束天线的位置坐标;将信号源和数字波束天线在地心大地坐标系的位置坐标转换为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将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矢量转换为站心地平坐标系中的位置矢量;将位置矢量转换为站心地平坐标系中的来波方向角;使用经纬仪获取数字波束天线相对于站心地平坐标系的俯仰角和方位角;得出数字波束天线DOA模块的角估计误差,来判断数字波束天线DOA模块的估计来波方向角是否准确。本发明实现了在外场条件卫星数字波束天线来波快速、准确确定,提高了测试有效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82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24147.X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数字多波束接收天线的动态波束跟踪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地面发射终端、无人机、无人机遥控设备、星载数字多波束接收天线、星载接收机、地面综合处理设备、后端数据处理计算机,所述的地面发射终端装载在无人机上,无人机遥控设备通过无线遥控无人机,星载数字多波束接收天线连接星载接收机,星载接收机连接地面综合处理设备,地面综合处理设备分别与无人机遥控设备和后端数据处理计算机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同时满足星载数字多波束接收天线近场波束动态跟踪立体测试以及高动态跟踪快速移动目标速率的问题,提高了动态波束指向测试的成功率和动态波束指向准确度,降低了系统数据收发误码率,达到了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408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110418445.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低噪声接收前端机,包括:接收天线、低噪声放大器模块、镜像抑制介质滤波器模块、双平衡混频器模块、低通滤波器模块、第一中频放大器模块、温度补偿衰减器模块、增益调整控制模块、LC低通滤波器模块、第二中频放大器模块、本振频率源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飞行器低噪声接收前端机增益和噪声系数性能的瓶颈问题,提高了数据接收的灵敏度和成功率,达到了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43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418453.2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数据收集接收机,包括接收天线、接收滤波器、高频开关、第一低噪声接收前端模块、第一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第一声表面波双通道滤波器模块、第一中放通道模块、第二低噪声接收前端模块、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第二表面波双通道滤波器模块、第二中放通道模块、第一本振频率源以及第二本振频率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卫星数据收集接收机接收稳定性和频率稳定度性能的瓶颈问题,提高了数据收集的载噪比和成功率,达到了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4582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84578.8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接收机,公开了一种卫星用二次变频接收机的本振频率源,包括:高稳温补晶振(1)提供基频信号,经谐波发生器(2)、(7),四倍频声表面波滤波器(3)、(5),四倍频放大器(4)、(6),九倍频声表面波滤波器(8)、(10),九倍频放大器(9)、(11)滤波放大后,提供基频信号的四次谐波和九次谐波;经检波放大电路(12)检波放大后,提供晶振遥测信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频率源体积大、可靠性差及器件选择困难等不足,取得了结构紧凑,集成度高,调试难度较低等有益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