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06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44434.6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类型遥感仪器联合探测的卫星布局,包括卫星平台,卫星平台顶部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安装有激光/毫米波雷达、太赫兹雷达,卫星平台的底部安装有推力器机组,卫星平台的周侧依次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一侧面上分别布置有光学成像探测仪器、对地数传天线、对地测控天线、太阳敏感器,第三侧面上分别布置有天测控天线、导航接收天线,第二侧面、第四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太阳翼,第一侧面朝向地面,第三侧面背向地面,本发明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太赫兹雷达三个主动雷达载荷和光学成像仪器共平台安置,实现多类型遥感仪器联合探测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83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77868.5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空间飞行器迎风面压心位置和面积的方法,包括:在空间飞行器附近位置建立标准参照体的三维几何模型;创建标准参照体和空间飞行器沿飞行方向的平行投影平面图;识别并提取投影平面图中标准参照体区域和空间飞行器区域;计算所提取标准参照体区域的图像尺寸、形心坐标值和总像元数;计算所提取空间飞行器区域的形心坐标值、总像元数;计算标准参照体区域图像尺寸与理论工程尺寸的单位转换系数;计算空间飞行器迎风面压心位置和面积。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具有复杂外形航天器迎风面压心位置和面积;适用工况多;计算精度可调,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7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43024.X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荷嵌入式安装卫星平台构型及其组装方法,卫星平台构型包括推进舱、服务上下舱组合体、承力筒以及卫星平台载荷,所述推进舱布置在所述服务上下舱组合体的底部,所述承力筒贯穿所述推进舱、服务上下舱组合体;所述卫星平台载荷安装在所述服务上下舱组合体的侧面且卫星平台载荷的部分或全部嵌入到服务上下舱组合体的内部,本发明采用载荷嵌入式安装卫星平台构型,不改变推进服务舱本体固有包络和成熟的卫星构型,就可以实现载荷与平台的可靠安装,并满足运载整流罩包络要求,同时增加卫星平台对地面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9159925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10709164.X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满足载荷对日观测需求的卫星太阳翼构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分析载荷对日观测的视场要求,根据载荷工作模式确定载荷的视场包络;步骤2,分析太阳翼在轨状态的布置要求,根据太阳光照角变化情况确定太阳翼与卫星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步骤3,分析运载火箭对卫星外形尺寸的限制要求,结合卫星本体的外形状态确定载荷和太阳翼发射状态的可选布置形式;步骤4,根据上述三个步骤确定的约束条件,将载荷对日观测视场嵌入太阳翼,明确载荷和太阳翼在卫星本体上的布局位置,形成满足载荷对日观测需求的卫星太阳翼构型。本发明突破太阳翼仅用于给卫星供电的功能局限性,使太阳翼兼顾允许太阳光穿过其本身以便载荷对日观测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621089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10615388.4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B25B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钻模板进行卫星遥感仪器安装精度调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钻模板和隔振装置装星并进行安装精度调整;隔振装置分别与钻模板、星体结构进行销孔配作;从星上拆下钻模板和隔振装置;不装星状态下钻模板安装精度复位;遥感仪器探测主体和隔振装置装配并进行安装精度调整;遥感仪器探测主体与隔振装置进行销孔配作;遥感仪器探测主体和隔振装置装星并测量最终安装精度。本发明在保证遥感仪器探测主体安装精度的前提下,遥感仪器探测主体研制流程和星体结构研制流程相互独立,同时通过采用钻模板进行销孔配作的方式实现了安装精度过程数据在遥感仪器探测主体和星体结构之间有效传递,具有方法简单、实施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878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75986.6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10 , B64G1/24 , B64G1/40 , B64G1/44 , B64G1/66 , H01Q1/28 , H01Q1/08 , H01Q19/10 , H01Q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技术中卫星设计领域内的一种适用于低倾角近地轨道的主被动微波遥感卫星构型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卫星本体、第一频段缝隙天线阵雷达前端、第二频段缝隙天线阵雷达前端、多通道微波成像仪、双翼偏置一维驱动太阳电池阵、+X面姿轨控推力器机组、‑X面姿轨控推力器机组、推进剂中心贮箱、数传中继天线以及楔形平面反射镜。本发明能够使低轨气象卫星适应低倾角近地轨道高度低、大气密度大、轨道衰减快、轨道光照条件复杂、过地面站频次低的特点,保证卫星长寿命期内在轨实现高频次轨道维持、长期能源供给,并满足气象部门对遥感数据传输时效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82803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17086.1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1N2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振动响应相似度分析的损伤识别方法和系统,包括:通过测试分别获得结构损伤前、后的振动响应时域数据,并通过拉式变换得到其频率响应数据;根据损伤前、后结构的频率响应数据,进行全频段相似度分析,得到结构上所有部位的全频段相似度和对应的阈值,全频段相似度小于自身阈值则为响应异常,对应结构的响应异常部位;对响应异常部位的频率响应数据进行分频段相似度分析,得到分频段相似度和对应的阈值,分频段相似度小于自身阈值的频段为响应异常频段;结合响应异常部位和异常频段评估结构损伤程度。本发明能有效的对不同形式和不同材料的结构进行单损伤、多损伤工况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861458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615386.5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5D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遥感仪器光轴指向在轨调整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指向偏差测量单元、在轨调整控制单元、指向调整执行单元;指向偏差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或计算卫星遥感仪器光轴的实际指向偏差,并反馈给在轨调整控制单元;在轨调整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指令、指向偏差测量单元的在轨实测数据和指向调整执行单元反馈的调整完毕信息,在轨计算卫星遥感仪器光轴指向调整量,并向指向偏差测量单元发送开始测量指令、向指向调整执行单元发送调整指令;指向调整执行单元用于根据在轨调整控制单元指令对卫星遥感仪器光轴指向进行调整。本发明可在轨测量并调整卫星遥感仪器的光轴指向,可多次调整且调整精度可调,调整方式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369912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58731.0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轨观测卫星的地球同步轨道目标快速遍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观测序列:根据所观测的十五度倾角以内的整个地球同步轨道带,结合观测星轨道,分析并计算观测星相邻两轨的观测区域实现无缝拼接的序列轨迹;步骤二:确定单轨迹窗口数;步骤三:根据观测星与地球同步轨道带观测序列轨迹的相对运动速度,接算每一个窗口能够保证的最大探测时间;步骤四:形成地面注入数据上行注入卫星。本发明可有效弥补地基探测编目设备在固定时间、固定空间、固定探测区域方面的不足,同时在牵引卫星姿态轨迹跟踪及自主任务规划实施方面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506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044434.6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类型遥感仪器联合探测的卫星布局,包括卫星平台,卫星平台顶部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安装有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太赫兹雷达,卫星平台的底部安装有推力器机组,卫星平台的周侧依次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一侧面上分别布置有光学成像探测仪器、对地数传天线、对地测控天线、太阳敏感器,第三侧面上分别布置有测控天线、导航接收天线,第二侧面、第四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太阳翼,第一侧面朝向地面,第三侧面背向地面,本发明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太赫兹雷达三个主动雷达载荷和光学成像仪器共平台安置,实现多类型遥感仪器联合探测的应用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