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842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210861.2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可展开卫星天线型面精度在轨主动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变形测量系统、控制器、可展开卫星天线和执行器;所述变形测量系统监测可展开卫星天线结构的变形量;所述控制器将控制信号输入给执行器;所述可展开卫星天线包括辐射面、框架和天线撑杆;所述辐射面安装于框架上,所述框架由天线撑杆拼接而成或一体成型;所述执行器由纵向作动器与横向作动器组成,通过安装于天线框架上的纵向作动器调节辐射面的局部型面精度,通过安装于天线撑杆支座上的横向作动器调节框架的整体扭转与弯曲变形。本发明的调节装置通过执行器主动调节天线阵面的在轨热变形,控制天线型面精度,以适应高精度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成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31708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393318.4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1Q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多层混合结构装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由桁架和板式结构通过刚性连接耦合形成的混合结构且混合结构用于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和支撑;该方法将混合结构整体倒置,经过系统解耦、分段分层划分、局部装配耦合、系统耦合恢复四个步骤完成,装配形式为逐层累加装配。本发明能够解决存在复杂耦合装配关系的用于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多层混合结构装配难题,其对结构系统内存在耦合装配关系的零部件进行充分解耦并在装配过程逐步进行逆向系统耦合恢复,极大的提高了该多层混合结构零部件装配的协调性和相容性,降低全局性装配风险,便于局部装配过程中精度调节和工艺余量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733194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396255.8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1Q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反对称高刚度混合结构,其包括桁架和板式结构两部分且整体呈反对称的多层构型形式,自下而上一共分为三层,由四层接头、三层杆系和若干板式结构组成,通过桁架和板式结构连接形成整体封闭结构;其中,桁架由接头和杆系组成,杆系包括方梁和圆杆;杆系通过与接头刚性连接形成桁架,利用接头安装底座和接头、方梁连接后形成的组合平面构成桁架四周及顶底部的对外安装平面,桁架内部由圆杆斜撑;板式结构由下层板、中层板、上层板、隔板组成;下层板中心圆环区域上下两面均存在刚性连接关系。本发明能够提供适应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高刚度结构系统,有利于保证应用该混合结构的卫星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33194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396255.8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1Q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1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反对称高刚度混合结构,其包括桁架和板式结构两部分且整体呈反对称的多层构型形式,自下而上一共分为三层,由四层接头、三层杆系和若干板式结构组成,通过桁架和板式结构连接形成整体封闭结构;其中,桁架由接头和杆系组成,杆系包括方梁和圆杆;杆系通过与接头刚性连接形成桁架,利用接头安装底座和接头、方梁连接后形成的组合平面构成桁架四周及顶底部的对外安装平面,桁架内部由圆杆斜撑;板式结构由下层板、中层板、上层板、隔板组成;下层板中心圆环区域上下两面均存在刚性连接关系。本发明能够提供适应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高刚度结构系统,有利于保证应用该混合结构的卫星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0558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89648.6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1S1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结构变形引起的多类型载荷间耦合指向精度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卫星本体布局坐标系,建立星上载荷自基准与卫星主基准之间的参照关系,以离散点云数据的形式提取星上结构变形数据,建立多类型载荷之间耦合指向变化评估模型,用以评估载荷指向精度。本发明主要解决星上单体型光学高精度姿轨控载荷和阵面型微波载荷间因为卫星结构变形引起的耦合指向精度评估,基于协调一致的基准变换和耦合指向精度评估,避免因数据接口形式杂乱、人工干预和定制模式等原因在指向精度解算、评估过程中的干扰,通用化的实现针对配置有多种类型载荷的卫星结构变形引起的载荷之间耦合指向精度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4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10861.2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可展开卫星天线型面精度在轨主动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变形测量系统、控制器、可展开卫星天线和执行器;所述变形测量系统监测可展开卫星天线结构的变形量;所述控制器将控制信号输入给执行器;所述可展开卫星天线包括辐射面、框架和天线撑杆;所述辐射面安装于框架上,所述框架由天线撑杆拼接而成或一体成型;所述执行器由纵向作动器与横向作动器组成,通过安装于天线框架上的纵向作动器调节辐射面的局部型面精度,通过安装于天线撑杆支座上的横向作动器调节框架的整体扭转与弯曲变形。本发明的调节装置通过执行器主动调节天线阵面的在轨热变形,控制天线型面精度,以适应高精度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成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16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664429.9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卫星结构在轨变形测量的一维PSD传感器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PSD信号处理板,所述PSD信号处理板上设有PSD信号处理电路,所述PSD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一维PSD芯片、电流采样电路、电压放大电路、输出保护电路、精密电源电路、加热电路和测温电路,所述一维PSD芯片用于感应入射激光光点位置;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精密电源电路与所述一维PSD芯片相连;所述电压放大电路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和输出保护电路相连,所述加热电路与外部供电连接;所述测温电路与外部温度采集单机连接。本发明可用于实现卫星结构在轨变形的非接触式测量;具备自身温度测量功能、低温环境自主热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63570.8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热变形试验相对指向变化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卫星本体、相控阵雷达天线、星敏感器、星敏感器棱镜、摄影测量相机、经纬仪、光电自准直仪、基准尺、基准点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摄影测量相机能够测量基准点和相控阵雷达天线的阵面上靶标点的空间位置;经纬仪能够测量基准点在经纬仪坐标系的空间位置和星敏感器棱镜镜面法线在经纬仪坐标系的矢量;光电自准直仪能够测量星敏感器棱镜自身镜面法线的指向变化;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能够根据摄影测量相机、经纬仪和光电自准直仪反馈的信息建立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法线和星敏感器棱镜镜面法线之间的指向变化关系。本发明提高了热变形试验的测量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9508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610972107.1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空间机热耦合载荷高精度自适应传递的通用方法,步骤1:提取航天器机热耦合仿真模型数据和耦合载荷初始数据,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多变元一致性处理;步骤2:设定耦合载荷传递精度需求,对航天器结构仿真模型进行区域分解和区域边界识别;步骤3:运用紧支撑径向基函数对航天器结构仿真模型分解的区域进行分级耦合载荷传递;步骤4:提取已传递的耦合载荷的区域并与耦合载荷初始特征数据进行校验,判断是否满足设定的耦合载荷传递精度需求。本发明减少仿真过程中人工干预和定制模式等带来的干扰,提供高精度自适应的传递方法,兼顾效率和精度协调平衡,实现各类航天器机热耦合仿真分析过程中耦合载荷通用化应用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674208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986223.9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轨柔性释放的面内定值卸载游离连接装置,包括低变形星敏感器安装支架、定值刚度连接装置、柔性释放装置;定值刚度连接装置预埋在低变形星敏感器安装支架两端,柔性释放装置安装在低变形星敏感器安装支架上,可根据具体承载情况进行布局,定值刚度埋件、安装基础垫环、特制连接螺钉、螺钉连接垫环、普通垫环和防剪螺钉,定值刚度埋件通过特制连接螺钉和螺钉连接垫环安装在低变形星敏感器安装支架内,低变形星敏感器安装支架上粘贴安装有基础垫环。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支架整体的连接刚度、在轨柔性释放和定值面内卸载三个方面的优化设计,为星敏感器提供了较高精度的安装界面,创造了一个较稳定的在轨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