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3771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043052.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遮挡判定的多星敏集群自适应布局方法及系统,包括参照整星坐标系建立参数化转移坐标系,在转移系原点处建立参数化坐标系;在星敏感器安装面中心建立星敏安装坐标系;建立并装配被遮挡模型和遮挡模型,进行集群内单台星敏基于遮挡判定的位置自适应偏置和在位置自适应偏置的基础上进行该星敏基于遮挡判定的转角自适应偏置;完成集群内单台星敏布局后,再对集群内其他星敏布局,将已完成布局的星敏模型作为新增的遮挡模型引入其他星敏的布局过程中,再执行星敏判定,实现对多星敏集群内的其他星敏的自适应布局;多星敏集群自适应布局完成后,输出结果为各星敏安装系、转移系、X轴转角系、Y轴转角系、Z轴转角系之间偏置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71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43052.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遮挡判定的多星敏集群自适应布局方法及系统,包括参照整星坐标系建立参数化转移坐标系,在转移系原点处建立参数化坐标系;在星敏感器安装面中心建立星敏安装坐标系;建立并装配被遮挡模型和遮挡模型,进行集群内单台星敏基于遮挡判定的位置自适应偏置和在位置自适应偏置的基础上进行该星敏基于遮挡判定的转角自适应偏置;完成集群内单台星敏布局后,再对集群内其他星敏布局,将已完成布局的星敏模型作为新增的遮挡模型引入其他星敏的布局过程中,再执行星敏判定,实现对多星敏集群内的其他星敏的自适应布局;多星敏集群自适应布局完成后,输出结果为各星敏安装系、转移系、X轴转角系、Y轴转角系、Z轴转角系之间偏置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629508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610972107.1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空间机热耦合载荷高精度自适应传递的通用方法,步骤1:提取航天器机热耦合仿真模型数据和耦合载荷初始数据,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多变元一致性处理;步骤2:设定耦合载荷传递精度需求,对航天器结构仿真模型进行区域分解和区域边界识别;步骤3:运用紧支撑径向基函数对航天器结构仿真模型分解的区域进行分级耦合载荷传递;步骤4:提取已传递的耦合载荷的区域并与耦合载荷初始特征数据进行校验,判断是否满足设定的耦合载荷传递精度需求。本发明减少仿真过程中人工干预和定制模式等带来的干扰,提供高精度自适应的传递方法,兼顾效率和精度协调平衡,实现各类航天器机热耦合仿真分析过程中耦合载荷通用化应用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6407626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11046332.9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太阳电池阵本体在轨遮挡的简化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STK自有建模语言分别建立*.mdl格式的太阳电池阵受晒模型和航天器本体遮蔽模型;步骤二,分别导入太阳电池阵受晒模型和航天器本体遮蔽模型,对二者的分析环境进行一致性设置;步骤三,对太阳电池阵受晒模型进行以秒为时间单位以航天器本体为遮蔽物的太阳电池阵在轨遮挡分析;步骤四,提取太阳电池阵在轨运行周期内各时刻太阳电池阵受晒面积。本发明满足不同时间尺度上太阳电池阵遮挡结果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69179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0467.6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微变形星敏感器安装支架,其中,星敏安装板连接在薄壁壳体结构外面上;热管位于薄壁壳体结构的内部,热管的一端连接在星敏安装板上,热管的另一端与热量收集板连接;热量收集板连接在薄壁壳体结构的顶部内侧,且部分伸出薄壁壳体结构的顶部;第一隔热垫安装在热量收集板与薄壁壳体结构之间;后盖板连接到薄壁壳体结构的背面,从而形成安装支架头部;支撑杆组件的一端与安装支架头部连接,支撑杆组件的另一端用于安装航天器光学成像有效载荷结构本体。本发明解决了高轨航天器星敏感器安装支架苛刻的热变形技术难题,从而满足了航天器高精度姿态确定以及图像导航配准要求,同时具有结构形式新颖,质量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8287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75483.5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卫星载荷指向相对变形的在轨测量系统,包括:变形隔离装置41、零变形安装结构42、四个激光角度测量单元、第一棱镜47、第二棱镜48;第一棱镜47、第二棱镜48用于分别固定于需测量的两个有效载荷的安装面上;四个激光角度测量单元分别朝向并对准作为被侧面的第一、二棱镜的两个侧面。本发明能够成对地用于测量有效载荷安装面相对于测量装置的指向变化角度;通过测得多个有效载荷安装面相对于测量装置的指向变化角度的传递关系,就可以获得多个有效载荷安装面之间的相对指向变化角度。经验证,本发明可以对安装在卫星平台上的有效载荷的相对指向变形进行测量,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0角秒。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301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611024721.1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环境的卫星分布式协同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创建设备及直属件的机械接口发布几何;S2、创建舱板安装面的发布几何;S3、创建舱板安装面的发布几何;S4、创建骨架模型并收集接口信息;S5、根据骨架传递的开孔进行结构板设计;S6、根据骨架传递的脚印信息进行热控设计。本发明解决了各学科间设计意图可通过三维模型进行传递和驱动,无需人为判读和转换,并通过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各学科平行设计,大大提高正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1708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393318.4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1Q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多层混合结构装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由桁架和板式结构通过刚性连接耦合形成的混合结构且混合结构用于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和支撑;该方法将混合结构整体倒置,经过系统解耦、分段分层划分、局部装配耦合、系统耦合恢复四个步骤完成,装配形式为逐层累加装配。本发明能够解决存在复杂耦合装配关系的用于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多层混合结构装配难题,其对结构系统内存在耦合装配关系的零部件进行充分解耦并在装配过程逐步进行逆向系统耦合恢复,极大的提高了该多层混合结构零部件装配的协调性和相容性,降低全局性装配风险,便于局部装配过程中精度调节和工艺余量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733194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396255.8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1Q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反对称高刚度混合结构,其包括桁架和板式结构两部分且整体呈反对称的多层构型形式,自下而上一共分为三层,由四层接头、三层杆系和若干板式结构组成,通过桁架和板式结构连接形成整体封闭结构;其中,桁架由接头和杆系组成,杆系包括方梁和圆杆;杆系通过与接头刚性连接形成桁架,利用接头安装底座和接头、方梁连接后形成的组合平面构成桁架四周及顶底部的对外安装平面,桁架内部由圆杆斜撑;板式结构由下层板、中层板、上层板、隔板组成;下层板中心圆环区域上下两面均存在刚性连接关系。本发明能够提供适应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高刚度结构系统,有利于保证应用该混合结构的卫星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33194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396255.8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1Q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1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反对称高刚度混合结构,其包括桁架和板式结构两部分且整体呈反对称的多层构型形式,自下而上一共分为三层,由四层接头、三层杆系和若干板式结构组成,通过桁架和板式结构连接形成整体封闭结构;其中,桁架由接头和杆系组成,杆系包括方梁和圆杆;杆系通过与接头刚性连接形成桁架,利用接头安装底座和接头、方梁连接后形成的组合平面构成桁架四周及顶底部的对外安装平面,桁架内部由圆杆斜撑;板式结构由下层板、中层板、上层板、隔板组成;下层板中心圆环区域上下两面均存在刚性连接关系。本发明能够提供适应星载大阵面天线H型安装的高刚度结构系统,有利于保证应用该混合结构的卫星的整体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