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6287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87506.7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9G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显示器的显示驱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像素数据整理模块,用于将视频数据解析出的像素数据流进行整理,确定整理后的数据流;数据存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整理后的数据流;扫描算法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微型显示器的画面分辨率确定扫描排序序列;像素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扫描排序序列,依次从所述数据存储控制模块中选取出像素行数据流,并将选取出的像素行数据流分行传输至所述微型显示器的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本发明能够大幅减少显示面板中每行画面间传输与显示的等待时间,在相同驱动频率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显示画面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20932.7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半导体器件瞬态热测试的恒流源,涉及瞬态热测试技术领域,该恒流源包括:DCDC隔离电源以及LDO降压模块、高精度电压基准模块、极性转换模块、25.5MA档电流源模块、2A档电流源模块、大小电流切换模块、以及BNC接口输出模块;本发明可以在大电流输出下保持高精度,还可以实现大小电流之间的快速切换,来实现瞬态热测试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984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2730.9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16C10/00 , C23C16/455 , G16C20/10 , G16C20/30 , G16C20/8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表面粗糙度分析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薄膜表面粗糙度分析方法,包括:生成气体基团分子和基底并构建分子动力模拟模型,并设定相关参数;在分子动力模拟模型中配置原子间相互作用势以及能量最小化处理;进行原子沉积,在原子沉积的过程中对含有原子坐标信息的输出文件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不同时刻薄膜沉积的快照数据和最终薄膜生长的形貌图;对形貌图进行模拟分析,得到薄膜表面原子坐标数据,结合均方根粗糙度RMS公式获取薄膜表面原子个数及原子平均高度值数据;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薄膜表面粗糙度数据。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薄膜生长时表面粗糙度大小,有效减少因实验的带来成本与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527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196305.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半导体器件瞬态热测试的电压采集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所述半导体器件进入工作状态,其两端具有电压,等待开始所述瞬态热测试;用户根据所述半导体器件的实际电压值,在上位机中选择相应的参考电压值和电压量程;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参考电压值及电压量程,据以生成所述实际电压值的取值范围;控制采集模块采集所述半导体器件的电压信号,且将实际电压值符合所述取值范围的电压信号加以存储,并传输至所述上位机。本发明的用于半导体器件瞬态热测试的电压采集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实现了以不同的采样率对电压信号的采集,并且输入电压量程可变,通过指定参考电压和选择量程实现了高精度的采样。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36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04084.7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基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基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包括铜基板、生长在所述铜基板表面的石墨烯薄膜、散布在石墨烯薄膜表面的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和铜纳米粒子外层。在本发明中,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导电性优异和生物兼容性优异的特点,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铜纳米粒子具有大的表面体积比和电子性能,能够与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协同修饰传感器衬底-电极组合,帮助生物识别,以增加靶标结合,放大信号并由此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扩大检测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186287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787506.7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9G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显示器的显示驱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像素数据整理模块,用于将视频数据解析出的像素数据流进行整理,确定整理后的数据流;数据存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整理后的数据流;扫描算法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微型显示器的画面分辨率确定扫描排序序列;像素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扫描排序序列,依次从所述数据存储控制模块中选取出像素行数据流,并将选取出的像素行数据流分行传输至所述微型显示器的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本发明能够大幅减少显示面板中每行画面间传输与显示的等待时间,在相同驱动频率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显示画面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79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14636.8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函数的半导体器件寿命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待分析半导体器件进行寿命循环试验;对寿命循环试验后的待分析半导体器件进行热测试,得到待分析半导体器件的瞬态响应曲线;根据瞬态响应曲线确定待分析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函数;待分析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函数包括积分结构函数和微分结构函数;积分结构函数为待分析半导体器件的热阻与热容之间的函数,微分结构函数为待分析半导体器件的热阻与热容对热阻一阶导数之间的函数;根据积分结构函数和微分结构函数对待分析半导体器件内部的各层结构进行分析,得到待分析半导体器件的寿命分析结果。本发明可以实现半导体内部结构的分析,从而指导半导体性能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35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902817.3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包括透明基板、负载在所述透明基板表面的银纳米线网格、所述银纳米线网格表面的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层和石墨烯薄膜外层。本发明通过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银纳米线和石墨烯薄膜协同配合,克服了单一材料机械稳定性差或光电性能差的缺点,所得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具有较低的电阻、较高的透过率、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的方块电阻小于50Ω/sq,透过率为88.5~90.5%。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35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02817.3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包括透明基板、负载在所述透明基板表面的银纳米线网格、所述银纳米线网格表面的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层和石墨烯薄膜外层。本发明通过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银纳米线和石墨烯薄膜协同配合,克服了单一材料机械稳定性差或光电性能差的缺点,所得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具有较低的电阻、较高的透过率、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的方块电阻小于50Ω/sq,透过率为88.5~90.5%。
-
公开(公告)号:CN1193578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94705.6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F18/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IGBT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IGBT当前时刻的饱和压降值;将所述当前时刻的饱和压降值输入至训练后的剩余使用寿命网络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IGBT下一时刻的饱和压降值;其中,剩余使用寿命网络预测模型包含卷积神经网络和转换器模型,所述转换器模型包括嵌入层、编码器和解码器,所述嵌入层的输出为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为所述编码器的输入;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饱和压降值确定所述IGBT的剩余使用寿命。本申请可提高IGBT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