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594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41091.5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43 , H01M10/655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液冷均温装置,包括安装在动力电池下方的冷却板;冷却板由下向上依次包括集流板、导板及顶板,顶板与动力电池连接;集流板与导板间设有隔栅,隔栅将集流板与导板间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液室与出液室,集流板对应进液室和出液室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导板对应进液室与出液室的位置上分别开有射流孔和出流孔,至少一个射流孔的中心与动力电池的中心轴对齐;用于冷却动力电池的冷却液经进液口进入进液室后由射流孔射到顶板上以吸收动力电池上的热量,再经出流孔流入出液室,最后由出液口流出。本发明冷却板设计独特,能够显著降低沿程加热效应和温差;装置的机械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209641789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20760706.6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43 , H01M10/655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电池温差的装置,包括安装在动力电池下方的冷却板;冷却板由下向上依次包括集流板、导板及顶板,顶板与动力电池连接;集流板与导板间设有隔栅,隔栅将集流板与导板间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液室与出液室,集流板对应进液室和出液室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导板对应进液室与出液室的位置上分别开有射流孔和出流孔,所有射流孔的中心与动力电池的中心轴对齐;用于冷却动力电池的冷却液经进液口进入进液室后由射流孔射到顶板上以吸收动力电池上的热量,再经出流孔流入出液室,最后由出液口流出。本实用新型冷却板设计独特,能够显著降低沿程加热效应和温差;装置的机械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