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70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2049.2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引流结构的电解池流场板及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属于质子交换膜电解池技术领域。它包括设在流场板中心的主流道、副流道和设在流场板底面的若干组微米级气孔,主流道与副流道二者相连通,且主流道的水流向与副流道的水流向在流场板上呈锐角设置,还包括引流结构,引流结构设在主流道中,且以引流结构的侧面定义为引流面,用于将流经主流道内的水通过引流结构流到副流道中,引流面对主流道的引流方向与副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本发明通过在主流道内部与副流道内部之间设置等腰三角形,目的是为了提高水在流场板内的引导效率。避免大量的水流从主流道的进料口直接流向出料口,有效减少局部浓度极化和气体堵塞的风险,显著提升电解池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38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22182.X
申请日:2022-11-30
IPC: B23P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铆接装置,该装置用于熔断器刀头(3)和穿丝帽(5)的铆接;所述的装置包括铆接机(1)、模具柱体(2)、固定凸台(6)和用于控制铆接机(1)的开关(7);所述的固定凸台(6)位于模具柱体(2)的下方;所述的穿丝帽(5)和熔断器刀头(3)依次倒扣在固定凸台(6)上;所述的模具柱体(2)设置在铆接机(1)底端,通过下冲与熔断器刀头(3)接触完成熔断器刀头(3)和穿丝帽(5)的铆接;所述的模具柱体(2)底端设置凹槽(8),用于将穿丝帽(5)铆接入熔断器刀头(3)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铆接质量高、铆接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3220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409612.4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比热容测试方法与装置,采用热损标定和加热均温测试来测定动力电池的比热容;通过热损标定获得动力电池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保持温控箱的腔体恒定温度不变,薄膜加热器给所述动力电池加热一段时间,随后停止加热,使所述动力电池自行散热均温一预设时间直至动力电池温度均匀并获得平均温升,根据所述温度时间变化曲线计算所述动力电池的热损,基于能量守恒计算其比热容。本发明动力电池的比热容测试装置简单、测量时间短、测试结果准确,成本低、易操作,可测试不同工况温度下的动力电池比热容。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94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910441091.5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43 , H01M10/655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液冷均温装置,包括安装在动力电池下方的冷却板;冷却板由下向上依次包括集流板、导板及顶板,顶板与动力电池连接;集流板与导板间设有隔栅,隔栅将集流板与导板间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液室与出液室,集流板对应进液室和出液室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导板对应进液室与出液室的位置上分别开有射流孔和出流孔,至少一个射流孔的中心与动力电池的中心轴对齐;用于冷却动力电池的冷却液经进液口进入进液室后由射流孔射到顶板上以吸收动力电池上的热量,再经出流孔流入出液室,最后由出液口流出。本发明冷却板设计独特,能够显著降低沿程加热效应和温差;装置的机械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86661.9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领域,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流道,能够显著提升气液两相流在流道内的流速,从而使得大量产生的气体不至滞留在流道内,进而使得氢气或氧气的制备效率明显提高,具有连续的直槽部和弧槽部,弧槽部的过流截面小于直槽部的过流面积,气液两相流在流经弧槽部时,过流面积先减小后增加,从而使得气液两相流的流速骤增。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94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41091.5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43 , H01M10/655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液冷均温装置,包括安装在动力电池下方的冷却板;冷却板由下向上依次包括集流板、导板及顶板,顶板与动力电池连接;集流板与导板间设有隔栅,隔栅将集流板与导板间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进液室与出液室,集流板对应进液室和出液室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导板对应进液室与出液室的位置上分别开有射流孔和出流孔,至少一个射流孔的中心与动力电池的中心轴对齐;用于冷却动力电池的冷却液经进液口进入进液室后由射流孔射到顶板上以吸收动力电池上的热量,再经出流孔流入出液室,最后由出液口流出。本发明冷却板设计独特,能够显著降低沿程加热效应和温差;装置的机械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7322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09612.4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比热容测试方法与装置,采用热损标定和加热均温测试来测定动力电池的比热容;通过热损标定获得动力电池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保持温控箱的腔体恒定温度不变,薄膜加热器给所述动力电池加热一段时间,随后停止加热,使所述动力电池自行散热均温一预设时间直至动力电池温度均匀并获得平均温升,根据所述温度时间变化曲线计算所述动力电池的热损,基于能量守恒计算其比热容。本发明动力电池的比热容测试装置简单、测量时间短、测试结果准确,成本低、易操作,可测试不同工况温度下的动力电池比热容。
-
公开(公告)号:CN219094224U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23200705.7
申请日:2022-11-30
IPC: B23P1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铆接装置,该装置用于熔断器刀头(3)和穿丝帽(5)的铆接;所述的装置包括铆接机(1)、模具柱体(2)、固定凸台(6)和用于控制铆接机(1)的开关(7);所述的固定凸台(6)位于模具柱体(2)的下方;所述的穿丝帽(5)和熔断器刀头(3)依次倒扣在固定凸台(6)上;所述的模具柱体(2)设置在铆接机(1)底端,通过下冲与熔断器刀头(3)接触完成熔断器刀头(3)和穿丝帽(5)的铆接;所述的模具柱体(2)底端设置凹槽(8),用于将穿丝帽(5)铆接入熔断器刀头(3)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铆接质量高、铆接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2878115U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21749546.2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极板流道结构、阳极侧结构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属于水电解池技术领域。此流道结构为蛇形流道,所述蛇形流道包括水平段,沿流体方向,所述水平段上分别设有弧形流道、水平流道和锯齿流道,且弧形流道、水平流道和锯齿流道三者依次连接成一个流道单元,多个流道单元组成蛇形流道。本实用新型中蛇形流道的水平段上采用弧形流道、水平流道和锯齿流道为一流道单元,多流道单元结合方式的流道结构,增加气流在整个双极板中流动时的扰动,强化流道内气体的运输作用,反应气体更容易进入电池内部,相比之前简单的蛇形流道,电解池的电解速度加快,加快产生电流速率,在单位时间内增大了电流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12383979U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20702934.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打胶机的托盘治具,包括托盘本体以及并列设于托盘本体上的控制器壳体放置组件和PCB板放置组件,所述控制器壳体放置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放置架、第二壳体放置架以及多个设于第一壳体放置架和第二壳体放置架上的定位块和壳体定位销,所述第一壳体放置架和第二壳体放置架正对设置并留有放置控制器壳体的空间,所述PCB板放置组件包括第一PCB板放置架、第二PCB板放置架以及多个设于第一PCB板放置架和第二PCB板放置架上的PCB板定位销,所述第一PCB板放置架和第二PCB板放置架正对设置并留有放置PCB板的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控制器壳体和PCB板放置错误,定位效果好,拆装方便,通用性强,开模简单,加工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