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24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23531.4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束合结构矩形顶管群顶进施工的地表沉降分布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导入由矩形顶管群组成的束合结构的设计断面,建立总体坐标系;2、拟定束合结构的矩形顶管群的顶进顺序,并编号存储;3、建立束合结构中每一根矩形顶管的局部坐标系;4、定义束合结构断面范围内的土层分布,并赋值土体内摩擦角;5、输入每一矩形顶管的计算参数;6、计算第1根矩形顶管在顶进施工的地表沉降分布;7、从第2根矩形顶管开始,按照已编号的顺序迭代计算每一矩形顶管顶进施工的地表沉降分布;8、迭代计算至最后一根矩形顶管后,将输出的地表沉降分布函数Z(x)绘制成相应的曲线。本发明在设计阶段能便捷高效的预测,为管节施工方案比选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72939.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连续沉井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杂散电流防护结构,每一隔舱底板内的底板钢筋与相邻的连接段底板内的底板钢筋之间,或者与相邻的另一隔舱底板内的底板钢筋之间均通过电气连通装置连接;每一电气连通装置均包括电通端组和水平连接件;每一组电通端组的四个钢筋连接套管均设置在相应的底板钢筋中最上层的钢筋网中的任意两根呈十字交叉的钢筋上;每一端组连接件的一端均插入相应的隔舱底板或者相应的连接段底板的水泥结构内与相应的四个钢筋连接套管连接,另一端均与水平连接件连接;每一水平连接件与另一水平连接件之间均通过自锁式通电卡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397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53391.4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3/00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井与铣槽相结合的地下构筑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地下构筑物划分成两个以上沉井段;2、将每一沉井单元均沉入相应的沉井段;3、施工每一沉井单元的封底素砼和所有内部结构;4、采用铣槽机铣除每两个相邻的沉井单元相向一面两侧沉井井壁之间的土体,并浇筑每一连接段侧墙的混凝土;5、开挖每两个相邻的沉井单元之间土体形成连接段窄条基坑,并逐步凿除相应的沉井单元的沉井封堵墙;6、在连接段窄条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完成连接段的结构回筑及与相应的沉井单元的内部结构的连接;7、完成连接段的的顶板防水层施工及覆土回填。本发明进一步提升沉井连接段机械化水平,拓宽连续沉井应用场景,具有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18470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1122393.8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构后做的重叠顶管深大工作井布置方法;步骤如下:首先,确定顶管工作井的平面尺寸;确定层高;确定工作井的底标高;其次,在工作井的实施阶段,顶管的施工侧采用临时空间受力转换体系;非顶管施工侧则按照建筑使用要求进行施工;再次,在顶管的施工阶段,依靠工作井中各层后浇楼板所留空间,吊装管节、出渣、设备及材料;先施工底部顶管,底部顶管施工完成后,再搭设施工平台施工顶部顶管;最后,在顶管的施工完成后,按照使用阶段楼板布置要求,现浇楼板封孔,凿除多余的临时结构;完成工作井内部装修、设备安装。本发明解决工作井楼层层高与顶管施工要求的矛盾,避免了无谓的楼层加高或层数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9184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22393.8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构后做的重叠顶管深大工作井布置方法;步骤如下:首先,确定顶管工作井的平面尺寸;确定层高;确定工作井的底标高;其次,在工作井的实施阶段,顶管的施工侧采用临时空间受力转换体系;顶管的非顶管施工侧则按照使用要求的楼板进行施工;再次,在顶管的施工阶段,依靠工作井中各层后浇楼板所留空间,吊装管节、出渣、设备及材料;先施工底部顶管,底部顶管施工完成后,再搭设施工平台施工顶部顶管;最后,在顶管的施工完成后,按照使用阶段楼板布置要求,现浇楼板封孔,凿除多余的临时结构;完成工作井内部装修、设备安装。本发明解决工作井楼层层高与顶管施工要求的矛盾,避免了无谓的楼层加高或层数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101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946790.7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搜索拟拔桩桩底的装置的使用方法,至少包括钢套管,所述钢套管的内径大于拟拔桩的外径,所述钢套管套设于拟拔桩的外侧;所述钢套管的底端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以超声波反射谱的方式向外输出到控制台,根据所述控制台实时接收的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所发出的信息的变化来确定所述拟拔桩桩底的位置。本发明在钢套管的底端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发出的信号与拟拔桩桩底信号之间的对比,即可知超声波传感器所在位置是否为桩底的位置,从而可以一次性将拔桩套锁在桩底上,有效避免了重复试套和起抜,定位精度、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人力物力,达到缩短了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81189.8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地下构筑物的全预制装配侧墙洞门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浇筑下框架梁,并预留下凹槽;2、在下凹槽设置橡胶止水带,卡入所有预制板临时墙体;3、在所有预制板临时墙体的上端向上依次设置橡胶止水带和用于浇筑上框架梁的钢模板;4、通过预压螺栓收紧钢模板与相应的预制板临时墙体之间的间隙压紧相应的橡胶止水带;5、浇筑两侧壁柱和上框架梁;6、设置与相应的预制板临时墙体连接,覆盖相应的预制板临时墙体高度,并沿门框结构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钢板;7、涂抹黄油填满相应的间隙位置;8、在基坑开挖结束后,拆除并回收所有预制板临时墙体。本发明实现地下构筑物侧墙洞门的免凿除和方便拆卸,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379005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967489.X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功能隧道断面拟合的顶管,包括若干管节;每两个相邻的管节的侧面互相连接形成顶管的环形管壁;若干管节中包括最少一A型管节、最少一B型管节和/或最少一C型管节;每一A型管节的外面和内面均互相平行,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度,两个侧面与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95度;每一B型管节的外面和内面均互相平行,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5度,两个侧面与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92.5度;每一C型管节的外面和内面之间,以及两个侧面之间均互相平行,且两个侧面与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本发明通过排列组合能够形成不同跨径的隧道结构,进而实现管节生产的标准化,以及管节顶进机械的通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81203.7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于下沉和抗浮的沉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沉井主体的侧壁设有若干电磁力吸附装置,以及若干外贴钢板;所有外贴钢板拼接后能够覆盖沉井主体侧壁的外表面,并均通过相应位置的电磁力吸附装置吸附固定在沉井主体的外表面;每一外贴钢板朝向沉井主体外侧的一面均为光滑的表面;沉井主体的侧壁设有若干沿水平方向贯通的预留孔;每一预留孔内均设有增阻块。使用时,在沉井主体下沉过程中逐一关闭电磁力吸附装置并拔出外贴钢板,然后在预留孔内插入增阻块,当沉井主体沉至设计深度,将所有增阻块均从预留孔中向外移出,最后通过注浆管和注浆口向土体中注入水泥浆液。本发明在沉井下沉时能利于减阻下沉,在达到设计深度后又能够增大抗浮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3540.9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实现地铁车站水平扩建的预应力束合管幕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分批顶进的若干方钢管;若干所述方钢管包括A类锚固角管、B类锚固角管、C类锚固角管、工具角管、B类标准管和锚固标准管;施工包括如下步骤:暗挖地铁车站区域分批顶进方钢管;穿设波纹管及预应力筋、混凝土填充、张拉;暗挖地铁车站区域的混凝土填充剩余角管、挖土、施做内部结构;后期水平扩建区域的基坑开挖、内部结构回筑及换撑,及施工后浇带、完成与已建成的暗挖地铁车站结构的连接;对已完成暗挖地铁车站结构侧墙开孔实现扩建连通;最后进行上部空间吊顶过渡处理和底部装修面层铺装处理。本发明能够解决既有预应力束合管幕结构无法实现侧墙后开孔连通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