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导轨直线滚子结合部间隙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831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51964.8

    申请日:201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导轨直线滚子结合部间隙评价方法,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是基于有限元动力学仿真来实现的。在本发明中,汽车座椅导轨直线滚子结合部间隙的评价方法前提是建立座椅导轨的有限元模型。在该有限元模型中,用弹簧阻尼单元来表征钢珠与内外轨之间的接触关系。这样一来,在随机路面激励作用下钢珠与导轨内壁之间呈现的时而压紧时而分离的特性将由弹簧阻尼单元两端点间相对位移来表示。通过对弹簧阻尼单元两端点之间的相对位移进行统计学分析,给出合适的间隙预估值,那么在导轨装配过程中预压此预估值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间隙的产生,即有效地解决了座椅导轨振动噪声问题。

    汽车座椅零件动静态等效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4849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229100.8

    申请日:201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零件动静态等效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计正交试验,建立相关参数的正交表,所述相关参数包括:动态试验输入、试验构件几何参数;根据所述正交表的数据,分别进行动态试验和静态试验,以动静态试验的变形位移场近似的等效原则,得到相应的静态输入试验加载力;基于所述正交试验结果建立动静态输入关系模型;对所述动静态输入关系模型进行误差分析。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汽车座椅零件动静态等效试验方法,实现了静态试验响应预估动态试验响应的功能,且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座椅无级式调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218992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159404.1

    申请日:2011-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座椅无级式调节机构,包括靠背骨架组件和坐垫骨架组件以及骨架固定底座组件,靠背骨架组件的下端铰接于坐垫骨架组件后端,骨架固定底座组件安装在承载面上,其坐垫骨架组件滑动设置在骨架固定底座组件上并可沿设置于骨架固定底座组件上的轨道限制性地进行前后移动;其靠背位置调节杆的一端铰接在靠背骨架组件中间适当位置,另一端铰接在骨架固定底座组件后端;当坐垫骨架组件沿骨架固定底座组件上的运动轨迹轨道限制性地向前移动时,靠背位置调节杆牵拉靠背骨架组件下放,向后移动时,靠背位置调节杆牵拉靠背骨架组件向上抬起。本发明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可同时调节坐垫和靠背的位置。

    复杂冲击加速度近似脉冲曲线产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165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29039.7

    申请日:201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冲击加速度近似脉冲曲线产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实际冲击脉冲进行时域分析,获得所述脉冲在时域上的特征;对实际冲击脉冲进行频域分析,获得所述脉冲在时域上的特征;建立脉冲特征方程;根据所述脉冲特征方程,选择特征参数,获得近似脉冲曲线特征方程,进而获得近似脉冲曲线。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复杂冲击加速度近似脉冲曲线产生方法,实现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产生复杂冲击加速度曲线,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冲击加速度时域与频域上的参数,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精确度高的优点。

    汽车座椅导轨直线滚子结合部间隙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8311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451964.8

    申请日:201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导轨直线滚子结合部间隙评价方法,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是基于有限元动力学仿真来实现的。在本发明中,汽车座椅导轨直线滚子结合部间隙的评价方法前提是建立座椅导轨的有限元模型。在该有限元模型中,用弹簧阻尼单元来表征钢珠与内外轨之间的接触关系。这样一来,在随机路面激励作用下钢珠与导轨内壁之间呈现的时而压紧时而分离的特性将由弹簧阻尼单元两端点间相对位移来表示。通过对弹簧阻尼单元两端点之间的相对位移进行统计学分析,给出合适的间隙预估值,那么在导轨装配过程中预压此预估值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间隙的产生,即有效地解决了座椅导轨振动噪声问题。

    汽车碰撞复杂冲击加速度近似脉冲曲线产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165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229039.7

    申请日:201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复杂冲击加速度近似脉冲曲线产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汽车碰撞的实际冲击脉冲进行时域分析,获得所述脉冲在时域上的特征;对汽车碰撞的实际冲击脉冲进行频域分析,获得所述脉冲在频域上的特征;建立脉冲特征方程;根据所述脉冲特征方程,选择特征参数,获得近似脉冲曲线特征方程,进而获得汽车碰撞的近似脉冲曲线。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汽车碰撞复杂冲击加速度近似脉冲曲线产生方法,实现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产生复杂冲击加速度曲线,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冲击加速度时域与频域上的参数,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精确度高的优点。

    一种基于焊点受力均匀化的焊点排布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934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00169.X

    申请日:2015-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焊点受力均匀化的焊点排布优化方法,包括:建立包含多个焊点的初始焊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所述有限元模型中对所述初始焊接结构施加约束和载荷,得到各个焊点的受力情况;以所有焊点所受应力总和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各个焊点的贡献度值为设计变量,建立焊点排布的优化数学模型;根据各个焊点的贡献度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焊点是否保留,得到优化后的焊点排布。本发明基于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技术,使优化后各焊点受力分配均匀,在保证焊接结构动静态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有效减少焊点在承载过程中的失效,同时减少焊点的数目。

    汽车座椅骨架的构件分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6775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25992.2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的构件分布方法,包括:根据座椅骨架的设计要求建立设计模型,确定设计区域;根据所述设计区域和载荷工况建立所述汽车座椅骨架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变密度法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得到设计区域内的材料密度分布图;基于所述材料密度分布图布置所述汽车座椅骨架的管材结构件。采用对设计区域建立有限元模型得到合理的材料密度分布图,再根据材料密度法分布设置管材结构件,实现汽车座椅骨架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管材结构件的质量,提高管材结构件的刚度和强度。实现了汽车座椅骨架的轻量化设计,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性。

    汽车座椅的复杂冲击加速度能量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46812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110229106.5

    申请日:201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的复杂冲击加速度能量评估方法,根据汽车座椅本身的结构特性对经典能量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为:其中cj为待定系数;v为速度;m为质量;ωnj为不同阶段的固有频率;ξ为系统阻尼比;ωi为加速度频率;ai为加速度频率对应的振幅;Tj为冲量放大系数;确定所述能量评估公式的待定系数cj;将实际脉冲代入能量评估公式中,分析验证能量评估公式的准确性。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复杂冲击加速度能量评估方法,实现了根据碰撞加速度曲线和冲击物体本身的特性来定量评价碰撞能量,具有简单、精确的优点。

    一种座椅无级式调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218992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59404.1

    申请日:2011-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座椅无级式调节机构,包括靠背骨架组件和坐垫骨架组件以及骨架固定底座组件,靠背骨架组件的下端铰接于坐垫骨架组件后端,骨架固定底座组件安装在承载面上,其坐垫骨架组件滑动设置在骨架固定底座组件上并可沿设置于骨架固定底座组件上的轨道限制性地进行前后移动;其靠背位置调节杆的一端铰接在靠背骨架组件中间适当位置,另一端铰接在骨架固定底座组件后端;当坐垫骨架组件沿骨架固定底座组件上的运动轨迹轨道限制性地向前移动时,靠背位置调节杆牵拉靠背骨架组件下放,向后移动时,靠背位置调节杆牵拉靠背骨架组件向上抬起。本发明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可同时调节坐垫和靠背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